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龄化”留学或成人才流失洼地前置教育缺失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快速发展,中国“走出去”的留学生越来越多,从近年的发展趋势来看,留学呈现出“低龄化”趋势,越来越多12至18岁的中国学生赴海外求学,高中生逐渐成主流出国留学人群。
根据2015年美国国土安全部发布的数据,近五年,留美就读初高中的中国留学生数量增长近三倍,最小的仅有10岁。五年间,幼儿园至高中阶段(K-12)在美留学的中国学生数量从8857人增至34578人,增长290%,约占在美留学外籍中小学生总数的一半。
“近几年来,不仅仅是美国,英、法、澳、加等国家的低龄留学生也越来越多,这些学生的三观尚未形成,还未深入到中华文化和现实国情的学习,往往十分缺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理解,出去之后才意识到缺乏文化本位支撑,容易受到异质文化的渗透影响。”19日,浙江省“两会”在杭州召开期间,浙江省政协委员、法国华商会会长卓旭光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达了他的忧虑。
与此同时,低龄留学也加大了留学生人才流失的风险。
“我儿子10岁的时候我就把它送到了美国南加州念书,以前为了节约机票一两年回来一趟,孩子在美国待了8年,现在已经完全不愿意回国了。”浙江杭州的方杰女士对此颇为无奈。
“早在多年前,美国就通过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吸引我国大量留学生,新加坡为了加大对低龄出国留学生的吸引力度,实施专门的海外留学生计划,向海外的学生提供丰厚的奖学金。”浙江省政协常委、法属圭亚那江浙沪华侨联合会主席郭胜华告诉记者,当下全球范围内的优质人力资源争夺日益激烈,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核心。
“低龄出国留学生迫切需要前置教育,虽然2013年教育部已经开始对自费留学生进行出国前教育培训试点,但是显然难以满足那么大社会需求量。”卓旭光如是说。
“浙江是中国出国留学生最多的省份之一,留学生低龄化的特征也非常明显,所以我们一直非常重视留学生前置教育工作,但是整体而言,教育机制、教育体系仍有待探索。”浙江省政协常委、浙江省民宗委主任、浙江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促进会会长蒋学基告诉记者,接下来,浙江正在尝试构建多方合作的低龄出国留学生前置教育工作机制,设置适应低龄出国留学生实际需求的教育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