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楷模赵亚夫事迹
事迹材料属于事务公文的一种,有弘扬正气,表彰先进,推动工作的作用;你是否在寻找“时代楷模赵亚夫事迹”?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相关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时代楷模赵亚夫事迹篇1
一、没有什么追求,比奉献农民更有意义
赵亚夫今年75岁,是一名有着50年党龄的老党员。50多年来,无论在什么工作岗位,无论担任什么职务,他始终心系“三农”,常年奔波在田间地头,一辈子没有离开过农村。
1961年,20岁的赵亚夫从宜兴农林学院毕业后分配到镇江农科所工作,当时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深深刺痛了他的心,激发了他投身农业科技的责任和改变农村面貌的志向。1963年春天的一个晚上,在看完电影《雷锋》之后,他被雷锋精神深深打动,被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所感染,对党更加崇敬、更加向往,坚定了为党工作、奉献农村的决心,连夜郑重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他先后在武进、丹阳、宜兴等地蹲点7年,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服务。苏南丘陵山区最贫穷、最落后、农民最需要的地方,都有他忙碌的脚步和奋斗的身影。1993年,他当选镇江市人大副主任,可他割舍不下乡土情怀,提出不驻会请求,坚持到农村去、到基层一线去。2001年,从领导岗位退下来,本可以颐养天年,但看到茅山老区还尚未脱贫,农民还没真正富裕起来,他不顾年事已高、疾病缠身,坚持到贫困落后的戴庄村,努力让一个最穷的村实现真正的小康。十几年来,他与农民一样在地里摸爬,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销、实现农民富。如今的茅山老区,已是田野风光如画,村民安居小康。
二、没有什么本色,比乡村泥土更加厚实
赵亚夫始终把农民当亲人,把农民的小康梦当作自己的梦,把致富农民作为毕生的追求。他常常说:“我和农作物打了一辈子交道,农作物不会说话,却是最老实的,只要认真对它,它就会显示自己的生长规律,掌握了这些规律,播种就会有收获。”为此,他在农业科研领域孜孜不倦地探索。
1982年,他赴日本学习水稻种植技术。为尽快把先进技术学到手,每天学习工作超过16个小时。从日本回来时,他用节省下来的外汇换回13箱农业书籍资料和20棵宝贵的原种草莓苗,无偿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提供种苗服务,带出了一大批万元户,帮助农民盖起了一幢幢“草莓楼”。此后,他又24次赴日,引进示范100多项新技术,推广运用科研成果30多项,编写农民科技读物多达百万字,每年免费为农民上辅导课100多场,累计培训农民达30万人次。多次带领农民和科技人员去国外学习先进农业技术,手把手培养出10多名全国、省、市劳模,组建了省内一流的农业科技服务团队。一个个品种被引进、消化、转化,一个个难题被攻克____,老区农民的增收渠道越来越宽。赵亚夫与时俱进学起了农业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提出了农产品“理解式销售”的方法与路子,帮助建起了农民特产信息销售网站,在他的帮助下,发展起来的百万元户、50万元户、10万元户不计其数。“要致富,找亚夫,找到亚夫准能富”在茅山老区广为流传。
2008年汶川地震后,赵亚夫主动请缨,支援灾后重建工作,建成江苏援川农业示范园,成为东部支援西部的成功案例,得到了“要想四川富,留住赵亚夫”的赞誉。他帮助了上百万农民脱贫致富,却坚持不收指导费用、不搞技术入股、不当技术顾问的“三不”原则,从没收过农民一分钱,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三、没有什么境界,比心底无私更为坦荡
赵亚夫在科研院所长期担任领导干部,主持、经手的科研经费数以千万计,从未谋取过一分私利。他常常告诫自己,不该拿的一分都不能拿,不该争的一分都不能争,要做一个光明磊落、无私坦荡的人。在担任农科所所长时,组织上帮他改善住房,安排他住联栋小楼,可他却主动让给了一位建国初就参加工作的退休老专家,自己则住进一般科技人员的住房。他的妻子在农科所从事畜禽研究,每天扫猪圈、放鹅,工作很辛苦。有人跟她讲,“叫所长帮换个工作吧!”她回答说:“他这个人是绝对不会这样干的!”在办公会上,有位同志也提出类似意见,被赵亚夫当场拒绝。他没有利用手中权力照顾妻子和家庭,却想方设法帮助了不少科技人员和农场工人,为他们子女找工作、上学校,为分居夫妻办理工作调动。几十年来,赵亚夫就是这样坦坦荡荡地走过,心中没有任何挂碍,内心总是充满感激、快乐和欣慰。
