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霍去病事迹观后感
《霍去病》是一部由张健执导,张若昀 / 于朦胧 / 毛晓彤主演的一部剧情 / 古装类型的电影,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霍去病事迹观后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中学生霍去病事迹观后感(篇1)
《史记.三王世家》记载,元狩六年(前117年)霍去病上疏请汉武帝立三子为诸侯王,因诸侯王须“就国”,即到封地居住,也就是请汉武帝尽快定了其他三个儿子名位离开长安,以维护卫太子刘据的地位。群臣庄青翟、张汤、公孙贺、任安等纷纷联名上书响应。同年四月汉武帝下诏封三子为王。霍去病的忠君爱国,从一件轶事中可以表露。相传汉武帝看到霍去病讨伐匈奴驰骋沙场,立了大功,为了犒赏霍去病,特地指派了工匠修建一宽敞华宅。竣工后,汉武帝让霍去病先去过目、了解是否如意,但是霍去病却向汉武帝上奏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爱国忘家,壮志凌云,成了流传千古的名言。然而霍去病也有缺点,他少年新贵,有纨绔习气,不爱惜士兵。史书上说汉武帝专门令宫中服务部门为他准备饮食,竟然有十多辆车之多。还军时,“重车余弃粱肉而士有饥色”。
在塞外时,战士缺乏粮食,霍去病却在军营中踢蹴鞠的游戏。但是,将士们仍然愿意为其效命,漠北大战之后,因汉朝军功封侯制度,许多卫青的部下都来投靠霍去病。《史记》记载,漠北战后一年(元狩五年),因部下李敢击伤他的舅舅卫青,霍去病在不久后的一次打猎中,将李敢射杀。李敢因其父李广在元狩四年前119年出征匈奴漠北时,汉武帝为了让给卫青立大功的机会,密信不要让李广打先锋,把精兵都拨给卫青,李广被安排领兵到东路支援。但是李广在沙漠中迷路,加上卫青也没能够成功合围单于,导致战机被延误。后来,卫青使人查问李广失期的原因,上报天子并几乎将责任尽数推到李广身上
李广因为失期,将会受到军事制裁,但他不愿连累部下,于是自裁;李敢知道是卫青陷害李广,动手击伤了卫青。卫青出于对李广的愧疚,对这件事情没有追究,但是他的外甥霍去病却不能够原谅下属冒犯舅舅,论公是以下犯上,论私是打伤亲人,没过多久霍去病在甘泉宫射猎时将其射杀。汉武帝事后用“李敢被鹿撞死”了结此事。
中学生霍去病事迹观后感(篇2)
18岁时率领800骁骑深入敌境数百里,杀死了匈奴2,028人,并且俘虏了单于的叔父罗姑比,斩杀了单于的祖父若侯产。获授骠姚校尉,又以“勇冠三军”之意而受封予冠军侯。19岁时任骠骑将军,发动了两次对匈奴的河西战役,大胜而回。歼敌近40,000人,俘获匈奴祭天金人,完全控制了河西地区。21岁时领50,000骑兵向漠北进军。行军2,000里,大败左贤王,歼敌70,443人,左贤王部几乎全军覆没。诛杀了小王比车耆,斩杀左大将,捕获匈奴屯头王、韩王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高级官员83人。封狼居胥山。霍去病和舅舅卫青同时获得加封大司马,特令骠骑将军秩禄与大将军同。详细事迹:霍去病之父霍仲孺是平阳县的衙役,与平阳公主的奴婢卫少儿(为卫子夫、卫青的姐姐)有染,霍仲孺在平阳公主家上厕所更衣时和卫子夫的姐姐卫少儿私通,生下了霍去病。
