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热点资讯 >

中科院院士施一公首次详解西湖大学:15年后比肩世界一流

时间: 小采 热点资讯

­“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10万平方米的园区已经开始启用,首批学术人才已经到位,首批博士研究生将于2017年9月入学,首笔由杭州市及西湖区支持的科研经费4亿元人民币陆续到位,西湖大学(筹)申办报告预计今年将提交教育部。”

­西湖大学,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所还在筹建中的大学是个陌生的名词。但是它的“发源地”——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在去年12月成立时,因为独特的运行机制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据《中国青年报》6月26日报道,23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院长施一公在河南省驻马店市召开的第四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上发表主题报告。他第一次公开谈到了创办西湖大学的来龙去脉。

­施一公(资料图)

­西湖大学致力于成为民办的世界一流大学

­施一公认为,中国公立大学非常优秀,出现了清华、北大、复旦、交大、浙大、中国科大等一批优秀的大学。这些大学过去几十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取得长足进步;而民办大学绝大部分为职业技术型,还处于规模比较小、发展不够均衡和充分的阶段。

­施一公说:“在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公平主要依靠公立大学实现,而科技的卓越则是由私立大学和公立大学共同保障,其中私立大学的贡献更大一些。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的公平和卓越主要体现在公办大学,作为有十几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应该有一批一流的非营利性的民办大学来共同承担这一社会责任。

­施一公认为,去年11月全国人大修改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为民办教育的长足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民办教育要分类管理,民办高等教育分为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对于非营利性民办大学,法律规定应和公立大学享有同等待遇,这意味着土地可以由地方政府划拨,校园建设可以由地方政府承担,科研经费也可以由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提供,其核心是政府有义务和责任大力支持非营利性的民办教育。”

­“我们共同倡议建立一所能够代表中国的民办大学,我们选址在杭州市,取名西湖大学,致力于成为民办的世界一流大学。”施一公说。

­三年后西湖大学将拔地而起

­施一公介绍,作为民办大学,西湖大学的核心机制是校董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最高决策机构是校董会。和现在公立大学不同,西湖大学(筹)所有教师的工资收入、福利待遇,包括退休金、对子女教育的支持计划均来自基金会。同时,政府和社会也是支持民办大学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谈到西湖大学的定位时,施一公用了几个关键词:小而精、高起点、研究型、聚焦科学技术。

­“去年12月10日先期成立了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它就是西湖大学的前身,就是西湖大学的发源地,所以西湖大学的历史是从2016年12月10日开始的。我相信西湖大学一定能够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也许15年之后这个大学就将比肩世界一流大学的水平。”施一公说。

­“目前,西湖高研院设立了4个研究所,分别是理学研究所、前沿技术研究所、生物学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所。”施一公说,“西湖高研院已经开始面向全球招聘学术人才。截至目前,我们从1500多位申请者中选拔出21名杰出的科学家作为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教授,我个人认为他们的平均水平是非常优秀的。”

­“西湖高研院位于云栖小镇的永久选址,未来将是西湖大学尖端研究产业转化的平台,我们希望重大的原创性科技成果将在西湖高研院产生。而且,西湖大学首期761亩土地已完成划拨。”施一公说,“3年后在杭州这样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的美丽城市,将会有一所崭新的大学拔地而起,那就是西湖大学。

­“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我们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人才,而人才和教育息息相关,一流的高等教育才能培养出尖端的人才。我相信30年之后,在中国大地上,一定会有一大批足以代表中国人水平、足以为中国科技发展、为世界文明进步保驾护航的一流民办大学。中国人勤劳、肯干,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做到,这就是我们的愿景。”施一公说。

­(中国青年报/潘志贤)

7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