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课怎么获得好成绩新生如何适应小班讨论教学法
开学季,很多新生就会问如何才能获得好成绩。这可以理解,但有点本末倒置。因为首先关心的应该是如何上好一门课,并以此检验自己是否“长肌肉”,是否汲取了很多养分,而不应该一开始就在意是不是能插上漂亮的“羽毛”。教育的目标首先在于培养一个人,包括完整的人格和独特的个性、开阔的视野等,而通识教育很大一部分的作用正在于此。本期我们特约复旦大学著名教授孙向晨谈谈大学通识教育课。
通识教育为大学生人格的熔铸而准备
记者: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通识教育都具有丰富的历史意蕴和教育价值。新生应该如何认识通识教育?
孙向晨:清楚认知社会使命,塑造坚毅而健全的人格。教育是社会“人”的再生产。中国古代把知识分子叫作“士”,“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知识分子是未来社会的引领者、创造者,是“社会的良心”,应当具有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才能担当得起社会赋予的使命。通识教育正是为大学生人格的熔铸而准备的。
拓展知识视界与社会见识,不断修炼学习智慧。当下,知识呈爆炸式增长。一方面,知识的高度分化造成学科的文化断裂,而知识创新又需要学科的高度综合。因而拓宽知识视野、融合学科文化、发展批判性思维等成为大学生专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决定着其未来成就的高度。另一方面,知识半衰期缩短,大学已不可能把学生未来所需要的知识都教给他们,学会认知、判别和选择,学会整合和应用知识变得比获得知识本身更重要。推行通识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形成符合当今时代发展的知识观,弥补应试教育造成的知识结构缺陷和能力缺陷,使我们学会学习,奠定长远发展的基础。
通识教育“博”“深”合则双美
记者:通识教育通常陷入“博”“专”相矛盾之困境,实际上,“博”与“精”或“深”并举为更好,无法既博又专,但可既博大又精深。以相辅相成而言,广博有助于深入,精深也便于广博,合则双美,离则两伤。对此,通识教育如何突破广度和深度不可兼得的两难命题?
孙向晨:以美国为例,大一新生进入大学首先是没有专业的,如果修读理科是在二年级选择,修读文科则是在三年级才确定主修方向。因此进入大学以后,他们有一个认真探索的过程,通过通识教育来寻找自己所感兴趣的方向,因此每一门课都很重要,以此发现自己的兴趣究竟在哪里。最开始不对专业作区分,相对来讲,学生就会认真对待每一门课程。
平时,大家可能会比较宽泛地说通识教育的课程不好,深度与广度不可兼得,等等。但具体问学生在某一门通识教育的课上有何收获时,学生会发现自己还是学到了很多,比如理科生去上一门和专业完全没有关系的通识课,泛泛而言,他可能觉得这是非专业课,会耗费很多时间,但具体问他这门课究竟如何时,他会发现自己对于中国或国外的政治、文化、历史传统等有了深入的认知。
非常需要说明的是,通识教育课程绝无可能耽误专业课学习。复旦大学目前核心课程的学分为8至12学分,理科学生只需要修满8个学分,也就是4门课。4门核心课在4年内学完,并不会影响专业课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