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霍去病从小生长在奴婢群中,生活艰辛,但他十分好学,跟随舅父习得骑马、射箭、击刺等各项武艺,样样精通。后来,卫青的姐姐卫子夫受到汉武帝宠爱并封为后,卫家才逐渐摆脱穷困,从此平步青云。霍仲孺随后与卫少儿分手,回乡另外娶妻,生下嫡子霍光。后来,霍去病的姨母卫子夫被汉武帝看中入宫,数年后生皇长子刘据而被立为皇后,加上卫青征匈奴功勋卓著,卫氏家族从此平步青云。因为汉武帝爱屋及乌,霍去病于16、17岁时出任负责保卫皇帝安全的侍中官,于18岁时随舅卫青出征。霍去病初次征战,年方18,即率领800骁骑深入敌境数百里,把匈奴兵杀得四散逃窜,在这次战斗杀死了匈奴2,028人,并且俘虏了单于的叔父罗姑比,斩杀了单于的祖父若侯产。霍去病因此开始展露锋芒,获得授予骠姚校尉,又以“勇冠三军”之意而受封予冠军侯。元狩二年(前121年)春、夏,汉武帝任命霍去病为骠骑将军,发动了两次对匈奴的河西战役,大胜而回。于春天的作战中,霍去病率1万骠骑,6天中转战西域5国,越过了焉支山1,000多里后重创匈奴,歼敌近9,000人,俘获匈奴祭天金人。于夏天的战役则成果更大,在与共同出击,作为另外一支夹击部队的公孙敖失去联系的情况下,霍去病孤军深入,到达祁连山,杀敌30,000余,让匈奴的实力受到一次极大的打击。《西河旧事》载当时的匈奴人唱道:“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两次河西战役之后,汉朝完全控制了河西地区。后来他还出色地平息了匈奴降军的骚乱,匈奴从此退到了漠北一带。元狩四年(前119年),汉武帝调集100,000骑兵,随军战马、步兵辎重无数,由卫青和霍去病各领50,000骑兵,东西两路向漠北进军。携三征河西的锐气,此次敢深入力战的兵士都分配给霍去病,原本为了对抗大单于主力;但是卫青部自定襄出发,却和单于本部相遇,霍去病则率军东出代郡,行军2,000里,大败左贤王,歼敌70,443人,左贤王部几乎全军覆没。霍去病先是捕获了匈奴伊稚斜单于的近臣,诛杀了小王比车耆,随后攻击左大将,斩杀敌将,夺取对方的军旗和战鼓。紧接着,汉军翻越离侯山,渡过弓闾河,捕获匈奴屯头王、韩王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高级官员83人。在这次长途奔袭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山(今外蒙古肯特山)以祭天,禅姑衍山(肯特山以北)以祭地,得瀚海(贝加尔湖)而班师。自此,匈奴迁到更偏远的地方,长城内外一片和平景象,中原人民安居乐业。霍去病因此和舅舅卫青同时获得加封大司马,特令骠骑将军秩禄与大将军同。
元狩六年(前117年),霍去病因病去世,年仅23岁(虚岁)。武帝很悲伤,调遣边境五郡的铁甲军,从长安到茂陵排列成阵,给霍去病修的坟墓外形象祈连山的样子,把勇武与扩地两个原则加以合并,追谥为景桓侯。霍去病的墓至今仍然矗立在茂陵东北,墓前的马踏匈奴的石像,象征着他为国家立下的不朽功勋。霍去病长大后才知道霍仲孺是自己的父亲。在他作为骠骑将军北击匈奴的途中,在经过河东时,特派官吏将自己的生父霍仲孺接来相见,为他购买了大量田宅、奴婢后才离去。到他班师回朝时,又顺便将同父异母的弟弟霍光带回长安。霍光后来得到武帝重用,成为托孤重臣,曾废立皇帝,为汉宣帝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
中学生霍去病事迹观后感(篇3)
“为灭匈奴,不惜戎马一生!”这是我国著名的天才统帅霍去病的壮志。这个暑假,我就读了关于这位少年英雄的名人传记。
霍去病一生一直在对付匈奴。18岁被汉武帝封为“骠骑将军”。第一次出兵就以800骁骑战胜了8000个匈奴兵,还活捉了单于相国,杀了带兵首领。22岁时,霍去病挂帅,带领大将李广、张骞和公孙敖,打败了祁连山的匈奴人,被封为冠军侯,争得汉武帝的高度重用。可是天妒英才,霍去病24岁就早逝了。他在6年内进行了6次出征,捕斩了首虏三万三千七百余人。霍去病带领的军队以“奇、猛、疾、狠”著称,让匈奴闻风丧胆,解除了长期以来匈奴对汉朝北部的威胁,维护了边境的和平。
