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初伏具体时间
“三伏天”初伏具体时间是什么?夏天最难熬的则是三伏天,温度高,潮湿而闷热,很多人都不太喜欢过三伏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三伏天”初伏具体时间,供大家参考,快来一起看看吧!
“三伏天”初伏具体时间
初伏:7月11日-7月20日
初伏第1天:2023年7月11日
初伏第2天:2023年7月12日
初伏第3天:2023年7月13日
初伏第4天:2023年7月14日
初伏第5天:2023年7月15日
初伏第6天:2023年7月16日
初伏第7天:2023年7月17日
初伏第8天:2023年7月18日
初伏第9天:2023年7月19日
初伏第10天:2023年7月20日
三伏天一共多少天
三伏天的时间不是很固定,一般来说,三伏天有30天或40天。每年年份不一样,三伏天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具体情况以当年的实际情况为准。
三伏天的天数主要与中伏的时间有关。初伏和末伏都是固定的10天;只有中伏的时间不固定,有的年份是10天,有的年份是20天。
中伏时间是由夏至到立秋之间共有几个庚日来决定的。如果夏至到立秋之间有四个庚日,则中伏为10天,如果夏至到立秋之间有五个庚日,则中伏为20天。
三伏天是什么意思
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中的暑邪。三伏天之所以最热,是因为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三伏,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就最热。
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加上平均风速较小,雷雨之前气压较低,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加强,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天气就更热。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三伏天是按农历计算,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中下旬。
入伏后昼夜温差小,容易休息不好,所以活动量不要太大;要注意夏季卫生,避免夏季传染病;伏天是食物霉变高发期,要注意食物保质、保鲜。出时,要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仁丹、风油精等,以防应急之用。
三伏天可以泡脚吗?
三伏天一般可以泡脚。
泡脚能将虚火寒火往下引,会导致头面部的气血两亏,供血不足,引起头晕头疼以及情绪的变化等,再加上三伏天天气比较炎热,头部气血亏虚而引发眩晕等症状,所以一般来说三伏天是不可以天天用艾草泡脚。
但对于身体寒湿重的人,可以在三伏天用艾草泡两到三次脚,在泡脚的同时,喝上一杯生姜红枣水,即可以去寒又不至于泄气。
对于身体非常虚弱的群体,吃了一些补益身体的食物造成牙疼、口腔溃疡等情况,可以每天坚持用艾草泡脚;但注意不要食寒凉的食物,防止寒邪入侵,慢慢的就会发现再吃补益的食物,身体就不容易牙疼、溃疡了,而且体质会慢慢的增强。
如三伏天泡脚出现任何不适,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听从医生的安排和治疗,切不可自行随意处理,以免延误病情。
初伏中伏末伏哪个最热
中伏最热
俗话说热在中伏,中伏从7月21日开始,总共20天。在这个三伏的40天里,一般来说,中伏的20天是最热的时候。中伏最突出的特点是“热”,而且是“湿热”,“桑拿”天气让人难以喘息,仿佛置身于一个大蒸笼。
入伏之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较多,散发出来的热量较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中伏,地面积累的热量达到最高值,天气就最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