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社会实践成暑假作业孩子真快乐还是假充实?
伴随暑期来临,“社会实践”这份特殊的作业又摆在了中小学生面前。为了能让孩子们在报告中写上一句“快乐充实”,家庭、学校、社会都花了不少心思。而孩子们眼里的社会实践,又有着哪些不同的打开方式?
他们觉得很好玩
“那天我特别忙,卖了好几百元钱东西呢!”
在家休息了没几天,刚刚结束初二课程的小洪便投入到自己暑期社会实践的准备当中——下周,他就要去辽宁贫困地区的一所小学做两天的志愿者。
别看小洪年纪不大,却是个不折不扣的“老公益”。早在小学三年级时,他便在父母的带领下尝试起了义卖活动。
“我和孩子妈妈都喜欢做公益,正好当时孩子学校要求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我们就引导他帮残障人士卖他们手工制作的精油皂。”洪爸爸笑言,孩子一开始只卖给同学、亲戚,后来“规模”扩大了,卖到了咖啡馆和跳蚤市场。
回忆起第一次“进军”咖啡馆,洪爸爸忍俊不禁。“孩子和小伙伴一起搞义卖,一开始他俩躲在自制的小海报后面不敢吭气,只等着别人来搭话。经过我们反复鼓励,才开始磕磕巴巴向陌生人介绍自己的活动。后来慢慢放得开了,还主动跑到二楼去推销呢!”
此后,无论学校有无要求,参与公益方面的社会实践成了小洪家里的传统。今年暑期的志愿活动,便是几个相熟的家长一起组织起来的。“大人小孩一起去,几个孩子捐一些书籍和衣服,然后和当地小朋友互动,给他们讲一些自己擅长的东西。有的教体育,有的教手工。他(小洪)对动植物之类的感兴趣,就讲一讲这方面的知识。”洪爸爸很是欣慰于孩子对公益活动的接纳,“起初他也是有点腼腆,不太情愿的。我们陪他一起做,自己先以身作则,关键时刻多鼓励,慢慢孩子就会投入其中了。”
而讲起上个假期去超市当售货员的经历,就读于陈经纶中学帝景分校小学部三年级的亮亮立刻变得眉飞色舞。“那天我特别忙,卖了好几百元钱东西呢!有十几袋盐、许多饮料、吃的……”掰着手指头,亮亮自豪地向记者回忆。
每个学期,亮亮的学校都有社会实践的相关要求,起初他是拒绝的,甚至央求妈妈帮忙到小区盖章“糊弄”过去。“但我觉得不能对孩子太溺爱,该参加的活动从一开始就不许他赖掉。”亮亮妈妈表示,在自己的严格要求下,孩子知道“偷懒耍滑”行不通,便逐渐接受了。当然,自己也会尽量挑选、安排一些符合孩子兴趣的活动。至今亮亮没有落下过任何一次社会实践,而且表示“每次都很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