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名人素材 > 名人轶事 >

历史名人的趣闻轶事

时间: 金浪 名人轶事

轶事,汉语词语,同"逸事",即世人不知道的史事;关于历史名人的趣闻轶事你了解多少?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历史名人的趣闻轶事大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历史名人的趣闻轶事

历史名人的趣闻轶事

1、秦始皇统一天下时还剩了个卫国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了六国完成统一大业。但他还剩了一个卫国没灭,原因是卫国太弱小了,当时只占了一座城,长期依附秦国。秦始皇始终没有对卫国出手,直到公元前209年,秦二世胡亥把卫君废为庶人,卫国才宣告灭亡,成为了生存时间最长的周代诸侯国。

2、曹丕组织过一场驴叫葬礼

“建安七子”之首的王粲非常会写文章,和曹丕关系很好。公元217年王粲去世,那会曹丕还是世子,他十分伤心,带着一大帮文人来吊唁,然后跟大家说,王粲生前最喜欢听驴叫声,让我们一起学驴叫,为他送行吧!于是葬礼上响起一片驴叫声。

3、杜甫是真的很忙

之前网络上有个爆红的梗叫“杜甫很忙”,实际上杜甫确实很忙,他不敢“闲”。因为杜甫的父亲名叫杜闲,古人有避尊长讳的讲究,杜甫一辈子写了几千首诗,保存下来的有1500多首,但没有哪首诗里面出现过“闲”字,人家可以“闲听桂花落”,杜甫不敢。

4、青楼是管仲发明的

管仲是历史上著名的贤相,曾经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而管仲创造性地设置了青楼,把那些女奴隶和女战俘收集起来,成立国营青楼,于是其他国家的商人都纷纷跑到齐国做生意,齐国的财富一天比一天多,后世青楼都把管仲奉为祖师爷。

5、历史上有过一场男版东施效颦

潘安是西晋时期的文学家,左思也是。但潘安被誉为古代第一美男子,左思的长相却十分丑陋。潘安驾车出门,那些妇女、姑娘都向他车里扔水果和鲜花,左思听说后,也驾着车到处跑,结果那些女人都向他吐唾沫,左思只好伤心地回家了。

古代名人趣事

唐僖宗年间,有一个叫于祐的学士在皇城的宫墙外散步,他在御沟内洗手时,无意中发现从宫里随着流水飘来很多红叶,而且红叶上似乎还有墨痕。于祐随手捡起一片,上面居然题着一首诗:“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于祐心想这很有可能是宫中的某个才女所作,顿时心生思慕之情。于是也找来一片红叶,题诗两句:“ 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将其投到御沟上游,怅然若失,惆怅良久方才离去。后来于祐屡遭坎坷,眼见仕途无望,无奈在河中人韩泳家里做了教书先生。在韩泳的撮合下,娶了曾经在宫里当过宫女妻的韩氏为妻。

一天,韩氏偶然间在于祐的竹制书篮中发现了一张红叶,不由得大惊失色,说道:“这是我当年所作的诗句啊,你是从哪里得来的呢?”于祐就向妻子讲诉了在自己心里珍藏许久的往事。韩氏说:“我当年也曾经在水中捡到一片红叶,却不知是谁所作。”于是打开箱子取出红叶,上面还能看见淡淡的墨痕,正是当年于祐投到水里那一片。夫妻二人惊叹无比,相拥而泣,感慨万分,都认为两人的婚姻绝对不是今生的偶然,而是前生就注定的缘分。

如果当初没干这行……

光武帝刘秀得到天下后,没有像他的祖宗刘邦那样兔死狗烹、卸磨杀驴。刘秀闲暇时经常召这些功臣们进宫饮酒叙旧,有一次大家喝的正高兴的时候,刘秀问他们:“如果当年你们没有追随我一起打天下,现在能做点什么呢?”高密侯邓禹说道:“我稍稍还有点学问,应该可以在郡里当个文学博士,或者在乡里教书。”刘秀笑着说:“你也太谦虚了,你出身名门,德才兼备,至少也能当个郡功曹。”众人一个个的接着说了下去,轮到大将马武的时候,马武说:“我勇武过人,可以当守尉捉拿盗贼。”刘秀哈哈大笑:“可拉倒吧,你小子好吃懒做,别自己当了盗贼,反而让人家给捉了去。”

历史名人趣闻

低调的巴金

巴金的儿子李小棠在复旦大学读书四年,学校许多领导都不知道他是巴金的儿子。李小棠毕业后就到上海市__文史室工作,一干就是二十多年,没有一点怨言。1993年,巴金89岁生日时,上海市__主席陈铁迪来寓所拜访巴金。当看到自己属下的工作人员李小棠时,陈铁迪奇怪地问:“你怎么也来了?”这时,巴金才笑呵呵地解释道:“小棠他可是我的儿子呀!”直把陈铁迪惊异得半天没喘过气来。

林语堂

一所女子学校请林语堂演讲,因正值毕业班的“职业周”,所以给他的题目是“文学职业”。林语堂开口就说:“我劝你们不要选文学为职业。在中国有一个著名的女词人,叫李清照,她就是嫁了丈夫、解决了吃饭问题,才能做出好词来的。假如李清照靠卖词为生,她的《漱玉词》怕是换不到三碗绿豆汤。而赵明诚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大功,就是养活了一位女词人。所以,我相信你们最好的职业是婚嫁。”一番话,学校师生听得目瞪口呆。

“一毛不拔”的金庸

上世纪80年代初,香港女作家林燕妮和亦舒分别给金庸主编的《明报》写专栏。每日一篇,很是辛苦。转眼过了一年,到续约的时候,林燕妮跑来要求涨稿酬,金庸不同意,一本正经对她说:“你那么爱花钱,给你再多也是全花光的,不给!”过了几天,亦舒也要求涨稿费,金庸还是不同意,也是一口回绝:“你那么节俭,给你再多你也舍不得花,不给!”

孙中山的医术有多高

1892年,孙中山以各门功课一百分的优异成绩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

学成后,孙中山被澳门华人公立的镜湖医院聘为西医科主任。他是这所中医院第一位聘任的西医,每日上午在该医院免费出诊,不收分文。下午在写字楼应诊,周日10点至12点在此接种牛痘。当时镜湖医院没有西药,孙中山想出“自愿赠医”、“药局赠药”的办法,由他向镜湖医院借款白银1400两,开办中西药局。孙中山赠诊后,由这个药局赠西药给病人。

就这样,有很多中外人士都被孙中山的妙手诊治好了。他对于解剖手术方面,特别精通,曾经在镜湖医院的一次手术中取出一颗肾结石,大如鸡卵,称重一两七钱。当时,能取出这么大的结石,实属罕见。

第二年,中西药局迁到广州,孙中山便通过医术来结交官吏商绅,筹划革命运动。清朝官吏都因为他名气高、学问大,从来没把他作为怀疑对象,直到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事情败露后,他才流亡海外,到檀香山开始职业革命者的生涯。

戊申年(1908年),孙中山在新加坡时,中兴报记者口患疾病。孙中山仅通过观其面色便知其病,马上开出药方,一星期之后,该记者大病痊愈。

孙中山当年迂至广州行医,由于他医术精湛,待人亲切,无论门诊或出诊,诊费一律随意而付,加上他特别擅长外科手术和治疗肺病,在澳门行医不满三月就声名鹊起,招致了葡萄牙医生的嫉妒。澳门法律规定,医生从葡政府取得行医执照后方能在当地行医。孙中山受到葡萄牙医生排斥,所以不能在澳门立足。他后来在自传中也谈及此事。

3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