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热点资讯 >

评“隐形资助”:助人应追求润物无声的境界

时间: 小采 热点资讯

­倘若需要他人资助,你是希望在大庭广众之下以弱者的姿态公开向对方求助,还是希望对方能在静静伸出援手的同时替你保护隐私?答案恐怕显而易见。

­近日,中国科技大学一项实行了十几年的“隐形资助”制度被多家媒体接连报道,赢得众多网民点赞。原来,该校通过校园卡消费数据统计,对每月就餐60次以上,平均每次费用分别在4.0元和3.7元以下的男、女生,发放160元生活补助。截至目前,学校已累计资助学生约4万人次,资助金额累计达到600多万元。“隐形资助”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补助,同时保护了年轻学子们敏感的自尊心,让他们感受到了“润物细无声”式的关爱。此举拉近了学生与母校间的心理距离,彰显了大学的人文关怀,受到普遍赞誉是意料之中的事。近年来,国内其他高校也大都采取了类似做法。

­但可惜的是,并不是每一所学校都有这样的认知高度。以学生补助为例,上网随意检索,就能查到媒体曝光的不少“反面教材”:让学生公开演讲,哭穷比惨,甚而引发一些学生为了得到补助而造假、作秀。学校这类做法屡屡受到批评,因为它隐含着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歧视,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如此一来,即便学生获得了资助,他们对学校的感恩之情,恐怕也会被抵消殆尽。

­“不食嗟来之食”的故事在我国广为人知,可见古人早在千百年前就知道,即便对暂时处于困境中的人施以援助,也不能无视被援助者的感受。否则,援助就可能在不经意间异化为冰冷的施舍,对于被援助者可能是难以承受之重。或许有人意识不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但简单地以近乎粗暴的方式行善,还是以更加小心审慎的态度帮助他人,社会的文明程度恰恰在这类细节中高下立判。

­最近,甘肃定西残疾高考生魏祥牵动着无数国人的心。上周,魏祥被清华大学正式录取,由于此前校方已公开承诺给予魏祥母子必要的帮助,事情算是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这无疑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教育好故事:学生身残志坚、自立自强,高校关爱学子、尽显风范。但与此同时,社会的过度关注,也让魏祥母子承受了较大压力。这值得我们重视和反思。即便是善意,也要以更为妥善的方式传递,尤其要注意保护当事人的隐私,呵护其自尊心。如此,善意、善行方能圆满。当更多的人意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我们的社会将更加和谐。

­其实,在当下社会,尤其在教育领域,做得好的范例并不少见。近日,苏齐齐和她的数千斤玉米与胡萝卜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苏齐齐是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学生,今年春节期间,她因骑电动车摔倒而重伤住院。得知这一消息后,全院师生先后两次发起募捐活动,共募得善款三万多元,学院还主动为小苏办理好休学手续。出院前,学院的领导、老师和同学纷纷来医院探望,让她很受感动。出于感恩,家在农村的小苏拿出自家地里产的数千斤玉米和胡萝卜,直接用车拉到学校,送给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作为谢礼。

­援助他人的方式方法是否恰当,被援助者的反馈是最好的评判标准。不难发现,在整件事情中,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对小苏的帮助是及时、主动、真诚的,而他们也得到了小苏发自肺腑的感恩。

­助人为快乐之本,但助人者的快乐,也要建立在尊重被帮助者的前提之上。前几年,“暴力慈善”在社会上引发争议,受到不少批评,原因即在于此。没有人强大到可以不需要任何人的帮助,也没有人弱小到不能在任何方面给他人以帮助。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帮助过他人,也或多或少地得到过他人的帮助。如果我们换位思考,把自己摆在被帮助者的位置,或许就会多一份仁慈与敬畏。(杨国营)

70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