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范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穆斯林的葬礼》通用读书心得体会

时间: 小龙 心得体会

读完《穆斯林的葬礼》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书心得吧。那么读书心得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穆斯林的葬礼》通用读书心得体会5篇,以供大家参考!

《穆斯林的葬礼》通用读书心得体会(精选篇1)

《穆斯林的葬礼》是十分经典的一本书,我久闻其名缺从未开始读它,也许是因为“穆斯林”这三个字的神秘和我对它的不理解,也许是对葬礼的的恐惧,从中学时在路边的小书摊看到这本书,到现在才开始翻开这本书,确实用了很长的时间。

这本书出版于1988年,1991年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将,作者是霍达,回族,生于珠玉世家。这本书的内容也是围绕一个穆斯林家庭展开,以玉的故事贯穿始终,讲述了这个家庭和社会60余年的历史兴衰变迁,三代人的命运沉浮,又以玉为纽带描写了书中几个关键男女的爱情悲剧,不同时代的两代人却有着相似的交错扭曲的爱情悲剧。读完再看作者的简介,才发现仿佛整部书的内容都是作者亲身经历一般,才能写出如此感人的故事、如此优美的文字。

这本书讲述的是梁亦清、韩子奇和韩新月三代人的故事,从晚晴民国初年祖辈梁亦清收养孤儿韩子奇开始,一直围绕梁亦清的玉器手艺和穆斯林的地位阐述;到父辈韩子奇继承梁亦清的玉器手艺并发展为玉器生意,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解放战争直到解放后这段时间里,韩子奇经营的奇珍斋的动荡,韩子奇与梁亦清两个女儿的爱情纠葛;再到女儿韩新月读了大学缺因病去世,与楚雁潮的爱情故事,穆斯林信仰的诸多禁忌;最后写到了___开始后,韩子奇一生珍藏的玉被夺走,伴随着玉的流失而死去,整个家庭终归于平静。

整部书有五十万字之多,但是读起来丝毫不觉得厌倦,从头到尾丝丝扣人心悬,一旦拿起就很难放下,非要一口气读完才觉得能够舒展一口气。从书的结构上来看,过去与现在的内容相间隔,读完过去的那个章节,忽而又回到现在的章节,竟然不觉得唐突,两部分内容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这是十分困难的。读完只觉得内容十分流畅,前后衔接十分紧密,前面设置的包袱在后面某处非常自然地就出现了,也许前面并没有专门设置包袱,但是会让你感觉就是那么的自然,不仅仅是文字上的前后呼应,内容、内涵、故事都是那么的呼应。甚至连作者自己都说“我在落笔之前设想过各种技巧,写起来却又都忘了。好像我的作品早已经离开我而存在,我的任务只是把它“发掘”出来,而无须再补上一块或是敲掉一块。它既然是“孕育”而成的,就不能像人工制造的那样随心所欲地加以改变。我尊重这个完整的肌体,我小心翼翼地、全神贯注地捧着它,奉献出来,让它呈现它本来的面目于读者面前。”能产生这么好的作品,作者写之前的投入也是十分巨大的,迟迟没有动笔,就为了等待落笔的最佳时机。在落笔前的很长时间里,作者反复向身边的朋友讲述着还没有写出的故事,而正是因为许多的内容都是作者的的亲身经历,才能如此的流畅,讲述才能够如此的感人,以至于她的听众都已哭泣。打动了别人,打动了自己,等到了最佳时机,终于落笔将书写成,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自然,但是背后又经过了那么多的艰难。

“随珠和碧明月清风”是书中博雅宅的主人“玉魔”老人所写,玉和月在穆斯林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这句话正是紧扣了玉和月的意象。“玉魔”死后他的家产由儿孙败光,一生收藏被散卖;反而由“玉王”韩子奇通过各种努力又收集了起来,韩子奇与玉的联系、与妻子梁君壁和妻子妹妹梁冰玉的爱情纠葛都是围绕着玉和月展开。女儿韩新月与她的老师楚雁潮的爱情又照应了母亲梁冰玉当年的逃避与面对。无论是“玉魔”死后的家产散尽,还是“玉王”一生收藏的流失,在书的开始作者就已经给出了穆斯林的解释,在云游传教的途中,在前往麦加朝觐的途中,他离开了吐罗耶定巴巴,被虚幻的凡世蒙蔽了双眼,在珠宝钻翠、奇石美玉中度过了自己痴迷的一生。

