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的意义心得
南京大屠杀是一面历史的镜子,我们要牢牢地记住这个血的教训。就是因为那时我们的国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一个真理,这不得不令我们深思……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的意义心得,希望大家喜欢!
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的意义心得【篇1】
12月13日是第x个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上午十点,冠县育才双语学校全体师生在操场隆重举行纪念活动。活动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育才双语学校校长裴永模发表慷慨激昂的讲话,他剖析了历史,指出日本侵略者制造的南京大屠杀惨案震惊了世界,震惊了一切有良知的人们,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会议由政教校长孟献刚主持。
活动中全体师生共同举起右拳宣誓“勿忘国耻,圆梦中华”,把活动推向高潮,对大家也是一次心灵的震撼!
通过此次活动,让学生了解到77年前南京同胞水深火热般的痛苦生活,了解到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任何人要否认南京大屠杀惨案这一事实,历史不会答应,30万无辜死难者的亡灵不会答应,14亿中国人民不会答应,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民都不会答应。同时也教育师生奋发向上,努力工作学习,珍惜当下美好幸福的生活!
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的意义心得【篇2】
1937年12月13日,日军在我国制造的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惨案。在大屠杀中,有20万以上乃至30万以上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残忍杀害,南京城被日军大肆纵火和抢劫,致使南京城被毁三分之一,财产损失不计其数。我国正式确定每年的12月13日为国家公祭日,以此悼念遇难同胞,通过公祭日的形式,明确历史,惊醒世人。
我校通过国旗下的演讲、班会、板报、橱窗等宣传方式来祭奠遇难者。同时,历史老师向同学们详细的阐述了这段黑暗的历史经过,教导学生要学习历史、了解历史、明辨历史,不忘耻辱,努力奋进。
为了能让全体学生意识化为行动,进而充分承担起自己肩上的神圣使命,学校德育处组织了一次专题国旗下的演讲,由初二学生作为代表,对全体学生进行教育宣传,鼓舞所有学生牢记历史,尊重历史,以史为鉴,放眼未来,努力为人类的和平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祭奠南京大屠杀主题班会上,同学们通过大屏幕观看了南京大屠杀纪录片,很多同学潸然泪下,颇感震撼。7年2班的班长作为代表发言:“我们作为中国人民,绝不能忘记过去的悲痛,在缅怀历史,祭奠死者的同时,我们更要努力学习,在和平的年代,用文化,经济,科技作为武器,强盛国家,保卫人民,捍卫祖国。”
我校还通过板报,展板、电子屏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普及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心痛之余,师生们更加坚信,和平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现在得来不易的生活。
我校此次公祭日活动,培养了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激发了学生为国拼搏的热血。最后,以这样一句话总结本次活动:“历史并不遥远,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时间无法改变曾经,却可以改变未来,我们需要做的不是愤怒与痛恨,而是 — 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的意义心得【篇3】
13日上午十时整,河海大学青马工程学员、国防生代表、学生代表聚集在校内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清凉山丛葬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清凉山遇难同胞纪念碑”前,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近千名师生佩戴白花,面向纪念碑列队肃立,齐声高唱国歌,国歌唱毕,全场向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默哀一分钟,同一时间,防空警报声响彻南京上空,校园内外汽笛齐鸣,行人也纷纷驻足面向纪念碑方向默哀。默哀毕,学生代表向纪念碑敬献了花篮。师生代表在发言中说,国家公祭、民族呼声,河海同心、开创未来,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以史为鉴、珍视和平,凝聚力量、奋发图强,团结一心、自强不息,用知识的力量,用责任的担当,真正成为打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筑梦人”。最后全场人员绕纪念碑一周并献花。活动中,很多社区居民以及远道而来的校友和民众也纷纷在纪念碑前敬献鲜花,进行悼念。中央电视台和江苏卫视对悼念活动进行了现场直播。
自11月底以来,河海大学的同学们自觉自发组织了国防生主题教育活动、学生骨干主题教育活动等各类悼念祭奠活动,通过宣誓、签名、手折紫金草和千纸鹤、电影展、发放宣传手册、陈列展板以及签名墙等活动寄托对遇难同胞的哀思,表达不忘国耻、圆梦中华的决心。参加活动的同学们们纷纷表示公祭日活动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对死难者的悼念,也是对世人的警示,作为青年大学生,要时刻铭记历史,以史为鉴,居安思危,奋发向上,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此前,为迎接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到来,河海大学还开展了系列悼念活动,参加了“紫金草行动”,与多家媒体共同开展了多次祭扫活动,以加强广大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当代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正能量。
除了现场悼念以外,河海大学团委还通过官方微信、微博组织同学们参加国家公祭网、江苏共青团官方微信“勿忘国耻,青春同祭”网上悼念、“紫色的哀思”等网络公祭活动。
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的意义心得【篇4】
_年2月27日,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决定:每年的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曾经那些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不屈服日本帝国主义的先烈们有了属于自己的公纪日!作为一个中国公民,我为中国政府这一举措感到欣慰和鼓舞!这是我们的责任,用老百姓的话讲就是“吃水不能忘了挖井人”。
2月13日上午,央视现场直播在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的国家公祭仪式,_搀扶着南京大屠杀幸存者85岁的夏淑琴走上公祭台,为国家公祭鼎揭幕,纪念馆降半旗致哀。看了以后,有一种莫名的感动、感念、感怀!
