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热点资讯 >

分期付受大学生热捧只是“分期”险难控

时间: 小采 热点资讯

中国青年网青岛4月26日电3月7日是“女神节”,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理学院的姚琪准备趁着这个打折的机会在淘宝来一场“血拼”。朋友看了一眼她的购物车:“这个月才刚开始呢,剩下的20天你咋过,我可不救济你!”姚琪似乎很轻松:“这不简单嘛,分期呀!先买再还soeasy!”

“存钱罐”拜拜,“分期”受热捧

下课从教学楼出来的王磊刷着京东,眼前一亮:“华为荣耀8降了300块,终于不用天天受‘死机’之苦了!”同桌却疑惑了,上周还抱怨生活费紧张,打算维修接着用呢……“不修了!我这次用分期付,正好解决我燃眉之急。”

京东的“打白条”、支付宝的“蚂蚁花呗”、唯品会的“唯品花”……近几年来,各大电商推出的分期付业务层出不穷。连一些旅游网站也推出分期付款旅行,商家用“先消费,后付款”,甚至是“12期免息”的营销策略吸引消费者。而这其中,青年大学生成为电商盯上的“一块肥肉”。

由电商或企业推出的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分期付”,指的是消费者在网上购物时采用分时间付款的支付方式。根据分期时间和对用户信用程度的评定程度给予不同的消费额度和利息,主要有“趣分期”、“分期乐”等网络分期平台以及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

近几年兴起的互联网分期付款掀起了学生分期购物的热潮。以“大学生分期付”为关键词进行百度搜索,搜索结果前5页中,可以找到至少24家专门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分期付款购物网站。

分期付款压力大。图片来自网络

“分期”在手,说购就购!

宋易明兴奋地拽着舍友说:“这个森海塞尔耳机总价799,半个月的生活费呢!但我用花呗分12期,一期才60多块。”说话间他又发现一双心仪已久的球鞋正在打折,分9期只要不到50元,“过了这村可就没这店了!赶紧下单,穿上新鞋正好打比赛!”

大学两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的宋易明共分期付款买了十多件商品。“分期买的东西都在我的承受范围内啊,有些虽然贵,但每个月从生活费里扣点儿,压力也不大,还能提前拿到喜欢的东西,一举两得嘛!”

和他一样,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使用“分期付”这种新兴的消费方式。搜狐财经《大学生分期还款2016调查报告》(简称《报告》)显示,面对一定金额的产品,在具备分期消费选择的前提下,61%的大学生倾向于选择分期付款的方式进行消费,其中数码产品是大学生的主要消费品,占62.2%。

周林是一名大三学生,他的妈妈很支持孩子使用分期付:“一个月给孩子固定的生活费,至于他怎么用,家长是不会干涉的。分期付可以用最少的钱做更多的事儿,好好使用也能培养理财能力,让他们变得更有计划。”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汉语言文学系的苏梦威因为专业读书量要求大,最近用分期付购入一个958元的kindle电子书阅读器,他认为分期付款很合适大学生,“买了一个kindle太方便了!分期付的话,先花最少的钱享受到需要的服务不是绝佳之选嘛!如果一次性付清压力就太大了。”

大学生选择分期付款,除了能提前使用商品,其主要原因还是为了减轻经济负担。《报告》显示,40.9%的大学生表示分期消费可以缓解其付款压力。

摄影发烧友杨子珂最近刚收到他用分期付买的佳能100mm微距镜头,总价5499。原本得等到暑假才能存够钱的他,现在已经装上镜头拍了好多校园春景了。“我很支持分期付,只要‘入可敷出’,把固定的生活费安排好,它既能缓解我的压力,又能提高生活品质。无息的分期付还可以让手头上的流动资金更为充足,甚至做一些风险较低的投资。分期付也算是对我们大学生诚信的一种考验吧!”

《报告》显示,大约95%的大学生分期消费的金额都保持在5000元以下,主要集中在1000~3000元之间,占比38.6%。可以看出,大学生分期消费还是较理性的,基本在可偿还的能力范围内。

“事物存在即有存在的价值,我是比较支持使用分期付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王菊娥认为:“学生们一次性付款的压力变小了,他们便可以买得起自己心仪的东西,同时每个月的还款压力可以使他们在进行别的消费时有所节制。只要注意高价和利息,合理使用的话学生是可以采用的。”

分期付还款难。图片来自网络

“分期”险难控,校园“负翁”多

“你知道人生最最悲惨的事情是什么吗?”

“是分期付的手机没了,可钱还得还!”

“我想我可能再也不用分期付了!”李雷愤愤地说道。三个月前,他在淘宝上用分期付购入价值2589元的OPPOR9手机,但仅使用一个月后手机丢失。“虽然把手机弄丢了是我的问题,可是每个月都要为丢掉的东西继续还款,每一次付款提醒都在我心头插了一刀!”

