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生走进国外大学宣讲十九大精神诉说中国发展
你能想象,一群中国大学生走进国外大学,用英文宣讲中共十九大精神,会产生怎样的“冲击波”吗?
清华学生在巴西圣保罗大学与学生交流。清华大学供图
“中国为什么能?”2月2日,印度,孟买大学。刚刚听完来自中国的博士生何文天用英文讲解的“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国创新成就与经验”,孟买大学本科生笑丽力就尖锐发问:“你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和西方社会制度有什么区别?是不是社会主义制度有更强的执行力?”
“我想她是把中国创新成绩的取得归因于制度的差异。”事后,何文天反复思考这个问题的逻辑。但在现场,他旋即给出了答案:“制度的区别并不是今天讨论的重点,重要的是中国的持续高速发展证明,世界并不只有一种成功的制度和模式,而我的目的就是想向世界介绍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笑丽力连连点头:“虽然印度的创新发展也很迅猛,但能从你这里直接获取中国创新的信息加以借鉴。”
这个寒假,由22名清华研究生、2名带队老师组成的社会实践支队以“走在新时代,话出中国梦”为主题,前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将开展社会实践与开展十九大精神宣讲紧密结合。
在印度讲述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在巴西谈中国的反腐成就,在泰国介绍“十三五”规划和中国道路,这群90后说,他们要用英文告诉世界:“中国为什么能。”
讲道理,“中国发展经得起考验”
孟买大学的报告厅里,面对充满渴望的印度同学,何文天的宣讲充满了挑战。
怎样呈现一个真实、与时俱进的中国?何文天从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经济发展成就引出创新的重要性,案例中不乏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
“中国提出创新型国家战略已经超过十年,十九大报告中‘创新’一词出现了59次,其中还明确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宣讲前,何文天已将十九大报告熟记于心,几万字的报告和多年的学术积累是他在讲台上从容应对的底气。
打破了语言障碍,翔实的讲述引发了印度师生对中国问题的强烈兴趣。除了笑丽力的提问外,有一位印度男同学对中国努力改善环境质量方面的举措存在疑问,与何文天同行的支队成员、环境学院博士生刘彦廷索性直接走上讲台,结合自己的研究与印度青年展开更为专业的探讨。
从政治制度到如何吸引国际创新人才,从环保领域创新到中印两国之间的合作,问题一个接一个,何文天用“Itisanothertoughquestion。(这是另一个棘手的问题)”做着问题间的承接,把现场气氛带入高潮。
原定的宣讲时间早已超时。酣畅淋漓的交流后,何文天被印度同学团团围住,一个腼腆的印度大四男生问他:“如果我想去中国做创新实践,你们会欢迎我吗?”“当然!”
南半球,热情的巴西大地,“中国”“十九大精神”同样激荡出悦耳的音符。
1月31日,巴西,圣保罗大学。面对30多位研究社会学、经济学的师生,清华博士生李论用流利的英文讲述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惩治腐败方面的案例及研究成果。作为研究廉政方向的博士生,这是他在巴西进行的第二场宣讲。
“我觉得中国的反腐败经验对巴西非常有价值,你们将腐败官员比喻为老虎、苍蝇,这一点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现场的一位巴西学生说。
“我们不能指望一场宣讲就能让别国青年彻底了解中国、认识中国,但看到大家听了我的回答后频频点头,我觉得没给祖国丢脸。”何文天告诉记者,无论面对什么肤色的听众,只要真正摆事实、讲道理,就能让中国速度和中国理念走进他们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