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名人素材 > 名人表彰 >

个人先进表彰事迹材料10篇

时间: 丽菲 名人表彰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事迹吧,事迹是为了表扬先进、弘扬正气、推动工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整理的个人先进表彰事迹材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个人先进表彰事迹材料10篇

个人先进表彰事迹材料(篇1)

“高标准、严要求、行动快、工作实、抢困难、送方便”,这就是30多年来激励一代又一代纺织工人的“梦桃精神”。

1951年,16岁的赵梦桃进入陕西西北国棉一厂。1952年5月,在学习“郝建秀工作法”活动中,赵梦桃以异的成绩第一个戴上了“郝建秀红围腰”。在挡车时,别人巡回一次需要3—5分钟,可她只用2分50秒。她进厂不到两年,就创造了千锭小时断头只有55根、皮辊花率1.89%的好成绩,她第一个响应厂党委“扩台扩锭”的号召,看车能力从200锭扩大到600锭,生产效率提高了3倍。

赵梦桃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不让一个伙伴儿掉队!”在她的影响下,“人人当先进,个个争劳模”蔚然成风。从1952年到1959年7年中,她创造了月月完成国家计划的先进纪录,还帮助12名同志成为企业的先进工作者。1959年,她和她的“赵梦桃小组”双双出席了全国群英会,成为纺织战线一面旗帜。1963年,赵梦桃又创造了一套先进的清洁检查操作法,这一操作法在陕西省全面推广。同年,这位全国劳动模范因患肺癌病逝,年仅28岁。

“赵梦桃小组”这面旗帜至今仍放射着耀眼的光辉。1980年,这个小组被国家经委授予“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

个人先进表彰事迹材料(篇2)

今天(12月16日),是贝多芬250周年诞辰。1927年3月,在贝多芬百年忌辰之际,罗曼·罗兰给他1903年写的这本《贝多芬传》重新作序。他说,当年他开始写这本短小的贝多芬传的时候,其实并未想从事音乐评论方面的事。

那是1902年,他正经历着一个骚乱不宁的时期,充满着兼有毁灭与更新作用的雷雨。“我逃出了巴黎,来到我童年的伴侣,曾经在人生的战场上屡次撑持我的贝多芬那边,寻觅十天的休息。”正是这十天,在潮湿的四月灰暗的日子里,他向童年伙伴倾诉心声,他被童年伙伴的痛苦、他的勇气、他的欢乐、他的悲伤所感染,并在他的祝福下,罗曼·罗兰重新踏上回巴黎的路。

贝多芬和罗曼·罗兰整整差了96岁。然而贝多芬的音乐和他的生平使他成为罗曼·罗兰最亲近的童年伙伴,成为了影响他的最重要的人。

本文节选自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由傅雷翻译。在他的笔下,贝多芬的“一生都像是个雷雨天”。而他的一生浓缩成一句豪言壮语———“用苦痛换来欢乐”。

罗曼·罗兰说,“我既缅怀他,同时也颂扬这位伟大的同伴,正直与真诚的大师,纪念这位教会我们如何生与死的人”。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科隆选侯国的波恩,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欧洲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

01、艰难的成长

德国西部有一条莱茵河,莱茵河畔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城——波恩城,那儿就是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的故乡。

1770年12月16日,贝多芬出生在波恩一间破旧的阁楼上。

贝多芬的祖父路德维希,可谓是家族里最优秀的人物。他是当地一位公爵乐团的男高音歌手,后来,凭着音乐上的名望,一步步被提拔为宫廷乐团的乐长——乐团中的最高职务。正当他沉浸在荣升的喜悦中时,小贝多芬降生了,无疑又给老人带来了无比的欢愉。

祖父常常抱着贝多芬坐在一架古钢琴前,教他学唱儿歌、学敲琴键。兴奋时,祖父会用自己优美的歌喉,唱上一曲又一曲。虽然,当时的贝多芬连话也说不清楚,但是他却十分专注地模仿祖父的声音。日积月累,小贝多芬对音乐具有极强的敏感力,在祖父唱过两遍之后,他就可以牢记曲调,顺利地重唱一遍。

然而,遗憾的是,贝多芬三岁时,祖父不幸病逝了。

贝多芬的父亲是一个没多少音乐才华的歌手,母亲是一个女佣。

贝多芬四岁时,母亲又相继生了两个弟弟,卡尔和约翰。家里多了两张嘴,父亲的收入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于是,家境一天不如一天。父亲的脾气也一天比一天坏,常常借酒浇愁,后来竟嗜酒如命,喝起酒来什么事也不管,甚至连家也忘得一干二净。

最后,那个酗酒的父亲,竟将赌注下在了儿子贝多芬身上。他要开发儿子的天赋,把他当作神童来炫耀,利用他的音乐天赋来挣钱。年仅四岁的贝多芬,还没有尝到多少爱抚和温情,就已早早地承担起了养家的重担。就这样,艰涩的童年开始了。

从四岁开始,贝多芬就整天和一架钢琴一起关在家里,弹得手指酸疼了,就拉小提琴。这一无休止的枯燥乏味的练习,每一天都在继续,满身稚气的贝多芬根本承受不了。他一听到窗外小朋友的嬉闹声,键盘上的小手指就会情不自禁地停下来。这时,父亲就会粗暴地冲向他,指着他大吼“手指不要停下”,甚至会用木鞭抽打他。

尽管小贝多芬十分喜爱音乐,但也经受不住父亲这般暴力的训练。练琴成了一件残忍的事,差点让他放弃了对艺术的热忱。

繁重的日子几乎令人感到窒息,但小贝多芬还是坚强地长大了。

1787年,贝多芬十七岁那年,他亲爱的母亲患了肺结核,永远地离开了他。他成了一家之主,负担起两个弟弟的教育费用。另外,他不得不要求酗酒的父亲提前退休,每月替父亲掌管那点儿养老薪水。