如今,“与亚夫同行、与群众同心、与时代同步”的“亚夫精神”劲吹江苏大地,激励着广大党员干部以忠诚干净担当的实际行动,树立起共产党人的先锋形象。
时代楷模赵亚夫事迹篇2
赵亚夫同志是____,曾获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优秀领导干部、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全国最美奋斗者、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等称号。报告会上,赵亚夫以《写在大地上的论文》为题,为南农师生讲述自己60多年来“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销、实现农民富”的生动实践。
赵亚夫介绍了自己科技兴农的三步探索:培养产业示范户,建设科技示范园、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化的年代,赵亚夫一头扎进江苏句容农村,用扎实的专业技术,手把手培养示范户,通过建设科技示范园,把农科所办到了农户家门口,引导科技人员进行以市场为导向的科学研究,鼓励农民掌握进入市场的扎实本领。赵亚夫帮助农民建立江苏省首个专业合作社,并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协助农民调整农业结构,推广农牧立体种养新技术,农田生态系统不断改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凸显。“绿色发展、共同富裕”让句容当地农业生态系统的机能性和稳定性不断提高,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不断增强,逐渐产生了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强大生命力,当地农业产业高端市场不断被开发,农业效益大幅上升,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翻倍增长。
数十年来,赵亚夫扎根农村,献身农业,与农民一道艰苦探索,开辟一条通过科技兴农、以农富农,实现“农民共同富裕、农业生态高效、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村小康社会建设之路,带领数十万老区农民实现了“小康梦”,充分诠释和展现了“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生动图景。
时代楷模赵亚夫事迹篇3
今年 80 岁的赵亚夫扎根茅山革命老区六十年,带领当地农民走出了一条科技兴农、以农富农的共同富裕之路。对于获得的殊荣,赵亚夫还向现代快报记者表示:"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
载誉归来
____的话 " 是大表扬,又是大鼓励 "
25 日下午,赵亚夫从北京载誉归来。5 点多到南京,7 点多到镇江。" 今天参加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接受了____亲自授予的奖章与证书,非常激动,非常兴奋。" 他说," 有的同志坐在轮椅上站不起来,____特意俯身颁奖,我看到这一幕,很感动。"
他说,自己 60 年来不忘初心,始终坚持在农村一线科技兴农,扶贫成绩得到了党和人民充分肯定。" 特别令人感动的是,今天____还特别亲切地对我讲‘把成绩写在大地上’,这既是大表扬,又是大鼓励。"
今年已经 80 岁的赵亚夫表示要继续为乡村振兴的事业干下去。回程的路上,他一直在思考如何按____的嘱咐要求,继续把成绩写在大地上,而且要写得更好。他说,首先要进一步放大 " 戴庄经验 " 的示范效应。" 最近我正在调研基础上着手落实在句容扩大有机优质水稻产业。除了在天王镇增加两个村以外,在后白、茅山、白兔三个镇各增加一个村,示范推广戴庄的有机水稻种植技术和经营模式,办好村的有机大米合作社。并在此基础上成立戴庄有机大米联社,把句容有机大米产业规模扩大到万亩以上,帮助更多的农民高效增收。而且土地要愈种愈肥,生态愈来愈好。"
戴庄村本身将如何进一步发展提高?" 近几年,我们通过与企业合作,大力发展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强有机生态农业产品的加工流通。同时大力加强生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生物多样性农业产业大发展打下更好的农田基础。" 赵亚夫说," 只要跑得动,会继续为乡村振兴事业干下去!"
