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探讨中小学研学旅行:安全问题不容忽视重在教育
《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学习交流研讨会28日在北京举行,政府官员、学校校长、业界高管、专家学者等出席会议,共同剖析研学旅行政策内涵及发布意义,探讨研学旅行未来发展方向,并为中国教育未来献计献策。
12月19日,教育部、旅游局、财政部、发改委等11家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计划,建立健全研学旅行的经费筹措、评价监督机制,推动行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何谓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意见》指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
原国家副总督学、教育部原基础教育司司长王文湛曾表示,“研学旅行属于学生综合社会实践课的一个组成,我们对研学旅行的认识由点到面,由表及里,有个逐步深入的过程。《意见》提出了研学旅行的十二字核心,即‘两个集体,两个结合,重在教育’。”
在研讨会上,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原党委书记黄百炼认为,研学旅行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体验式学习,是一种最好的辅助学习手段。从政治意义来讲,研学旅行是立德树人教学方式的创始。
世纪明德CEO王京凯认为,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计划后,主要会发生三种变化:即选修课变为必修课、随机性变为计划性、从少量参与到广泛参与。他说:“研学是目的,旅行是载体,一个完整的研学旅行应包括课程、线路、基地、导师、安全方案五大元素。”
北京市海淀区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冯军称,处处皆学问,对于孩子来讲,如何设计每个环节都让他们有所收获,这是一个技术性更高的要求。怎么看出门道,讲出学生们喜闻乐见的知识,需要专业机构和专家共同努力。
针对研学旅行安全以及谁来担责的问题,《意见》第一次明文规定,“学校组织开展研学旅行可采取委托开展的形式,与有资质、信誉好的委托企业或机构签订协议书,明确委托企业或机构承担学生研学旅行安全责任。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副司长郑增仪表示,研学旅行不只是保险的问题,更重要是它有没有安全预案,活动前有没有进行安全教育,在活动中也可组成安全小组,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在组织中落实安全。
中国人保寿险北京分公司团体部副总经理韩笑说:“安全问题始终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大问题,要想解决,光靠堵不行。一方面是外在的,从客观上工作要做细,要认真负责,建立责任制。另一方面是内在的,要引导、帮助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能力。”
此次研讨会是继12月19日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意见》后,业界首次全方位、多角度解读《意见》的研讨会,旨在立足不同视角,探究“研学旅行在中国”的优质落地方案,率先落实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的推进措施,科学引领研学旅行实现行业聚变。(记者于立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