莱茵河畔,鲜花遍地,贝多芬在此消磨了他最初的二十年。

莱茵河畔,大雾笼罩着村落、教堂和墓园,河流冲刷着沿岸,无数的思想和力量匆匆而过,贝多芬离开了他的故乡。他的心一直维系在那儿,忠诚、温暖而凄凉,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波恩的贝多芬广场

02、初露头角

1795年3月30日,贝多芬第一次在维也纳举行了个人钢琴演奏会。

宽阔的圆顶大厅里,贝多芬坐在一架钢琴前,手指飞舞、神采飞扬。他高傲、他粗狂、他抑郁着一腔的热情,他奔放的音乐震撼着每一位听众的心弦。台下,听众们渐渐激动了起来,有的人甚至站起身来,因为他们从没听过那样桀骜不驯、铿锵有力、充满活力的乐曲。

贝多芬获得了成功,他的名字迅速传扬开了,一下子轰动了整个维也纳。

维也纳人民记下了他的名字,世界音乐史记下了他的名字。他把戏剧性的、民族性的、炽热的激情种植在了音符的土壤里,开出了一朵卓越不凡的花。以后,每隔两三年,他便举行一次演奏会,不断地让新的乐曲飘进大众的耳朵。同时,不仅在奥地利,他还在欧洲各地进行巡回演出,几年间誉满整个欧洲。

刚刚咽下成功的甜蜜,又一口咬上了成功的苦楚,与此同时,另一串痛苦已叩响了他的大门。

1796年至1800年,整整四年,贝多芬的耳朵日夜作响,那正是耳聋的前兆。

他的听觉日渐衰退,病痛像一种酷刑,不仅摧残着音乐家的耳朵,而且摧残着音乐家的心灵。

这一可怕的消息,贝多芬一直埋藏在心里,没敢告诉任何人,包括他最亲爱的家人和朋友。他怕别人笑他,瞧不起他,一个听力残疾的人,将很难胜任一个音乐家。所以,为了不被人察觉,他总是躲着人,避免与人见面。

可是,耳聋越来越严重了。贝多芬对周围经常碰面的人,无论怎样隐瞒,大家还是逐渐发现,和他谈话得站得很近,稍微远一点儿,他就只会干巴巴地瞪着眼睛,不回答任何问题。然而过一会儿,这个音乐家就会漫不经心地发问,问别人说了些什么。起初,人们以为这是贝多芬的怪癖,后来大家才公认是他耳朵不好的缘故。

1801年,贝多芬再也不能缄默了。他绝望地将事实告诉了两个朋友,韦格勒医生和阿曼达牧师。

在给韦格勒医生的信中,他说:“三年来,我的听觉一天比一天弱。……近两年来,我不得不避免一切交际,因为我无法对人说‘我是聋/子’。假若我干的是别的行当,也许耳疾没那么可怕。可是,我这一行不行,这简直是一种绝境。我的仇敌们会怎么讥嘲呀?他们可是为数不少的一支队伍啊!……隐忍!多么可悲的逃避啊!但却是横在我面前的唯一的出路了!”

这一时期,他创作了一系列作品,如作品第十三号的《悲怆奏鸣曲》(1799年)和作品第十号的《第三奏鸣曲》钢琴曲(1798年)。

奇怪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作品都一贯地愁苦,还有许多作品,如欢快的《七重奏》(1800年)、清澈的《第一交响曲》(1800年)等,都反映着年轻人的一种轻松和欢愉。

的确,要使心灵习惯于浸泡在痛苦之中,这需要一段时间。一个年轻的心尤其需要欢乐,当事实上没有欢乐时,心就得自己创造欢乐。当“现在”苍白残酷时,它就躲在“过去”。过去的幸福不会一下子消失,尽管它们不复存在,但它们的光芒将长久地闪烁。

可以说,这段时间很艰涩,也很卓越不凡,贝多芬的多数作品都是在他耳朵失聪后谱写的。他的听力一天天在丧失,但没有全聋,他始终拒绝妥协,哪怕永远抗争……

03、爱的痛苦

除了肉体的痛苦,还有一种痛苦围困着贝多芬,那是一种纯洁无邪的爱情。

贝多芬的一生都保持着纯贞,没有任何不道德的行为需要忏悔。他厌恶粗俗的欢娱,对爱情的神圣一直怀着一丝不苟的敬意。他一直在梦想,梦想爱情的幸福;一直在靠近,靠近痴爱的情人。但是,美好的幸福一旦破灭,随即而来的一定是痛苦的煎熬。

1801年,贝多芬将一腔的热情,捧给了一个叫朱丽埃塔·居奇亚迪的女孩。另外,著名的《月光奏鸣曲》就是题献给她的。

在给韦格勒的信中,贝多芬说:“我现在的日子很甜美,与人的来往也多了一些……发生这一切变化,都是一位姑娘的美丽促成的。我爱她,她也一样爱我,这是近年来我最快活的日子。”

可是,这段爱情留给他的却是一次重大创伤。

朱丽埃塔是一位风骚、稚气、自私的女子,她使得贝多芬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残疾和窘迫。1803年11月,朱丽埃塔嫁给了加伦贝格伯爵,更是让贝多芬痛心不已。他们婚礼的那天晚上,贝多芬痛不欲生地写下了一句话:“啊!多么可怕的时刻,生命中不曾有过的时刻!但我却不得不接受它!”

