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的励志事迹
根据范围的不同,事迹可分为集体事迹和个人事迹;你是否在寻找“屠呦呦的励志事迹”?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屠呦呦的励志事迹介绍5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屠呦呦的励志事迹精选篇1
个人生平简介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女,药学家。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后为北京医学院,北京医科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取得显著成绩,带领课题组人员发明和研制了新型抗疟病青蒿素和还原青蒿素。2011年8月,因发现青蒿素获得拉斯克医学奖临床医学研究奖。2012年1月16日,《纽约时报》发表长篇文章称,青蒿素的发现是对抗疟疾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但拉斯克奖只授予屠呦呦一人也引起了多名研究者的质疑。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突出事迹成就
寸草心,几度寒暑报春晖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作为一名药学专业学生,屠呦呦考入北大医学院时就和植物等天然药物的研发应用结下不解之缘。从1955年进入中医研究院(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来,她几十年如一日,埋首于深爱的事业中,将一份份漂亮的成绩单回馈给党和人民。
屠呦呦入职时正值中医研究院初创期,条件艰苦,设备奇缺,实验室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的屠呦呦身体很快受到损害,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除了在实验室内“摇瓶子”外,她还常常“一头汗两腿泥”地去野外采集样本,先后解决了中药半边莲及银柴胡的品种混乱问题,为防治血吸虫病做出贡献;结合历代古籍和各省经验,完成《中药炮炙经验集成》的主要编著工作。屠呦呦最引人瞩目的成就是发现青蒿素,作为防治疟疾的一线药物,“它每年在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拯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并且在与疟疾这种致命疾病的持续战斗中产生了长远的医疗福利。”拉斯克基金会如是说。
为什么屠呦呦可以在平凡岗位上大有作为?或许我们可以从她说过的一句话中找到答案:“一个科技工作者,是不该满足于现状的,要对党、对人民不断有新的奉献。”
传承者,古代医书淘到金
1971年10月4日,一双双眼睛紧张地盯着191号青蒿提取物样品抗疟实验的最后成果。随着检测结果的揭晓,整个实验室都沸腾了:该样品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
时间追溯到1967年5月23日,我国紧急启动“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项目,代号为“523”。项目背后是残酷的现实:由于恶性疟原虫对氯喹为代表的老一代抗疟药产生抗药性,如何发明新药成为世界性的棘手问题。
临危受命,屠呦呦被任命为“523”项目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要在设施简陋和信息渠道不畅条件下、短时间内对几千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其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但这些看似难以逾越的阻碍反而激发了她的斗志:通过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甚至连群众来信都没放过,屠呦呦终于在2000多种方药中整理出一张含有640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方集》。可在最初的动物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屠呦呦的寻找也一度陷入僵局。
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屠呦呦再一次转向古老中国智慧,重新在经典医籍中细细翻找,突然,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牢牢抓住她的目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一语惊醒梦中人,屠呦呦马上意识到问题可能出在常用的“水煎”法上,因为高温会破坏青蒿中的有效成分,她随即另辟蹊径采用低沸点溶剂进行实验。
追梦人,求索之路无止境
成功,在190次失败之后。1971年,屠呦呦课题组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1972年,该成果得到重视,研究人员从这一提取物中提炼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这些成就并未让屠呦呦止步,1992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她又发明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
青蒿,南北方都很常见的一种植物,郁郁葱葱地长在山野里,外表朴实无华,却内蕴治病救人的魔力。正是如青蒿一样的科学追梦人,大爱在左,奉献在右,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生命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绿意盎然,让不同地域、种族的人一起吮吸现代科技的芬芳。
屠呦呦的励志事迹精选篇2
如果用拯救的性命的数量来衡量一个人的伟大程度,那么屠呦呦绝对独占鳌头。
20世纪60年代,疟疾肆虐南非各地,所到之处生灵涂炭。治疟救生,屠呦呦作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毅然接下了这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使命。
那时,疟疾还没有根治的方法,屠呦呦便走访民间,整理有关疟疾的各种药方。她凭着一双脚,走遍大街小巷;靠着一双手,记遍医嘱药方。“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远的路”,屠呦呦一步一个脚印,硬生生整理出640万字的药方集。这些字堆积起来,超越了东南亚到南非的距离,超过了人与人、心与心之间的距离!