这部书的内容也是感人的,里面对于穆斯林习俗的描写内容十分的多,尤其是关于穆斯林只能与穆斯林结婚的这种禁忌,贯穿始终,也造成了女儿韩新月与楚雁潮的爱情悲剧,妹妹梁冰玉的爱情悲剧,乃至梁君璧的婚姻悲剧,当读完整部书后,正为如此多的悲剧所感怀时,韩子奇口吐真言,自己并不是一个穆斯林,将整部书之前架构的一套体系推翻,但这又是不能被允许的。故事引起了读者对生命、对人生的思考。韩新月的一生虽短暂,她却能够像母亲一样反抗社会的偏见,勇敢的追求自我和爱情;韩子奇一生波澜,却在临死前明白了人生的真谛。梁亦清勤勤恳恳,正像是目前阶层分化中的蓝领技术人员,却又是无法改变的阶层固化,这也是不同民族的地位不平等所导致的悲剧。

《穆斯林的葬礼》不仅仅是梁亦清、韩子奇、韩新月三代人的葬礼,还是在整个社会以汉族为主的背景下,穆斯林作为少数群体的葬礼,体现了整个社会的矛盾冲突与最悲情的美,当面对诸多的选择而无力掌控时,这就是命运的悲剧和人性的葬礼。

《穆斯林的葬礼》通用读书心得体会(精选篇2)

的第一本书《穆斯林的葬礼》。

4天的时间,又读了五章的内容,已经读完了,书的脉络也大致清楚了,一个个疑问也慢慢解开。

隔着一扇门,隔着三十年的光景,一个玉的世界,一个月的世界。玉和月一个在人间,一个在天边,看似差着很远,却又有几分相似,美丽、纯洁、高尚、不可玷污……

韩新月像极了韩子奇,像40年前的,也像现在的。他们都是天资聪颖、勤奋刻苦的,他们的身上都透露着一股倔强执着的劲。他们虽然在不同的领域,却有同样的追求,就是不服输,努力做到极致,对自己的事业有着神圣的信仰,眷恋痴迷着,愿意为之奋斗。

书中的景物描写也是精妙绝伦的,通过文字,我们仿佛置身于上世纪30年代的老北平。抗战前短暂的和平,传承千年的玉石,工匠的精雕细琢,古朴渊博的博雅宅,庄严神圣的清真寺,览玉盛会会上的斗智斗勇,春风得意的“玉王”一一展现在我们眼前。

韩新月在北大的那段学习时光是韩新月一生中少有的快乐,也是全书最温情美好的地方。外面的斗争如火如荼,可象牙塔里的学生却可以一心只读圣贤书。燕园的春光令人向往,未名湖畔读书诵诗引人艳羡。

韩新月在这里遇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男人——英语老师楚雁潮。才子佳人,郎才女貌,有着共同的理想,相近的爱好,两个同样善良美丽有思想的灵魂碰撞,仿佛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可这一切随着韩新月生病退学都改变了,那场《哈姆雷特》还没有上演,两人还没有互表情愫……一切似乎向着悲剧发展……

在关于月的故事中多次提到《哈姆雷特》,楚雁潮在《哈姆雷特》中的台词“让我在她的葬礼中上场,跳下她的墓穴”,卢大夫谈到莪菲莉娅“让她疯,让她死,这也是使我不能接受的!”对后文做了铺垫,也暗示了新月的悲剧命运。

悲剧的不只是新月,孤苦伶仃辛苦了一辈子的姑妈,被韩太太恶意拆散的韩天星和小荣子,以及韩太太本人都是不幸与悲苦,刚嫁给韩天星的陈淑彦不知又会是何命运……

以上就是读到第十章的感受。

他们要凭自己的真才实学,平等地和任何民族的人比个高下,而不愿意被别人先看成“弱者”而“让”一下或是“照顾”一下。

任何地区,任何民族的人都不会是天生的劣种,更不应该自己看不起自己。

别人的误解、偏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了自信,如果你是自信的,就什么话都不用说了。真理从来都是最简单、最朴素的,除了它本身之外,并不需要额外的加以解释,正如一个真正美的人,任何附加的首饰都是多余的!