像贝多芬那样,纯真的激情是摧残人心的!在病魔已将他折腾得脆弱不堪的时候,受挫的激情足以毁灭他的整个心灵。那是贝多芬一生中唯一的,似乎要一蹶不振的时刻。那是一场险恶的危机,从他的一封信中可以清楚了解。当时,他给两个弟弟卡尔和约翰写了一封遗书,上面注明“我死后方可拆阅”。那一次,是一种反抗的和撕心裂肺的痛苦的呐喊。听见这种呐喊的人会不禁跟他一起走进悲痛,一个真诚的、可怜的音乐家,几乎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

最终,年轻的意志占了上风,贝多芬坚强的秉性挽救了他的毁灭,他又多活了二十五年,他不可能屈服于任何挫折。在致韦格勒的信中,他说:“无论何时,我应当尽可能地在此生此世赢得幸福——决不要苦恼。不,可怕的苦恼,这是我不能容忍的!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命运决不能使贝多芬屈服——噢,能重新活上千百次真是太美妙了!”

他的病痛、他的爱情、他的艰涩、他的意志、他的颓丧、他的骄傲,他的一颗心一次次在动荡中沉浮,所有一切都反映在他谱写的伟大作品中,如《葬礼进行曲》中的《奏鸣曲》、世称《月光曲》的《幻想奏鸣曲》、英勇悲壮的宗教曲(作品第四十八号),以及一部分亚历山大大帝的提琴奏鸣曲。另外,1803年他谱写了《第二交响曲》,这首曲子表现了他年少时的爱情,可以感觉到,此时他的意志已经完全占了上风。

几年间,贝多芬的生命穿越了一道阴沟,经历了一种洗涤,又渐渐恢复了原有的色彩。生命沸腾起来了,音符跳跃起来了,那个渴望幸福的人,他根本不相信不幸是无法医治的。

04、英雄的颂歌

法国大革命在1789年爆发了,当时贝多芬只有十九岁。母亲病逝、父亲酗酒,十九岁的贝多芬不得不扛起一家的生活重担。从那时起,他完完全全开始了生活的磨炼。磨炼中,他对人生、对社会有了一个极为深刻的认识。

首先,他对法国大革命付诸了浓烈的热情,他积极响应启蒙思想和崭新的改革体制。他思考着一个重要的问题——人的精神,他越来越注重人类精神的高贵和深刻、人性的温暖和柔和,同时他努力在音符间追求壮丽与伟大。

这些理论,正是他希望的人类精神解放的指导思想。虽然,他不能称为一个革命家,但至少也算得上是一个真正的理想化的人文主义者。这一指导思想,也表达了他对英雄所抱的希望。在他心目中,英雄绝不是一个独裁者,而是一种具有高贵品德的、维护独立和自由的民主战士。在这种指导思想的“左右”下,他想要创作一首《英雄》交响曲的欲望越来越强烈。

而后,当革命到来时,他的热血一下子沸腾了,他激情十足地和亲朋好友谈论着时局。他同情革命党人,他热爱共和体制,他主张自由与民族独立,渴望大家同心协力建立一个民主的政府和国家,为人类的幸福奠定基石。

虽然贝多芬不是法国人,但并不影响他崇拜一个法国英雄,他纯粹地,甚至绝对崇拜地将拿破仑看作一位神圣的资产阶级革命意志的执行者。于是,他有了一个强烈的冲动,即为拿破仑谱写一首交响曲,为法国人民的革命谱写一首交响曲,永远歌颂并致敬。

1803年,贝多芬点燃了自己的一腔热情,他将巨大的精力和心力投入到了交响曲《英雄》的创作之中。他一想起拿破仑,就仿佛看见一个德国的革命领袖,一个为了拯救德国人民而浴血奋战的民族英雄。整个创作过程中,他的心一直激动不已,直到一年后的1804年,这位音乐家才完成他脑中的宏伟的《英雄》篇章。

贝多芬前后花了四年的时间,才完成《英雄》交响曲。这一乐曲堪称贝多芬最心爱的产儿,它的完成,标志着贝多芬在创作道路上进入了一个成熟的阶段。

原本,贝多芬十分情愿将这一伟大的篇章题献给拿破仑。他抄了一份漂亮的总谱,上面已题写好了献词《拿破仑·波拿巴大交响曲》。可是,1804年拿破仑在法国加冕称帝。当这一消息传到维也纳后,贝多芬非常气愤,他感到十分失望和难以容忍。在给好友的一封信中,他写道:“我错了,我曾错误地断定拿破仑是伟大的,事实上他也不过是一个凡夫俗子。说到底,他只是一个为了谋私利,为了满足个人欲望,人民不过是他的垫脚石,他是一个可怕的、血腥的男人。”于是,贝多芬在盛怒之下,把交响曲总谱上写着献词的扉页撕去了。同时,他将交响曲改名为“献给一位伟人的英雄交响曲”。

1821年,当拿破仑死在圣赫勒拿岛上时,贝多芬十分预见性地说:“十七年前,我的音乐已经宣告了这一结局。”他的意思是说,《英雄》交响曲的第二乐章《葬礼进行曲》,早已清清楚楚地举行了英雄的葬礼。可见,他爱憎分明,立场一点也不马虎。

《第三交响曲》即《英雄》,是一部革命性的大作品,它的长度和复杂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当时的人甚至很难理解。在这部光荣的作品里,贝多芬第一次深刻地表现了英雄思想,作品始终贯穿着严肃和欢乐的情绪,始终保持着真挚而深沉的感情。柴可夫斯基曾赞叹说:“贝多芬在伟大的《第三交响曲》中,第一次创造出了无限惊人的精神力量,他在第一乐章中用新的形式和音乐的概括力量,让同时代人为之一震。”