不是所有的失败累加起来就是成功,屠呦呦研究了200多种药材,依然颗粒无收。有人苦口婆心地劝她放弃,毕竟许多发达国家都拿疟疾没办法。但,屠呦呦依旧不肯放弃,因为她觉得她的手上攥着无数病人的生命,寄托着他们唯一的希望。
她翻阅古代的医书,书里对青蒿的记述给了她莫大的灵感和希望。她发现有一种物质对疟疾的抑制程度几乎达到100%,这就是青蒿素。但就在她欣喜若狂之时,希望之火却被一盆冷水给浇灭了——青蒿素能不能用在人身上?药一旦用错,那可是谁都承担不起的代价。
屠呦呦毅然决定以身试药。在一次次“生命危险”之后,屠呦呦终于迎来了振奋人心的时刻——实验成功了!在一次次“改良、实验”的死循环后,终于在1986年,青蒿素获得了新药证书。于是,她让疟疾患病率直线下滑了50%。
现代社会中的家长,其实有很多都不希望让孩子去搞科研,只想让他们有份好工作,踏踏实实地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就好。屠呦呦生于一个书香门第,却将一生都投入到科学事业中,她用行动给了人生一个非凡的答案。
屠呦呦,您是世界的福音,中国的骄傲,我的偶像。
屠呦呦的励志事迹精选篇3
屠呦呦的3个哥哥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作为家中唯一的女孩,屠呦呦同样从小就开始接受了完整的教育。
只是,屠呦呦的学生生涯,从1946年始中断了两年多。这一年,16岁的屠呦呦经受了一场灾难的考验——她不幸染____肺结核,被迫终止了学业。此时,经历了战乱洗礼的屠家,生活已变得十分拮据。得了肺结核,对这个小女孩的考验可想而知。
所幸的是,经过两年多的治疗调理,屠呦呦得以好转并继续学业。这段患肺结核的经历,在屠呦呦看来,正是自己对医药学产生兴趣的起源。“医药的作用很神奇,我当时就想,如果我学会了,不仅可以让自己远离病痛,还可以救治更多人,何乐而不为呢?”
一代药学家的原始起点,就是来自于这种“治己救人”的朴素愿望。
家庭的熏陶,也让屠呦呦对医药渐生兴趣。父亲屠濂规是银行职员,__时则喜好读书。家中楼顶那个摆满古籍的小阁间,既是父亲的书房,也成为屠呦呦最爱的.去处。父亲去看书时,屠呦呦也会坐在一旁,装模作样摆本书看。虽然看不太懂文字部分,但是中医药方面的书,大多配有插图,这让屠呦呦十分享受那段简单而快乐的读图岁月。
屠呦呦作为父母唯一的女儿,备受疼爱,曾让许多同学羡慕不已的是:屠呦呦喜食香螺,在繁忙的求学生活中,妈妈总会亲手做好腌香螺,捎给自己心爱的女儿。
1948年,休学两年病情好转后,18岁的屠呦呦开始进入宁波私立效实中学高中就读,也与父亲屠濂规成为校友。
这是一所颇为传奇的学校。创立于1912年2月的效实中学,由__早期物理学家何育杰以及叶秉良、陈训正、钱保杭等一批当时著名的科学家,联手宁波当地实业家李镜第共同创办。学校以“私力之经营,施实川之教育,为民治导先路”为宗旨,创校之初就提出了“教育之事,贵有适性,与人适意志,与地适风尚,与时适际遇”的教育理念。
学校办至1917年时,就已声名鹊起。名校上海复旦大学及圣约翰大学皆与效实中学订约,凡效实中学毕业生皆可免试,直接保送入学。
1948年2月,当屠呦呦以同等学力的身份,进入效实中学读高中一年级时,学校从____战争的战火中走出还不到3年。在1941年4月宁波____后,直至1945年10月25日,效实中学才得以复校,这一天,也成为后来的宁波效实中学校庆纪念日。
屠呦呦的励志事迹精选篇4
女药学家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医学奖,这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为中国带来了极大的荣誉,然而为大众所关注的却是屠呦呦的身份背景以及荣誉归属,这预示着国民思考进入了更深的层次。
相比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国民的思考还仅仅停留在关注荣誉之中,莫言荣获诺贝尔奖后,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莫言的热潮,大众盲目跟风追求莫言知名作品,甚至在之前根本不知道莫言是谁,国民的思考有了很大的进步。
当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奖之后,人民除了关注这个荣誉之外还有两个焦点,一个是关于他的身份背景,一个三无科学家为何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这确实是一个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一个没有博士学位,没有留学背景,也没有院士头衔的药学家,凭借什么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他跟他的科研组坚持不懈地研究了7年,这7年来是什么支撑了他们这么久,他们在这7年来都做了哪些努力,遇到哪些困难,这些问题都是现代国民关注的话题。
二是这巨大的荣誉的归属,功劳是归屠呦呦,还是他所带领的团队呢?这个问题的提出也显示出了国民思考的进步,莫言获奖后大家都关注他的奖金有多少,由此看来,现代国民的思考有了实质的飞跃,从关注物质到精神,从盲目崇拜到了了解背景,国民的思考层次不断的深入。
