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超前消费成风网络贷款处处埋“坑”
“校园贷”刚走,新型消费信贷又来挖“坑”,新旧交替、花样迭出的陷阱背后折射出大学生消费观念问题。
日前,天猫发布的高校消费趋势榜单显示,过去一年,全国大学生“剁手”指数攀升,天猫超市北京高校销售增速达到北京整体市场的5倍,来自在校生的订单已经占到17%。
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一份针对中国大学生消费行为的调查报告显示,超三成大学生曾入不敷出,39%的被调查学生反映身边有人使用过校园贷类借款。
尚未自食其力的大学生每月消费究竟多少?消费在哪些方面?为何陷入借贷危机?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大学生超前消费成风
记者梳理发现,校园贷一度盛行,折射出当代大学生的几种超前消费取向:
奢侈品消费。打开就读于华南理工大学的小于的微信朋友圈“晒图”,各种“大牌”化妆品琳琅满目。她向记者出示了最近一个月的账单:滴滴打车1174.87元,外卖订餐2218.69元,网购4513.85元。一般来说,这位女大学生每月的花销都在七八千元。据了解,陷入裸贷的女大学生中有部分人是因追求奢侈品而无法自拔。
社交娱乐消费。今年开学初,陕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大二学生小朱因借校园贷20余万元自杀。据警方调查,贷款基本用于和同学聚餐以及偿还贷款。广东工业大学的小林表示,一次聚会人均花费100多元。若不喜欢出去玩或是花钱“抠门”,往往会和其他同学“渐行渐远”。
培训创业消费。近两年,广东多所高校部分大学生被广州指路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培训“洗脑”,诱导其签下分期付款的借贷合同,陷入债务泥沼。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学生小杨告诉记者,自己平时消费理性,月均消费1000元,但为了获得培训公司所承诺的实习和就业机会而陷入培训贷。
不良消费。还有少数大学生因沾染赌博而陷入高利贷。
曾对校园贷做过调查的中山大学受访学生小何说,大学生的面子情结、虚荣心理,让其消费超出了自己的偿还能力,但又羞于向父母伸手,只好另寻他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