此后,贝多芬创作了著名的《第五交响曲》,即《命运》。这一乐曲堪称第一部真正的革命音乐,灵魂在旋律中复活,年轻而欢快、强烈而纯洁。恩格斯称赞说:“如果你不知道这奇妙的声音,那么你一生就算什么也没有听见。”

05、订婚

贝多芬与泰蕾兹·德·布伦威克在1806年5月订了婚。

当年,贝多芬刚到维也纳,就结识了泰蕾兹的伯爵哥哥。泰蕾兹当时还是一个小姑娘,贝多芬教她弹钢琴,不久她就悄悄喜欢上了贝多芬。1806年,贝多芬与兄妹俩在匈牙利的一个朋友家做客,在那里他们互吐了衷心。

一天早上,他们在一座花园里相遇了。贝多芬告诉泰蕾兹,他正在写一部歌剧。那个主角已经生活在他心中,不论他身在何处,都能感觉到她赐予他的阳光、纯洁和光明。

他们彼此清楚,那正是一种爱情的美好,于是两人相恋并订下了婚约。

这一年贝多芬谱写了《第四交响曲》,它恰似一朵纯净的鲜花,蕴藏着贝多芬一生中最平静最芬芳的日子。人们从中很容易发现,这一时期贝多芬正在竭尽全力地改变自己,他竭力让一个天才的生活方式和一般人的生活方式保持协调一致。爱情调和着他的精神和行为,他一下子变得兴趣盎然、心情开朗、幽默风趣。在待人处事方面,他也一下子变得彬彬有礼,即使讨厌的人也能容忍。那时,他高雅而浪漫,一切都表现得很健康,很多人都很欢迎他,甚至没有人发现他的耳聋,人们只是说他有点近视而已。但是,在他的眼睛里,甚至在《第四交响曲》的温柔和梦幻之中,细心的人仍能感受到一种可怕的力量、任性的脾气和遮遮掩掩的愠怒。

贝多芬是一只狮子,狮子在谈恋爱时,只是藏起了自己的爪子。尽管他的那种深沉和平静根本不会持续很久,但是,爱情还是让他一直亲切、温和地生活到了1810年。这期间,多亏了那股柔和的自制力,他孕育出了一个个美好的果实,如古典悲剧《第五交响曲》、夏季神圣之梦《田园交响曲》和《热情奏鸣曲》。其中,《热情奏鸣曲》是在莎士比亚的《暴风雨》的启迪下写成的,贝多芬视它为奏鸣曲中最刚劲有力的乐章。

1809年,贝多芬将《热情奏鸣曲》(作品第七十八号)题献给了泰蕾兹,并附有一封没有注写日期的信,写着“致永远的爱人”,信的内容也一点不逊色于炽热的乐章:“我的天使,我的一切,我的‘我’……我的心里装满了说给你的话。啊,不论我在哪里,你总和我在一起!”

然而,他们的爱情并没能结出幸福的果实,婚约神秘地取消了。

为什么?是什么阻止了两个相爱的人的幸福?也许是财产和地位的差异;也许贝多芬厌烦了无休止的等待,厌烦了秘密地保守婚约的义务,他觉得那是一种屈辱,所以做出了反抗;也许贝多芬的粗暴、疾病和愤世不知不觉中伤害了他的爱人,使她感到痛苦,而他也对自己感到绝望——所以,婚约毁了。

尽管如此,他们似乎谁也没有忘记这段爱情。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泰蕾兹仍深爱着贝多芬。1816年,贝多芬也说:“每当我想起她时,我的心仍如同初次见到她时跳得那么激烈。”

就在这一年,他谱写了六首曲乐《献给遥远的爱人》,每一首都感人至深。在笔记中,他说:“屈服,屈服,深深地向命运屈服!你不再为自己而生存,只能为了旁人而存在;对你来说,只有在艺术中才能找到幸福。哦,上帝,给我勇气,让我征服自己吧!”

06、光荣与辉煌

爱情将他遗弃了,1810年,贝多芬又变得孤独起来。

那时,光荣已来到他面前,正当四十岁的盛年,显然他也感到了自己的威力。于是,他完全放纵了自己暴烈和粗犷的性情,对于社会,对于习俗,对于他人的看法,对于一切的一切,他都完全没有了顾忌。是的,还有什么需要畏惧、需要敷衍呢?爱情死了,野心死了,所有剩下的只有力,力的欢乐。是的,需要应用它,甚至滥用它。

歌德的一位青年女友贝蒂娜·勃朗泰诺,她见过贝多芬,完全被他的威力慑服了,写信给歌德说:“没有一个人,哪怕一个帝王,对于自己的力量具有他这样强烈的意识。我一见到他,差不多整个世界在我面前消失了。噢,歌德,我甚至忘记了你……我敢断言,这个人远远地走在我们的文明之前。并且我相信,我的断言一点儿不错。”

于是,歌德设法结识贝多芬。

一个大文豪和一个大音乐家,他们终于会面了,但结果却很不投缘。贝多芬十分赞佩歌德的文才,他曾经写信告诉贝蒂娜说“歌德的诗使我幸福”,信中他甚至将歌德与荷马、莎士比亚一并而论。但是,由于贝多芬过于暴躁和自由散漫的性格,两人很难平和地相处在一块儿,从而使歌德受到了伤害。

歌德

一次散步中,贝多芬与歌德迎面遇见了一群皇族。行人们纷纷避让,闪向两旁。“亲王们来了,亲王们来了!”歌德也一边说,一边拽着贝多芬的手臂,靠向路边。可是贝多芬却面无表情,无动于衷。歌德只得再一次提醒他避让,谁知,贝多芬不但不躲不让,还高高地昂起了头。皇室们走近了,皇后和太子也都走在一起。歌德连忙靠在了路边,贝多芬却仍旧平静地站在原地。结果,亲王和太子还纷纷脱帽,朝贝多芬致意。事后,贝多芬带着失望与鄙夷的神情,狠狠地训了歌德一顿,然后大踏步地离开了。