这本书不仅让我感受到霍去病军事方面的伟绩,还催人泪下。因为霍去病虽然一世英雄,却得不到亲情的爱护。他的生父因为身份卑微,不能认他这个儿子;他的亲生母亲,一直不理解儿子的雄心壮志;由于汉武帝更重用霍去病,作为舅父的卫青很妒忌他……幸好霍去病在战场上交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董蔚、程守荣、王存志等,虽然是部下,但是霍去病和他们一起笑一起战斗。这些朋友不顾一切地去保护他,直至最后牺牲了。看完后,我不禁为他们的豪情感叹不已。
在个人和家人不和谐的情况下,霍去病还能全身心投入打仗,并且把国家放在第一位,自己放在第二位。当时汉武帝特意给他建了一个金屋子。完工时,汉武帝问他喜不喜欢,他却说自己虽然喜欢这个金屋子,但是不能要。汉武帝以为他不领情,说他骄傲自大。但是他没有说任何解释的话,只说了这句名言——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汉武帝对此非常高兴,说有了霍去病,就能得天下。在抗日战争的时候,我们中国人民一点都不富有,家也是破破烂烂的,但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家就稳定了,说明有国就有家。现在中国科技发达,国力强大,别的国家就不敢欺负我们。我们要珍惜这种生活,把国家建设的更加美好,才能保护世代中国人的小家。
看了这本书,我很佩服霍去病马上的英勇有谋和马下的冷静大度,更佩服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思想。英雄当如霍去病!
中学生霍去病事迹观后感(篇4)
匈奴未灭,何以为家?提到这句话,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英年早逝少年将军霍去病。他的母亲只是平阳公主家的一个小小婢女,他的父亲在他出生之前就放弃了他们母子,自己离开,小小的去病跟这姨母与舅父生活。后来姨母成为了皇后,舅父成为了大司马兵权在握。原以为他就这样享受荣华,哪知道跟着舅父征战沙场的他树立和舅父一样的梦想,一个保家卫国的英雄梦。
霍去病在我的心里并不只是史书的那样,在我的心里他是一个高大的,指挥若定的统帅,是一个会关心士卒死活的人。在部下面前他是一个可靠的统帅,在家人面前他是一个小孩,会和家人撒娇,会和姐妹们玩闹,会是一个在玩闹过火后被舅父惩罚的大男孩儿。可是就是这样的人保护住了我们的家人。
霍去病的少年时代并没有父亲的存在,但是当他知道父亲的事情以后并没有怪他,而是做了一个为人子因该做的事情。后来他将异母弟弟霍光带在身边,教他读书写字后来霍光成为一代重臣。有时候在想霍光继承了兄长的意志用另一种方法保家卫国。
当我知道这部作品要上映的时候,我很激动,看了预告片,有开心有不满。开心的是张若昀似乎演出了我心中的霍去病,不满的是对于服装可以在用心点吗?汉武帝时期是用黑红色象征皇权的。但是人无完人,金无赤足,从不完美到完美的过程叫努力,就像霍去病的一生,用一生来实现这个英雄梦。
中学生霍去病事迹观后感(篇5)
去年这个时候小伙伴收到组训,西安梦舟要开历史剧《霍去病》。看到导演就明白了,历史只是幌子,这又是一部张健捧儿子张若昀的力作。前有《雪豹》《黑狐》《新雪豹》,抗战剧拍腻了转战大古装。不过张若昀也算新晋小生里的佼佼者,近期《无心法师》《十五年等待候鸟》还有之后的《麻雀》上升势头不容小觑,也需要来一部这样的《霍去病》来奠定一线小生的地位。看来这年头到哪混都得拼爹。
