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热点资讯 >

专家学者集聚论坛探讨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相互吸收发展

时间: 小采 热点资讯

­“搞马克思主义的和搞中华传统文化的坐到了一起”,主持人杨平幽默地说。

­这一幕出现在论坛的圆桌对话阶段,台上6个人,3位研究中华传统文化,3位从事马克思主义的研究。

­这是一场完全“脱稿”的对话,学者们直抒胸臆,台下的中央社院培训班学员和其他观众也凝神静听,踊跃举手提问。

­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可以从对方吸收什么

­在6位学者依次就大会主旨发言后,主持人杨平特别直接地抛出了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传统文化能从对方那里学到什么呢?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干春松率先发言说,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了一种对于竞争性、掠夺性、剥削性秩序的不满,比较强调贫富均等、“小康”、“大同”这样的概念。而马克思主义作为批判资本主义生产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理论,它在追求平等和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有一定的结合点。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孙向晨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就是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传统文化想要在当代社会发展的话,必须直面世界,通过借鉴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发展出一种批判性的传统文化。

­那中华传统文化应该从马克思主义中汲取何种养分呢?在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允熠看来,中国传统哲学脱胎于农耕社会文明,对中国哲学里面的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吸收了。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它适合于作为现代工业化社会继续向前行的指导思想,这在中国社会是没有的,“如果有的话,马克思主义就不可能在中国生根”。

­干春松直言,任何一个思想都包含着“道”和“术”,“道”即核心价值。而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结合的理解,也应该是价值理念上的结合,而不是策略上的结合。

­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现实中,中华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融通还面对一些挑战,那最应该避免的问题是什么呢?学者们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不可否认的是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复杂性。”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陶文昭毫不讳言。因此,他提出在说到中华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时,应该是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而什么样的传统文化算是优秀的,那就要以马克思主义的标准来判断,即是否符合人民性、辩证性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念。

­一位西北民族大学的教师发言说,中华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实际上已经发展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个阶段,“不是说一个方面来涵盖另外一个方面的阶段,他们已经无法分割了,这种融合是在中国文化沃土上繁殖、发育、盛开出来的”。

­马克思主义如何影响年轻人

­教授们的精彩发言引发了现场观众参与讨论的兴趣,有观众提问,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在年轻人中的影响力?

­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方松华套用了一句充满诗意的网络流行语:“在我看来马克思主义就像诗与远方,我们的心向往远方。”

­张允熠的回应更加掷地有声:“我经常跟我的学生讲,你们要多读马克思主义的书,多看、多思、多想,你这个问题就能解决。”张允熠还特别推荐了一本“70后”的著述——《21世纪新资本论》,“近几年都是畅销书”,引起了很大关注和讨论。

­“马克思主义是不可能过时的,就像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不可能消退一样,都是人类的精神财富啊。”张允熠以此作结。

­现场观众不但提问不断,还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这场学术讨论远不止6个人的思想智慧碰撞。

传统文化如何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

7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