对于此事,贝多芬在给一位朋友的信中,毫不留情、直言不讳地抨击了歌德,他说:“君王与公卿尽可赏赐他们头衔与勋章,但他们并不是什么伟大的人物……而像我和歌德这样的两个人走在一起时,他们应当仰视我们的伟大。可是,歌德身上的宫廷气太重了,已经完全超过了一位大诗人应有的程度。”

对于此事,歌德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说贝多芬“是个极为桀骜不驯的人”。

事实上,贝多芬的这一做法和言论,已经伤及歌德的“自尊心”,成为日后两个人关系的“隐患”。

在贝多芬的书架上,歌德的著作被排在最显著的位置。贝多芬喜欢歌德的诗歌,为那些诗歌谱曲,真可谓是慎之又慎。在为《思念》谱曲时,第一乐章就写了多达十六遍。正如贝多芬给一位朋友的信中所说:“为了他(歌德),我死去活来不下十来次……那个夏天以来,只要我在阅读,准是在读他的作品。他的作品杀死了我心中的一个偶像,又重塑了一个新的偶像……其他任何诗人的诗篇都没有像他的诗篇这样容易谱成曲子。”

1810年6月,贝多芬给歌德的悲剧《哀格蒙特》写了十段配乐。谱曲完成后,贝多芬给贝蒂娜写了一封极其热情的信说,“我也准备给歌德本人写信,就《哀格蒙特》向他求教。我为他谱了曲,这纯粹是出于我对他的诗作的热爱,因为他的诗的确使我感到幸福。即便这样,谁又能报答一位伟大的诗人馈赠给他的民族的宝贵财富呢!”

1811年4月,贝多芬果然郑重其事地给歌德写了一封信,信中说:“伟大的诗人,您将从莱比锡市的一家出版公司那里收到《哀格蒙特》的谱曲。崇高的《哀格蒙特》,一次次让我沉浸在温暖之中。您的文字引导着我思考和感觉,最后我赋予了它音乐。我非常想听到您的意见,哪怕批评也好,因为您的语言总是给我和我的艺术带来裨益,所以我十分愿意把您的批评当作赞扬来接受。”

贝多芬真诚地希望得到歌德的建议或批评,然而,后人在整理贝多芬的书信时,并没有找到歌德给贝多芬的回信。

据说,贝多芬给歌德寄去《哀格蒙特》的乐谱后,当天歌德就邀请一位钢琴家弹奏了几遍。但是,歌德始终没有发表评论。在后来的日子里,歌德对贝多芬也始终保持缄默。可能,贝多芬伤了歌德的“自尊心”后,歌德对贝多芬一直“耿耿于怀”吧。

当然,歌德的缄默并不是冷漠,他是不会忘记贝多芬的。歌德在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中说:“贝多芬很不幸是一个倔强之极的人,他认为整个世界都可憎,这无疑是对的。但这并不能使他或者旁人在世界中变得愉快些。我们应当原谅他,替他惋惜,因为他是一个处境悲惨的聋/子。”终其一生,歌德不曾做什么反对贝多芬的事,但也不曾做过什么拥护贝多芬的事。对于贝多芬的作品,甚至对于贝多芬的姓氏,他都一直保持着缄默。也许,他在骨子里是钦佩而且惧怕贝多芬的,惧怕贝多芬的音乐——那些使他骚乱的音符。

由此可见,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对待真正的、伟大的、崇高的艺术,一定是真诚、坦诚,甚至永远是忠诚的。

07、落幕

赋予音符一个不息的生命,贝多芬已抵达了一生的终极目标,贝多芬已抓住欢乐!

显然,《第九交响曲》胜利了,它在贝多芬的心中留下了一个光荣的印记。尽管生活是困顿的,尽管心灵时不时会跌进泥泞,尽管头顶笼罩着阴云,贝多芬依旧要赞颂欢乐,要创造欢乐。

1824年9月17日,在写给肖特兄弟的信中,贝多芬说:“艺术之神一定还不愿意死神把我领走,因为我还亏欠很多。在我出发去天国前,我必须把艺术圣灵启示给我的一切、摊派给我的一切,尽可能地留在世上。这么看来,我似乎才开始写了几个音符。”

1826年,施皮勒医生在见到贝多芬时,肯定地说,他变得容光焕发了。这一年,格里尔巴泽最后一次拜见贝多芬时,反倒是贝多芬鼓励了一番这位颓丧的诗人,他说:“假使我能有你千分之一的体力和意志,那该有多好啊!”当时,专制政府钳制着一些自由的思想,于是格里尔巴泽痛苦地说:“我没有言论权了,专制把我杀害了。倘若一个人要言论自由、思想自由,就得去北美洲。”

渴望生命、渴望欢乐、渴望自由,一切又在召唤贝多芬。

可怜的人们都藏匿了,贝多芬却站了出来。他对警察、政府、贵族,总是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公众面前也是这样。他强烈抗议几类事件:法院专制,攀附权势,程序繁琐,完全妨害诉讼的进行;警察粗暴无礼,滥用权力;官僚政治腐败无能;颓废的贵族享有特权,独霸国家最高职位。所有这些牢骚,警察局明明知道,因为贝多芬是一个光芒四射的天才,所以才让他太平无事。