分期付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的商品丢失、损坏,身份信息被盗取,平台系统漏洞等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考虑。《南方都市报》2016年曾报道“分期平台疑因系统故障,一年后催款致用户逾期”的新闻,导致使用分期付的大学生需要支付高额的滞纳金。分期付存在的风险导致校园“负翁”的情况不容忽视,但因为不合理消费而加入此行列的学生更不在少数。

“自己买的东西,跪着也要还完。”韩梅最近在网上买了一套演出用的汉服,天气回暖又购了几件春装,加上为了考研买的资料,“我除了分期付还能有别的选择吗,每个月还了欠的500多块就得‘吃土’。”

韩梅的闺蜜小文却一点也不同情自己的朋友,“你要是不分期,汉服可以借,春装可以少买,一用分期就控制不住,总觉得一切尽在掌握之中!”她强烈反对使用分期付:“今天分期买这个,明天买那个,一个月下来就是一大笔钱,压力一样很大,还不上还有利息!我觉得有钱就买,没攒够钱就别买。”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李雷鸣教授针对这种情况表达了他的担忧,分期付使商家将大学生群体潜在的需求变成实际的购买,“每月只花一点钱激发了大学生的消费动机,变相地增加了家庭的负担,或每月节省一点,或每月多问父母要一点,还款的资金大部分还是源于家庭的支持,后果还是由父母承担。”

李雷鸣担心的事情并非杞人忧天。赵一欣的双十一没有“hold住”:“我现在还在还去年‘双十一’剁手的钱,心好累。抢购了一大堆打折商品,当时还开心的不行,现在可是挺后悔的。月底没办法还是问爸妈要了钱。”

分期付这种“提前消费”养成的消费习惯会造成使用上瘾的现象,过度使用会造成巨大的资金负担,同时分期付也会产生使大学生的攀比心理变成攀比行为的现象,自制力差的可能会上当受骗,造成严重的后果。据《楚天都市报》报道,湖北大学大二学生柳晨分期买了两部iPhone,他拆东墙补西墙,不断找其他小额贷款公司贷款还债,导致一年欠下70万。许多大学生使用分期付购买的高科技电子产品并不是必需的,而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分期付消费方式刺激了大学生的消费欲望,自制力不强的人很可能就会突破自己的底线,商家用高档产品吸引低收入和无收入人群,让大学生用“化整为零”的方式分解一次性压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张卫东提出了他的看法:“不够理智和冷静可能就会掉入其中的陷阱,这可以说是‘诱敌深入’啊!”

“我不支持大学生使用分期付款。”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辅导员周辉表示分期付款会占用时间,要想着还款,还要计算,把时间用在每个月几百元的分期付款上十分不值得。“大学生能够吃饱穿暖就OK了,家庭经济可以满足的就买,有困难的申请助学贷款满足基本生活也是没问题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分期付、商业贷款甚至民间借贷都是不合适的。”

 理性选择,“且用且珍惜”

分期付款是一把双刃剑。当今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驱动着互联网分期平台的不断壮大、“消费+互联网金融”的模式的不断完善,使大学生消费更加便捷化,提高了使用资金的自主权和自由度,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学生减轻了负担。

而国内目前针对大学生群体提供分期付款的消费金融平台多达数十家,鱼龙混杂的行业现状以及大学生群体尚未成熟的消费观念,使得此领域滋生平台质量参差不齐、盲目分期、消费者盲目消费等诸多问题。尽管如此,分期付发展势头却依然势不可挡。

西南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系的罗教授表示:“以蚂蚁花呗为例,它的盈利模式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直接利润,包括利息和手续费;一类是培养支付习惯带来的间接收益。”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系副教授李治国也表示:“对于电商和企业来说,间接收益也是他们想通过分期付业务争取的一大块‘蛋糕’。他们通过这种方式增加销售量,刺激消费来盈利。从根本上讲,这是一种商业竞争手段。”

互联网分期平台利用“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的心理,抓住大学生群体消费需求的“痛点”,通过培养支付习惯创造利润。由于大学生对新兴事物的接受能力强,拥有较高的成长性,一旦对某一品牌形成归属感后,依赖性不断增强。前瞻性的消费理念、小额高频的消费方式再加上有学校、家长等“后盾”,成为商家把握的不可忽视的群体。

“应加强对分期付平台的监管,避免这些机构针对大学生群体恶性竞争造成隐患,学校和家庭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指导,培养他们正确的消费意识,避免盲目消费。”吉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祝国平这样建议。

分期付,到底是“减负”还是“包袱”,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使用。大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经济头脑和理财意识,清楚分期付的收费方式,结合自身情况慎重选择分期与否,理性控制自己的消费行为,对自己的资金做到心中有数,合理配置,同时防范某些不法分子利用分期付骗取钱财。

“‘花明天的钱享受今天’这种消费方式的前提是要有能力去偿还,因为‘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学院法学系副教授冷凌建议,“对于这种消费方式,你要清楚它的游戏规则,也就是各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只有你清楚了并且能够接受这个游戏规则,那才OK。”(通讯员马爽虞雨桐茹义)

7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