她从备斋前走开了,踏着被白雪覆盖的小桥,沿着粉琢玉砌的石阶,走上了湖心小岛,站在小亭的檐儿下,静静地听着,琴声在她耳畔回旋,回旋……

雪花静静地飘,落岸边的宝塔,水中的石舫,都披上了一身轻柔的白纱。垂柳,国槐,银杏,红枫枝叶都早已落尽了,如今被白雪挂满了枝头,忽如一夜东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洁白的燕园,洁白的未名湖,洁白的小岛,漫天飞雪中,伫立着一个少女的身影……

一个人了解了自己的真实情况,不管是长处还是短处,都应该感到幸运,这使我们自知!古往今来有成就的人,首先是自知的。清清楚楚地看到自己的弱点,然后才能克服它,战胜它,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样不论前面将有什么样的打击和挫折,都不怕了。人生的道路,总是充满了打击和挫折,回避是不可能的!

《穆斯林的葬礼》通用读书心得体会(精选篇3)

看完这本书,我心里竟有些怅惘。从梁亦清到韩子奇,从梁冰玉到新月,从天星到清萍、结绿……四代人的恩恩怨怨交缠错杂,似水中生出芦苇荡。水下纠结的根,水面微风轻抚漾起涟漪层层,洁白的芦花飘飞似梦,却缓缓落入池沼,不复往昔。

《穆斯林的葬礼》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韩新月,一个小姑娘。她被牵扯进父辈的爱恨情仇,失去生母,至死未见。她短暂的一生也因此增添许多坎坷,更是因养母的宗教偏见未能与楚雁潮完婚,遗憾离世。

新月有着属于她那个年纪的少女的活泼娇俏、天真浪漫,也有她所特有的恬静、懂事与诗意。她容貌清秀典雅,似水中粉荷——“细腻雪白的肤,玛瑙珠般的唇,黑中微蓝的眼眸……”,当真是一弯新月,象征着生命的美,象征着幸福,圣洁而充满希望。

然而,天意弄人。在这豆蔻年华,新月却换上心脏病,最终早早辞世。一朵柔嫩的生命之花还未完全绽放便已夭折,一轮弯弯的月儿还未迎来黎明变为乌云所蔽、霜雾所掩。她从未失去希望,她顽强地站起又倒下,她一点一点爬出黑暗的“魔窟”,追逐光明。因为她知道,在这个世上还有人在为她祈祷;她明白,自己还有心愿未完成——她想再见一见楚雁潮,她想和父亲、哥哥继续幸福地生活下去,她想重回燕大校园,她想获得家人对她爱情的支持与祝福……这个娇弱的少女爆发出令人难以置信的生机与力量。她是脆弱的,亦是坚韧的。她是新月,以银白的月光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她亦是小草,以稚嫩的身躯对抗可怕的病魔。

正如书中所说:“人,最可怕的不是疾病,而是丧失了意志与信念。”

史铁生双腿瘫痪,他写下了一篇文章,出版了一部部书籍,用笔将自己的失意与乐观、不幸与坚强传达给每一位读者;霍金全身瘫痪,他探索着未知的宇宙,在人类史上谱写传奇;海伦·凯勒双目失明的同时是个聋哑人,她看不见世界,也无法聆听世界的声音,但她用心感受世界,成为了不起的作家、慈善家,激励了无数人……这些,难道还不能说明什么吗?

“在黑白里温柔地爱彩色,在彩色里朝圣黑白”,让我们用心去感受世界,让我们以爱来回赠生活。

《穆斯林的葬礼》通用读书心得体会(精选篇4)

他曾经是拥有一切的人:儿女双全,家业宏大,被人誉为“玉王”,却因为命运、因为时代、因为自己的欲望,又失去了这一切:女儿因病去世,妻子的不理解,玉器被毁……失去不如从未得到过,这些打击着他,使得他躺倒在病床上,悔恨地回忆起自己与妻妹梁冰玉的秘密,质问着自己:我还是一个合格的穆斯林吗?他,就是韩子奇,又名易卜拉欣,是巴巴用先知给他命的名字。

韩子奇的一生就像他的产业——玉器一样,不断地遭受打击,却又不断地爬起来奋斗:当他得知师父的玉器店被坏人暗算后,他下定决心忍辱负重地去给仇人当学徒复仇;但他一直想得到的,却从未得到过:他一生的挚爱,梁冰玉,在生下私生女新月后便失去了踪影;他的命根子,收藏多年的玉器,却终究是被革命党毁了……他痛苦,他悔恨,他一辈子再也没见过他的玉儿了;他恐惧,他遗憾,他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去见真主了……韩子奇与梁冰玉的爱情悲剧间接地映射了新月与楚雁潮的结局。这就是自由地追求爱情的后果吗?真是时代的悲剧,是人性的无奈!