贝多芬故居。1889年,画家拜赛尔(R.Beissel)绘铅笔素描画。

晚年,贝多芬的政治思想,集中反映了1814年至1830年间欧洲知识分子反对专制、赞成共和、追求自由的真挚理想。没有一种权力,可以钳制贝多芬的思想。当时,贝多芬是伟大的自由之声,也是德意志思想界唯一的自由之声。正如一个诗人所说,文字被束缚了,幸而音乐还是自由的。

生命的最后几年里,尽管创作条件艰难,贝多芬却谱写出了一曲曲全新的音乐,有嘲弄的睥睨一切的,也有灿烂的快乐的,特别是他去世前几个月的作品,结尾都格外地轻快。当然,这种快乐并不是我们每一天都司空见惯的那种快乐,它时而是一种嬉笑怒骂,时而是一种战胜了苦难的清冽的微笑。总之,那个日渐衰弱的人,他是战胜者,他赢得上永生,他不相信死神。

然而,死神,终于还是来了。

1826年11月,在贝多芬为了侄儿的前程到处奔波之后,得了胸膜炎,病倒在了维也纳。他的病起先是肺部感染,折磨了他六天,第七天他觉得好了一些,可以下床走路、看书和写作。但是,第八天,消化道的疾病突然暴发了,外加循环系统的疾病,他开始身体发黄,剧烈地腹泻、呕吐,死神几乎在当天晚上就要了他的命。

从那天起,贝多芬身上出现了水肿,并不断地加剧。后来医生分析,那次发病一定有什么精神上的原因。因为在发病前,贝多芬曾一度大发雷霆,浑身颤抖,非常苦恼,打着寒战,甚至不住地在痛楚地痉挛。只是至今,没有人知道到底是什么事让贝多芬如此愤慨。

据说,贝多芬生病时,他的朋友一个也不在身边。他让侄儿去请医生,结果那个麻木不仁的家伙竟将自己的使命忘得一干二净,两天后才恍然想起。医生来得晚了一步,并且水平也很差。就这样,贝多芬在病痛中煎熬了三个月,他那运动家般的体魄很快崩溃了。

1827年1月3日,贝多芬正式立他亲爱的侄子为合法继承人。这时,他想到了莱茵河畔的亲友,于是写信给韦格勒说:“我肚里不知还有多少话想说给你啊!但是,我太虚弱了,我什么都做不成了,只能在心里一次次拥抱你,拥抱你和你的洛申。”此后,如果不是几个朋友的帮助,贫穷和苦难或许要纠缠他到生命最后的一刻。

1827年2月17日,贝多芬躺在弥留的床上,已经经过了三次手术,他正等待着第四次。然而,这一期间,他竟非常温和,非常忍耐,心似乎平静到了极点。他安详地说:“我耐着性子想明白了,原来,一切灾难都带着几分善意。”

那个善,就是解脱。

1827年3月26日,在一阵风雪中,在一阵响雷中,贝多芬咽下了最后一口气,一只陌生的手替他合上了眼睛。临终前,他嘴唇微张,用拉丁语说了最后一句话:“朋友们,鼓掌吧,喜剧就要落幕了!”

1827年3月29日,贝多芬的葬礼在维也纳举行。全城的学校都停课以示哀悼,两万余名群众护送着他的灵柩,前往永远的圣地。他的墓碑上刻着这样的一句铭文:

“当你站在他的灵柩前,笼罩着你的一定不是志颓气丧,而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我们只有对他这样一个人才可以说:他完成了一项伟大的事业!”

贝多芬位于波恩的故居内景,图中为贝多芬用过的钢琴;墙上可见施帝勒(Joseph Karl Stieler)的那幅著名的贝多芬肖像画。

个人先进表彰事迹材料(篇3)

我很小就开始读书了,先是父母要求我读,之后我被书中的世界迷住了,慢慢地喜欢上了读书。

你先看看我书桌玻璃板下的名言吧:“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是《论语》中的一句话,它告诉我,时间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复返,务必珍惜时间,珍惜时间就是珍惜这天,珍惜此刻;“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皆蹉跎。”要紧紧抓住此刻,不让光阴虚度。

我明白了时间的宝贵,就身体力行,做事不拖拉不松懈。我国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多次科考都名落孙山,之后专心创作,为了激励自己,他在铜镇尺上刻了一副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正是用项羽破釜沉舟大破秦兵,和勾践卧薪尝胆最后灭掉越国的历史故事来激励自己埋头写书的。由于他从不懈怠,最后创作出传世佳作《聊斋志异》。蒲松龄的故事,给我很大启发,立下志愿,要努力奋斗,争取成功。人们做事情,开始时热情高涨,劲头十足,但往往是虎头蛇尾,不能坚持到底,圆满结束。“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句名言时时鞭策我,做事不要惧怕困难,要坚持到底。

书籍给我力量,教我如何做事,教我如何做人。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诗句,使我明白了:人要有所作为,人能有所作为;孙膑修兵法、司马迁写《史记》的故事告诉我,做人要自尊自爱,力争上游,不甘落后。这样才能化腐朽为神奇,变耻辱为光荣;齐桓公重用以前是自己对手的管仲,告诉我对人要宽容大度,更需要的是理解与信任;东汉太学范式不远千里探望朋友,它告诉我“言必信行必果。”

名人给我力量,名言伴我成长,人类积累起来的一切经验与智慧,在知识的彼岸在等待着我们,等待我们去采撷去吸收。而到达彼岸的航船就是读书。开卷有益,让这些名人名言作为我们心中的灯塔,为生命之舟导航,让我们在生活的波涛中不畏困难,劈波斩浪,驶向理想的彼岸。

个人先进表彰事迹材料(篇4)

