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文创联盟嘉宾范周:知行合一,做学术上的求索者
嘉宾介绍|范周:知行合一,做学术上的求索者
导语:
他是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博导,联合国“创意经济顾问”,他是全国人大《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起草工作专家组成员、国家发改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宣部“十三五”规划专家组成员,同时兼任文化部“十三五”规划专家组成员,国家艺术基金规划专家委员会专家,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总规划师、《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规划》草案编制课题组组长。他,就是知行合一,被誉为“新儒家”的文化学术界代表范周。范周
从全球背景来看,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的兴起不仅深深地影响着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结构和趋势,也创造出全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变革模式,“文化产业”已经被经济学界认为是21世纪最具有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满足人类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兴产业形态。在国家致力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时代背景下,范周教授紧紧围绕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以文化产业政策、文化经济研究、公共文化管理、城市文化规划、文化立法为研究重点,出版了各种著作(含专著、编著等)近十本,完成了数十个研究报告,发表了百余篇理论文章,为文化产业学科建设及文化发展做出了较大的学术贡献。他是国内较早提出要开设“文化产业”和“公共文化管理”专业的学者之一,是国内较早将新型城镇化与文化发展融合思考的研究者,同时也是较早从事“文化立法”并呼吁“文化立法刻不容缓”的研究者之一。除此之外,范周教授带领他的团队创建了中国第一本文化产业的专业期刊《中国文化产业》(即将改名为《文化经济研究》)和中国第一本文化产业年鉴——《中国文化产业年鉴》(中、英文版),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学术交流打造了良好的学术阵地;由范周教授牵头策划创办的“创意中国•和谐世界”文化产业国际论坛、“中国文化产业30人高端峰会”成为文化产业领域的知名学术品牌活动,发起成立的“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高校研究联盟”已经成为两岸四地150多所高校之间重要的学术交流和研究平台。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飞速发展,融合发展趋势愈发明显。而在文化产业融合过程中,文化产业发展新业态不断涌现。2015年,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提出制定“互联网+”计划,提倡将互联网与各行各业进行结合,在新领域创造新生态。基于互联网的文化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深刻地改变着文化产业的内在结构和人们的文化消费习惯,“互联网+”与文化产业的关系不言而喻。范周教授认为,国家对“互联网+”的顶层设计,必将催生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格局,文化建设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在未来的发展之中,“互联网+”必将成为文化产业跨越瓶颈、创新形式、丰富内容、满足需求、创造需求的撬动点。今年上半年以来,范周教授带领他的团队主持编写了《“互联网+”与文化发展系列丛书》,通过对各个细分领域如教育、众筹、阅读、电视、电影等服务模式、生产模式、传播模式、文化消费模式的分析,探讨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对文化领域的颠覆性影响,有效地丰富了“互联网+”的产业内涵和文化价值。这是国内首次系统研究“互联网+”与文化发展,对当下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从中央到地方,都已开始着手“十三五”文化产业规划的编制工作。范周教授认为,规划重在定位,在规划过程中需立足实际、审时度势、运筹帷幄。在国家日益重视开展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背景下,范周教授带领他的团队积极配合国家部委与地方政府研究和参与编制“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承接了多个国家及省部级重点课题: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课题《公共文
化服务保障法》研究及代拟稿、文化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规划》、《文化定福庄政策研究及建议》、《“十三五”时期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文化发展重大问题研究》、《新型城镇化与文化研究》、《中小微文化企业发展政策研究》、《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规划》、《互联网+与文化发展》、《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规划(2016-2020)》草案起草及相关研究等科研项目,形成了一系列文化成果,服务于国家文化发展,走出了一条“基础性研究服务国家战略,应用性研究服务部门决策”的智库型学术道路。智慧需要火花碰撞激荡,才华需在团队合作中积累,从多个重大课题的编写到首个国家级文化创业产业创新实验区的成立再到成为“十三五”国家发展规划唯一一位文化专家,在文化产业领域,范周教授一直笔耕不辍、辛勤钻研。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最根本的是人才的力量。年青人是世界的未来,是文创的未来,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却无法满足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陶行知先生曾言:“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在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培养模式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创新理念,全面改革,为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体制机制上的松绑,用新思路去培养新的“手脑联盟”的人才。在范周教授看来,文化产业的人才一定要“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宏观视野和战略思维,能够摸清国家相关政策,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地”就是要接地气,深入到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过程中,去了解、去感受一个具体的文化产业项目运作的具体流程。“干中学、学中练”是范周教授重要的育人理念,无论是研究生还是博士生,都在于范周教授的学习实践中锻炼了自己的写作能力、思辨能力、归纳能力、动手能力,教学相长也在这一过程中“功到自然成”。基于这样的理念,范周教授不断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上,摸索出“项目制学习”、“双导师培养”、“产业基地实习”等适应于文化产业一线需求的育人模式。
教人做人、教人做好人是教育的根基所在。任何领域、任何专业的人才培养,都需要以培育健全人格的人为终极目标,这也是每一个老师的终极梦想。拼命说教,不如言传身教,与学生一起包饺子、一起联欢,传递的正是潜移默化的力量,正如范周教授所说的那样:“饺子就像一个人,表里都要精雕细琢,这味道才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