不过看到编剧长舒一口气。温豪杰老师,代表作《逆水寒》《新水浒传》《平凡的世界》,部部精品,男神级别。温老师创作态度确实严谨服人,票圈里时常发些与网友关于霍去病的讨论。这让人佩服之余也多了一份信任,相信温大大绝对有能力完成一部出色的《霍去病》。但霍去病实实在在是汉粉眼里的男神,前有桐华《大造谣》从小说到电视剧都被黑出了翔,足见一个端正的历史观于影视剧而言也是相对重要的。
这几年号称的所谓历史大剧播出来却尽是狗血的玛丽苏和杰克苏,总有刁民想害朕,就她一朵白莲花的故事实在让人汗颜。尤其是前年大火的某宣太后传奇中,人物价值观混乱,所有行为和语言毫无逻辑可言,白白可惜了一个好人物。为霍去病赋予一个正确的价值观,是温老师与我曾讨论过得问题。
首先现代主流观众群想要的霍去病不是一个身披主角光环,行动处处开挂,所有好人都爱我所有坏人都恨我的杰克苏。他可以平凡甚至平庸,不要神化更接地气。但同时他必须他必须打破这种平凡平庸,但这种打破不能靠天赋,而是实打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去努力和付出。他要建立自己的理想,要有自己正确的价值观,最先必须依托于一个大的社会环境氛围上。
历史老师告诉我们,中国历史上思想最活跃的时代在春秋战国时的百家争鸣。但个人私心觉得汉初这段时间才是思想最开化的时期。因为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思想盛世好比一片茂盛的野草地,之后秦用法家思想统一焚书坑儒就如同一场短暂的大火,野草地被短暂大火焚烧之后化为灰肥一定会使得来年春天的野草长得更为茂盛。而汉初统治者崇尚的无为而治正为思想开化提供了一个温暖的春天。有人说武帝不是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了思想大一统吗,可是这个说法孙景坛教授考证之后证明是子虚乌有,包括《史记》《汉书》在内的任何主流的史学资料都没有能予以证实董仲舒真的向汉武帝提供了这个建议,就更提不上武帝采纳了。所以,霍去病成长在中国历史上思想最活跃的一个时期,他一定会在各家思想的勇进碰撞中过得自己的个人理想和正确积极的价值观。
但是在汉代,普通人家对孩子的教育是很受限制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囿于家庭格局,大多数普通人教育出的孩子还是普通人。尤其是像霍去病是平阳家(汉代皇子公主的府邸称作“家”,如“太子家”“馆陶家”,而“府”则是官署名,如“少府”)奴婢私生子的身份,即使在今天的社会私生子依然会为人所诟病。这样霍去病跟随母亲为奴为婢就很难在幼年少年获得良好的教育,这样如果仅仅把他的天赋放大很难支撑起这样大格局的人物形象。所以病病在逆境中再困难也一定要接受非凡的教育,而且设定必须是内心格局很大的人物来教育他,而且他需要思想的碰撞获得理想,所以他的老师和偶像就不能是仅仅一个人。最直接的可以是卫青、卫子夫乃至平阳公主,扯淡一点可以是汉武帝、王娡亦或是窦婴、董仲舒、司马谈未尝不可成为他的老师。理想偶像将在战神白起,大将军韩信或者周亚夫等间选择设定。
此外,在霍去病的成长路上将设定一些求学受挫、偷习兵法之类的人物主观性较强的剧情。以及霍去病将通过兵士答辩、武士考练等等手段的职位晋级,将朝廷和军队变成职场,从而赋予这部历史剧一些现代意义。
每一轮时代宠儿的年纪正好与霍去病大破匈奴建功立业时的年纪相当,就算再过千年,一样的少年儿郎也会怀抱热情朝着理想前行。《霍去病》还是霍去病,但绝不仅仅只是霍去病。他是一种理想信仰,是少年大力前进的偶像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