桑兰,著名体操运动员,被誉为中国的“跳马王”。但,这是在1998年7月21日之前,那是在美国纽约,第四届友好运动会的体操赛场。只是一次赛前训练,只是一次偶然,桑兰的一个没有做完的手翻转体动作,结束了她的体操生涯,但她依然“著名”,甚至更为“著名”。让桑兰“著名”的,是她的精神,她的毅力,是她永远灿烂的微笑。17岁的花季,即使受伤的花朵依然美丽。

桑兰的伤势异常严重:第五-七颈椎呈开放性、粉碎性骨折,75%错位,中枢神经严重损伤,双手和胸以下失去知觉。美国的送护人员十分尽职:从长岛拿骚县医疗中心,到纽约市区最著名的蒙赛耐康复中心,医疗专家们拿出了最佳的治疗方案,使用了最好的药品。

世人对桑兰极为关切:当地闻知此事的美国有关官员和普通百姓络绎不绝地前去探视,鲜花堆满了桑兰的病房;中国体操协会委托的监护人谢晓虹女士日夜守候,在桑兰最痛苦的时候紧握住她的手;祖国人民更倾注了无尽的亲情和关爱,十二亿份遥远的祝福飞越大洋彼岸……

但表现最出色的还是桑兰:从她苏醒过来以后,她就没有流过一滴眼泪;从她重新面对公众的目光那一刻起,她的面容就永远浮现着灿烂的微笑。17岁的小姑娘,17岁的'纯真的让人慨叹的微笑,征服了美国,征服了中国,征服了世界……十个月后,伤情基本稳定的桑兰终于回到了日思夜想的祖国,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继续接受康复治疗。

这是一个更为漫长而艰苦的历程。

桑兰挺住了。她忍受着极大的痛苦与送护人员积极配合,由截瘫可能引起的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感染、压疮、脊柱侧变等并发症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纠正,体位性低血压已经缓解,名个关节保持着良好的活动度,肌肉力量开始恢复,轮椅已能自己摇出很远;桑兰的生活自理能力大为提高,她可以自己穿脱衣服、袜子和鞋,可以独立进食、洗脸、刷牙、洗澡,正在学习英语,可以操作电脑,可以完成从轮椅到床的转换……

当然,实际上她完成的是角色的转换。她不再是一个体操运动员,甚至她也不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高位截瘫的残疾人。她是一个19岁的永远微笑的姑娘,是一个与常人一样对新生活充满渴望和希冀的活力四溢的年青生命。

她现在是中国最著名的学府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数学、语文、英语……花季中的蓓蕾在迫不及待地接受着人类文化知识的灌溉;她有着人天性中的善良,将社会各界赠给她的价值百万元的各种康复器械和残疾人生活用品,又全部转赠给北京博爱医院和更需要、更困难的残疾患者。

她是人道主义的慈善大使,以残疾之躯奔波于祖国各地,在上海点燃中国第五届残疾人运动会的火炬,在深圳与施瓦辛格先生一起为智残儿童募捐,她的事迹感染着人们,一个服刑人员给她来信,一位不务正业的青年到病床前看望她,她都热情回信和接待……

19岁的桑兰,人生的美丽画卷刚刚展开。她曾经跌倒过,她正在站起来。

中国的一位著名作家问过:永远有多远?19岁的桑兰用她的人生经历如此回答:生命永远,微笑永远……

个人先进表彰事迹材料(篇5)

霍金身残志坚的励志故事

霍金十三、四岁时已下定决心要从事物理学和天文学的研究。十七岁那年,他考到了自然科学的奖学金,顺利入读牛津大学。学士毕业后他转到剑桥大学攻读博士,研究宇宙学。不久他发现自己患上了会导致肌肉萎缩的卢伽雷病。由於医生对此病束手无策,起初他打算放弃从事研究的理想,但后来病情恶化的速度减慢了,他便重拾心情,排除万难,从挫折中站起来,勇敢地面这次的不幸,继续醉心研究。

七十年代,他和彭罗斯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并在1988年共同获得沃尔夫物理奖。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不会随时间减少。1973年,他发现黑洞辐射的温度和其质量成反比,即黑洞会因为辐射而变小,但温度却会升高,最终会发生爆炸而消失。

八十年代,他开始研究量子宇宙论。这时他的行动已经出现问题,后来由於得了肺炎而接受穿气管手术,使他从此再不能说话。现在他全身瘫痪,要靠电动轮椅代替双脚,不但说话和写字要靠电脑和语言合成器帮。

虽然大家都觉得他非常不幸,但他在科学上的成就却是在他在病发后获得的。他凭著坚毅不屈的意志,战胜了疾病,创造了1个奇迹,也证明了残疾并非成功的障碍。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科学研究的热诚,是值得年轻一代学习的。

个人先进表彰事迹材料(篇6)

世界科学史上有一朵铿锵玫瑰,她不屈不挠、坚韧睿智,散发着沁人香气;她淡泊名利,用伟大的人格魅力激励了无数人!她就是——玛丽。居里。

居里夫人,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她在极其简陋、艰苦的条件下,与丈夫一起提炼出了放射性物质——钋和镭。为世界探索原子核科学作出了重大贡献。

为了提炼镭,居里夫人要用一口大铁锅把沥青铀矿残渣一次一次地煮沸,并不停地用一根和她一样高的铁棍搅拌着。我真担心她会因为过度疲劳和体力透支而病倒。如果我需要每天干这么重的活,我肯定受不了。平时,我只要洗下碗,拖下地就叫苦不迭,假装累得不行,趴在地上。在军训时,娇气的我受不了烈日的炎热,受不了站军姿的劳累,于是我想趁教官上厕所的工夫,蹲在地上休息;舞蹈学一年,又怕疼,又怕被说,根本没什么进步……我想居里夫人的身体承受这么沉重的工作,中途她肯定也想放弃;想到繁重的科研消耗了大好青春和美丽容貌,她肯定也思考过是否值得这样付出的问题。但是为什么最后坚持住了呢?因为镭“美丽的光芒”吸引着她,伟大目标不容许她放弃!我要学习她为志向努力的精神!