关于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奖国民对这一重大事件的主角已经有了了解,不仅仅了解奖项的荣誉以及获得的奖金,还有他和他的科研团队近年来对研发抗疟新药青蒿素过程中付出的努力与实践。没有学位,没有背景,没有头衔的他通过不懈的努力和不断的创新实践学习创造出来,高校的新一代抗疟药。向大家反映了强大的精神与力量。
这一个诺贝尔奖的获得掀起了千层浪,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有不同的问题,针对这件事情也有不同的认识,不拘泥于仅仅关注荣誉奖项,奖金的问题。
经过这一事件国民的思考有了很大的进步,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国民的思考层次也不断的深入,这也暗示了我国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我国文化程度的不断上升。是一个很好的现象,我国看待任何问题也是应该如此,不应该拘泥于表面,要不断的深入。
屠呦呦的励志事迹精选篇5
【颁奖词】
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人物事迹】
2015年12月10日,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这是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1968年,中药研究所开始抗疟中药研究,39岁的屠呦呦担任该项目的组长。经过两年的研究对象筛选,并受到中国古代药典《肘后备急方》的启发,项目组将重点放在了对青蒿的研究上。1971年,在失败了190次之后,项目组终于通过低温提取、乙醚冷浸等方法,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并在接下来的反复试验中得出了青蒿素对疟疾抑制率达到100%的结果。在没有先进实验设备、科研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屠呦呦带领着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终于胜利完成科研任务。青蒿素问世44年来,共使超过600万人逃离疟疾的魔掌。未来,屠呦呦希望通过研究,让青蒿素应用于更多地方,为更多人带来福音。
【人物故事】
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填补了我国无诺贝尔科学奖的空白。她将中医中药推向了世界,她将民族的变成世界的。过去,包括很多中国人在内的国内外学者专家,都批评中医中药为伪科学。屠呦呦用诺贝尔医学奖粉碎了他们对中医中药的'攻击,奠定了中医中药在世界医学领域的地位。屠呦呦是民族的功勋、佼佼者,她对科学的贡献是卓著的。
40年前的科研条件和环境可想而知,屠呦呦要从医药中寻找抗疟新药谈何容易?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可谓历经千辛万苦。失败了,推掉重来,经历了无数次的实验。在失败面前,他们不言弃,始终执着地追求。屠呦呦被称着是“三无教授”,她毫不在乎,兢兢业业,对科学执着追求,锲而不舍。为了检验药物的效果,屠呦呦甚至亲自口服药物,尝试药物在自己身上的反应,以做到保证药物的万无一失,屠呦呦的肝脏因此受到了损伤,牺牲了自己的健康,目的。就是换来大家的健康,换来人类的科学进步。屠呦呦与青蒿素之间充满了许多精彩传奇故事,表现了科学家的态度、品质和精神,屠呦呦的精彩故事是一本极好的励志书。必须用好这本书,教育我们的下一代,学习现时代科学家的精神特质,“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荣誉待遇面前不伸手,为着祖国的科学事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今天,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更需要讲好屠呦呦与青蒿素的故事,用屠呦呦的故事屠呦呦的精神鼓舞大众,振奋精神。
大家一定记得,当年,陈景润摘得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引起了全社会的轰动。1977年10月3日,新华社报道,陈景润的突出贡献为数学学科的发展写下光辉一页,中国科学院提升他为研究员。1978年1月,《人民文学》刊发了作家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随后予以转载,“怪人陈景润”轰动全国。1978年4月,《哥德巴赫猜想》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此时,“七七级”大学生刚刚入学报到,坐定课桌,开始如饥似渴地求知。都是关于中国数学家陈景润的精彩故事,不仅教育了“七七级”。《哥德巴赫猜想》还被选入了初中语文课本。陈景润的故事遍布大街小巷,刻入每一个人的脑海,激励了我们这一代人,至今,仍记忆犹新。
屠呦呦获诺贝尔科学奖是振奋人心的消息,让中国人扬眉吐气。屠呦呦是时代的符号,是科学家的优秀代表,是当代的陈景润,必须大张旗鼓的宣传屠呦呦与她的诺贝尔奖,讲好她和青蒿素之间有着精彩传奇的故事,用以教育人激励人,让我们张开双臂拥抱科学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