可是,作者霍达所批判的迂腐无知的韩太太就真的如她所言破坏了儿子的爱情,拆散了子奇与梁冰玉,是一个可恨可怜的大恶人吗?不是!对新月冷漠无情?可正是她,从小养大了丈夫与妹妹,自己最亲的亲人的私生女:她心里肯定如被刀割般痛苦,因为看到新月的每一眼就会让她想到家里不可外扬的丑闻;她肯定羞愧难当,却又对二人无比失望;她的纠结,她的痛楚,她的无助却从来没有成为抚养新月长大的阻碍!破坏了儿子的爱情?可正是她,让儿子天星成为这本书里唯一一个拥有着美好结局的人物:他有贤惠的妻子,有可爱的孩子……弄垮了家业?思想陈腐封建?这些指控,是对一个从未有机会出过国,从未接触过新鲜思维的女子的指控,更是对一个在这样混乱的社会环境之下,仍然坚强地傲立在战火之中,张开弱小的双臂尽全力保护自己的家庭和产业的女人的指控!相比韩夫人,梁冰玉又为这个家做过什么呢?她逃离了一切的责任和担当,如胆小鬼似的躲在美国,自己避开了黑暗可怕的社会,却留下自己的家人在地狱中挣扎、奋斗、流血!

曾经的最纯洁的梦想,最凄美的爱情,最痛苦的命运,都在历史的长河中化为了灰烬。韩子奇,带着他的玉和永远实现不了的愿望,就这样永远地消失在那个葬礼之中,那个只属于穆斯林的葬礼中。

《穆斯林的葬礼》通用读书心得体会(精选篇5)

天地之间,久久地回荡着这琴声,如清泉淙淙,如絮语呢喃,如春蚕吐丝,如孤雁盘旋……

可以说,楚雁潮和韩新月的爱情是一个悲剧,正如同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命运一样。他们都有一场不幸的爱情,他们的家长都反对他们相爱。然而不同的是,我觉得楚雁潮与韩新月之间的爱情比梁祝之间更深刻、更长久、更感人。因为楚雁潮和韩新月是在面对人生的灾难和痛苦的时候坚持并坚守他们的爱。人世间没有什么能比这真情更加珍贵。就像书中所说;人们并不关心历史上是否真的有一对梁山伯与祝英台,拨动人们心弦的恰恰是活着的人们自己的感情,人类的子子孙孙啊,世世代代重复着常读常新的一部仅有一个字的书情!楚雁潮之所以能和新月生死不渝,是因为情;陈淑彦之所以在听过“梁祝”之后眼里涌出凄惨的泪花,也是因为情;韩子奇之所以能在女儿死后坚持那么长的时间,是因为他割舍不下对冰玉的情;而梁冰玉之所以离开故乡,远走高飞,也是因为一段让她难以忘怀的情……这小小的一个字,在这三代人之间起了多大的作用!成也罢,败也罢,都可以算在这一个字身上。这一个字,蕴涵了千百年来多少人挥之不去的情感,包含了古今中外多少人朝思暮想的心愿……

梁祝之间的情,在生活中幻化成各种各样的形式;亲情,友情,爱情;父女之情,师长之情,兄妹之情……而这一切,又在《穆斯林的葬礼》中得到了体现。生活并不仅是一个社会,一个世界,还有人与人之间复杂而又多样的情;人也不仅仅是一种动物,一个躯壳,还是一个拥有感情而又能创造感情的生命……我们在生活中要做的就是感受真情,付出真情,珍惜真情。

淡淡的月光下,悠悠的树影旁,响起了轻柔徐缓的小提琴声,如泣如诉,如梦如烟。琴弓亲吻着琴弦,述说着一个在世界的东方家喻户晓的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这首乐曲感染着霍达笔下的人物,也感染着轻掩书卷的我。

53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