首先,感动国家设立公祭日纪念英烈。国家设立公祭日、国家领导人出席公祭的这一壮举,作为一个普通的老百姓,看到国家对为国捐躯的先烈们开展最高规格的致敬,这是我们倡导以人为本,敬畏生命、维护最基本人权的重要体现。如果30万同胞泉下有知,看到新中国没有忘记他们,那么他们应该会含笑九泉,至少他们会朴素的想:他们没有白死,国家和人民没有忘记他们!
其次,感念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今天的我们衣食无忧,每天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住在曾经无数先烈梦想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现代化小区里,我们不再担心吃不饱穿不暖,而是要在健身房里减肥健身,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极大的丰富,但是我们很多人却忘记了一样东西,那就是对幸福生活的感恩,对为这个国家和民族付出生命代价的先烈们的感念!
再次,感怀中国未来依然要居安思危。今天虽然身处和平年代,但是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影响之下,世界各地依然战争和冲突不断,局部战争时有发生。日本的忘我之心依然不死,这个岛国的军国主义思想依然顽固,钓鱼岛问题形势依然严峻,小日本还在否认南京大屠杀的暴行,还在试图掩盖历史真相!
很多学者预言:中日未来必有一战!所以,我们不能小看小日本,因为岛国资源的匮乏,这个可恶的民族的居安思危意识远比我们要强烈,而且比我们更加刻苦和努力!每个中国人必须居安思危,警钟长鸣!
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的意义心得【篇5】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中国南京开始对我同胞实施长达四十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三十多万人惨遭杀戮,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灭绝人性的法西斯暴行。
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此理学院举办教师、学生党员12.13纪念日交流会以及学生公祭日观影活动,向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表达深深的哀思。
12月13日公祭日,党员交流会在理学院行政楼120会议室举行,教师、学生党员参加了本次交流会,会议主要就南京大屠杀事件进行回顾,希望我们了解历史,铭记历史,并尊重历史。就南京大屠杀事件教师、学生党员交流了自己的看法。并为在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同胞默哀一分钟。交流会结束后,每位老师、学生都感想颇多,对我们那段惨痛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为缅怀在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同胞,让同学们铭记历史。于12月13日晚,学院组织同学在理学院行政楼一楼报告厅观看影片《南京!南京!》,活动先是以学生代表的演讲开始,演讲中提到了南京的今非对比,当年惨烈阴霾,而如今和平温暖。随后同学们一起观看影片,回到1937年冬天的南京去感知1937年的他们。影片以细腻的演绎手法为我们重现了1937年的南京,以及敌人对我们的土地上不可磨灭的罪行。不少同学观影后潸然泪下,不仅对敌人的行为愤慨,还为我们遇难者的同胞的同情。随着影片的片尾声响起,我们的观影活动也落下了帷幕。
南京大屠杀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不容忘却的史实。亲历和目睹“南京大屠杀”的中国人和日本人尚健在的已经不可多得了,能做见证的人亦即将与时俱逝。南京大屠杀过去已经77年了,30多万中国同胞的性命就这样随着时间的流逝灰飞烟灭了,但历史永远的记下了这悲惨的一页,它像一座警钟,时刻的提醒我们,提醒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历史的教训,更不能忘记日本给我们带来的伤害。
南京大屠杀,一件令中国人民心寒的事;南京大屠杀,一个中国人民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阴影;南京大屠杀,一个骇人听闻的名字;南京大屠杀,一座千古奇耻的纪念碑。无论是什么记忆,什么事件,都会过去。但是,过去不等与被抹杀,特别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耻辱,中国人民的灾难,更不能随着记忆流失。
让我们铭记历史,不忘国耻,沉痛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自觉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