时代楷模赵亚夫事迹篇4
扶贫故事
被农村的穷苦深深震撼,下决心为农民服务
春风和煦,在句容市多个乡镇的草莓大棚里,一个个又红又大的草莓可爱诱人。每年这个时候,赵亚夫都感到特别开心。" 今年的草莓收成很好,市场供不应求,乡亲们的收益也会提高。" 赵亚夫高兴地说。
2 月 22 日,赵亚夫还在句容市戴庄村的田间地头工作;2 月 23 日,他去了北京;2 月 25 日上午接受表彰。当天下午,他又要赶回镇江,很多工作在等着他做。
1941 年,赵亚夫出生在江苏常州。1958 年,赵亚夫就读于宜兴农林学院的农学专业。学校搞教育改革,整体 " 搬 " 到了农村,赵亚夫切身感受到," 农村太苦,农民太穷,农业太重要了!" 从那以后,赵亚夫便下定决心,希望通过自己所学帮助农民摆脱贫困。毕业后,他被分配到镇江农科所工作。工作的前 20 年,赵亚夫不断地向老专家学习,潜心研究稻麦高产问题,曾先后在武进、丹阳、宜兴等地蹲点 7 年,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创造过南方稻麦单产的最高纪录。
帮助上百万农民脱贫致富,没收过农民一分钱
1982 年,赵亚夫前往日本学习进修,在日本农村生活近一年。他拼命学习草莓、葡萄、无花果等种植技术,每天工作、学习 12 个小时以上。
回国时,赵亚夫没有带当时国内稀罕的家电,带了 13 箱农业书籍和复印的技术资料,还有 20 株原种草莓苗。
" 带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 这是赵亚夫一直说的,也是他一直坚持做的。至今,以白兔镇、茅山镇为核心,连同句容东部、南部及邻近的丹徒、丹阳乡镇,形成了江苏著名的优质果树种植区。
赵亚夫 20 多次远赴日本,引进示范了 100 多项新技术,推广运用科研成果 30 多项,编写农民科技读物多达百万字,每年免费为农民上辅导课 100 多场,累计培训农民达 30 万人次。
近年来,他还提出了农产品 " 理解式销售 " 的方法与路子,帮助建起了农民特产信息销售网站。" 要致富,找亚夫 " 在茅山老区广为流传。
他帮助上百万农民脱贫致富,却坚持不收指导费用、不搞技术入股、不当技术顾问的 " 三不 " 原则,从没收过农民一分钱。
时代楷模赵亚夫事迹篇5
电影《赵亚夫》的原型是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赵亚夫40多岁时,把草莓从日本引进回来,60岁退休以后,带着农民种越光水稻。他一心为农,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农村、服务农民,只要是农民的电话,他的线路从不“占线”。在探索现代农业的道路上,他不断坚守初心、牢记使命,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来“让农民利益最大化”。
广大党员干部都要学习“赵亚夫”精神,不做“面子”工程,让群众来评判工作的成绩。在工作中,努力做到深入体察群众民情,让群众利益成为工作最根本的出发点,真正做到把群众的事儿挂在心上,知群众之所需、解群众之所急,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自觉践行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
向赵亚夫学习艰苦奋斗的精神。多年来,赵亚夫无论何时何地,始终坚持在农村田间工作,为了帮助农民脱贫而不断奋斗,为此“要致富、找亚夫,找到亚夫准能富”在茅山老区广为流传。作为党员,我们要在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发扬“老黄牛”精神,勇挑重担,任劳任怨,全身心地投入。孜孜不倦地勤奋工作,用锲而不舍的精神,攻克工作中看似不能战胜的难关,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群众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向赵亚夫学习敬业实干的精神。爱岗敬业苦干实干是每个人在工作中必须牢固树立这样的思想。赵亚夫长期扎根农村基层,真正实现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卖,实现农民富。多年来,他的爱岗敬业精神让老百姓对他产生了发自内心的信任和佩服。作为党员,我们要向赵亚夫学习,以赤诚之心对待群众、服务群众,做到求真务实、敬业实干,从而贏得群众的尊重。
向赵亚夫学习开拓创新的精神。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开拓创新的时代。赵亚夫从引进20棵草莓苗起步,圆了百万农民的致富梦、小康梦、幸福梦。他40岁学习日语,60岁钻研电脑,70岁走进从未涉足的蔬菜领域,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开拓创新是与时俱进的本质要求,是时代精神的核心内容,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作为党员,我们要向赵亚夫学习,学习他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努力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在各自岗位上创造新业绩、开创新局面。
向赵亚夫学习无私奉献的精神。许多年来,赵亚夫依靠手中的技术、引进的项目和积累的经验,每年为农民义务上课,现场指导农民种植,四处为农产品找销路,真正带着农民干、干给农民看,义无反顾地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却从没收过农民一分钱,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无私奉献的精神。作为党员,我们必须深入贯彻党的政策方针,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自觉树立淡薄名利、无私奉献观念努力做到热心服务人民,无私奉献社会。
我们广大党员干部要通过赵亚夫同志的事迹明白一个道理:时刻牢记老百姓是我们的根,心里始终装着老百姓,与老百姓同呼吸共命运、掏心窝问冷暖,才能一辈子会活得充实、活得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