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热点资讯 >

杭州之江文化创意园:从水泥厂到文创园的华丽蜕变

时间: 小采 热点资讯

杭州之江文化创意园——从水泥厂到文创园的华丽蜕变

杭州之江文化创意园是是杭州市重点打造的十大文化创意产业园之一。园区自2008年始建至今,已成为了一个集聚创意思维、散发创业活力的文创乐园,是一个被称之为“让人实现梦想的地方”。之江文化创意园作为杭州的一个新地标,从过去的郊区水泥厂到现在蓬勃发展的文化创意谷的转变,离不开其独特的发展模式。

杭州之江文创园南起凤凰山北麓,北至转塘街道梦园路,东起杭富路,西至灵龙路一带矿山区域,外加外桐坞艺术村落。园区围绕“创意的基地和平台、产业的集聚和品牌、艺术的摇篮和家园”的功能定位,以艺术设计、动漫游戏、艺术品制造、新媒体四大产业为主导,打造集产业发展、孵化、展览展示、艺术休闲、特色配套于一体的园区平台。2011年底,园区总产值已达到5.24亿元,占整个之江旅游度假区总量的38.59%。2013年,之江文化创意园在华东地区工业设计园经济贡献力排名中位列第二。园区的发展繁荣,离不开政府引导下的全面规划、精准的定位布局和园区内多元化平台的打造。

三力合一,全面规划

“三力合一”模式是之江文化创意园成功之关键。早在2009年,西湖区委提出园区建设要遵循“三力合一”的模式,即政府主导力、市场配置力、企业主体力。在政策导向上,西湖区在2011年制定出台《西湖区“十二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指出“全力打造“5核5带5链”产业布局,构建镇街文创点、文创特色楼宇、文化创意园和产业链四层级空间分布的布局思路”;2014年西湖区印发《西湖区打造全国文创产业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形成全区层面的整体规划。在市场体系上,充分尊重“园区本身作为经济体,园区内企业是真正主体”的市场规律,充分发挥文创市场配置的基础调控作用;企业聚集方面,整合和引导资源在企业入驻、专业服务、企业市场拓展、园区产业聚集等方面合理配置,努力调动企业主体力作用,争取创造“园区内生经济”,而后转化为园区发展的持续动力。

精准定位,优化布局

之江文化创意园区的首期项目“凤凰•创意国际”是迄今为止、全国唯一的由水泥厂改建而成的LOFT创意园区。由于精准的定位,园区完整保留了水泥厂建筑群的质朴感官,和极具层次的建筑分布形态,同时对水泥厂大型组合筒群和LOFT框架进行了内部使用价值的改造,让水泥厂这一特殊的工业建筑形态焕生为新生的现代创意办公展示空间。园区提出,“通过双流水泥厂的改造,探索用矿山资源的模式和途径,带动之江地区20多个矿山的再利用,加快推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思路,进行各个产业间的融合发展,指导全面有效的园区规划,精准确定园区功能定位,形成了“创意的基地和平台、产业的集聚和品牌、艺术的摇篮和家园”的功能定位,并初步形成了”两点一线一群”为布局架构的文化创意产业带。

打造平台,集聚产业

2014年杭州西湖区《西湖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指出,要把之江文化创意园打造成全国创意设计示范基地,同时成立首个为文创产业人才服务平台,这也是浙江省首个进驻园区的人才服务站。园区注重打造平台服务,主要从中外交流、企业孵化、大学生创业、专业活动等四个维度打造专业化、多元化的创新平台。此外,在配套服务方面,园区设立专项资金,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在打造优良环境平台的同时优化配套服务,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园区内部大企业与大企业之间联系密切,形成了良好的业务交往,大企业将大项目分解分包给小企业,形成布局合理、环环相扣的产业链条,同时也为小企业提供了成长的“摇篮”。

2015年10月17日,杭州之江文化创意园将成为“创意·创业·创客”为主题的第十二届海峡两岸文创联盟论坛专题研讨会的会场,与会嘉宾将一同参观园区并探讨文化产业园区的“创客趋势”。正是在园区的这些发展因素下,之江文化创意园才可以在短短7年间发展壮大并形成自身的优势。我们期待在未来的发展中,之江文化创意园通过政府支持和自身的努力,发挥文化创意谷、艺术的摇篮的作用,真正成为一个“让人实现梦想地方”。

参考资料:

杭州西湖区官方网站赵欣浩《之江文化创意园“党建强、发展强”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启示》

77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