在发现镭之后,居里夫人想继续做实验、做研究。可是她竟没有钱去购买一克镭!我顿时觉得有点愤怒:是居里夫人发现了镭,而且一共提炼50克镭,可居然没人送给她一点点镭做研究!直到最后,美国总统才送了一克镭给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谦虚地对美国总统表示感谢,其后拒绝接受众多科学界的头衔和荣誉。看看现在,一些科学界的人士有点小成就、为社会做了件小事,就会到处宣扬,毫不谦虚地把自己夸的非常伟大。对比居里夫人,他们真应该感到羞愧!

居里夫人不畏艰辛坚持科学探索,淡泊名利视钱财如粪土,她像一朵永不凋谢的铿锵玫瑰,在世界科学史上永久地散发着芬芳!

个人先进表彰事迹材料(篇7)

美国工程师富尔敦,在一百多年前,他发明了轮船。虽然他制造的第一艘轮船用的是英国的机器,但世界上都认为发明轮船的人。

富尔敦小时候读书不太用功。只爱画画,并且画得挺好,而别的功课可差劲啦!

老师对富尔敦说:“你很聪明,图画得不错。可是别的功课不好,会留级的。”

富尔敦根本不把老师的话放在心上。除了画画就是玩。玩耍的时候,倒是很会动脑筋,碰到问题,还喜欢琢磨。

一天早晨,富尔敦划着小船去钓鱼,船划到半路上,遇上了大风,划起来可费劲啦!他想怎么样能使划船不费劲呢?船为什么顶风就划不动?有没有顶着风也能行船的办法?

第二天,富尔敦又到河边去玩,他坐在一只空船上,又琢磨起昨天想到的那些问题。他身子坐在船舷上,两只脚不停地在水里搅动。脑子里想呀想……不知不觉,小船儿已经荡到河中心了。多奇怪啊!他惊喜地发现,两只脚在水里不断地搅动,就能把船划动了。

“能不能用机械来代替两只脚的搅动呢?”富尔敦想这是可能的。譬如,在船上装一个风车似的桨叶。使桨叶在轮子上不断转动,这不是像双脚捣水一样,能使船身前进吗?

想是这么想,但是真要造出一个能推动大船的带桨叶的轮子,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虽然富尔敦会画画,能画出一个带桨叶的轮子来,但光靠画图不行呀!还要计算,还要懂得很多很多的科学知识。这时富尔敦才后悔自己当初没有听老师的话,把各门功课都学好。从此,他读书非常用功,不仅补上了以前落下的功课,还刻苦专研地学习造船的科学知识。在1807年,富尔敦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艘轮船,成了世人都知道的科学家。

个人先进表彰事迹材料(篇8)

当贺老师举起手上的八张五彩斑斓的小报时,同学们的眼前不由一亮,我也情不自禁地想起前不久那场有趣的比赛,其中一张小报可是我们组四个同学呕心沥血的结晶呢……

那是上周五,老师要求各组组长挑选身手不凡的组员三名,利用手头资料和空闲时间,四人分工合作,在一天之完成一张令人耳目一新的名人事迹小报,不然的话就视为自动弃权。

比赛开始了,教室里立刻沸腾起来。有些人议论纷纷,大家各抒己见;有些人踱来踱去,似乎在聚精会神地认真思考对策;有些人东找西寻,开始准备材料。我们组也不例外,组长柴晨晰给我们三个组员分配工作后,我就动作麻利地开始剪资料了。“丁零零零——”上课铃响了,我把资料小心翼翼地放进课桌,可课间休息时,居然发现资料莫名其妙地不翼而飞了。“肯定有别有用心的人恶作剧了!”迫不得已的我只好亮出自己的“杀手锏”——画画了。

柴晨晰建议我画几朵令人赏心悦目的鲜花,于是,我挥手自如地画了几朵娇艳欲滴的玫瑰花,还有一些精巧别致的栅栏。虽然速度有些慢,可慢工出细活,同学们看了,都交口称赞。这一下让我享受到了刮目相看的滋味。

老师马上要收小报了,可就我们这一组还没完工,我心急如焚。突然,柴晨晰发出一声激动人心大喊:“搞定了!”于是一张别具一格的小报问世了:四个大名人的故事赫然在目,“我们向你致敬”的主题美观大方,饶梓膑、柴晨晰、侯思伶、王琰莹四个主办人名字各具特色……

七天后,信心满满的我们终于等来一个让人欢呼雀跃的结果:我们组获得了一等奖!

“那真是一场精彩纷呈而又惊心动魄的比赛呀!”我不禁赞叹道。

个人先进表彰事迹材料(篇9)

20__年4月20日,在中央电视台的玉树赈灾晚会上,高高举起的“曹德旺曹晖1亿元”的牌子,创造了中国慈善个人捐款数额的新纪录。5月下旬,他向西南五省区旱灾地区捐赠两亿元,用于帮助受灾群众;向福州市捐赠4亿元,用于修建图书馆;向老家福清市捐赠3亿元,用于公益事业……仅两个月,他的捐款就达10亿元,全部为其个人财产。

37亿身家的玻璃大王曹德旺,1946年出生于福建福清,是福耀玻璃集团的创始人、董事长。1987年成立的福耀玻璃集团,目前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三大汽车玻璃制造商。

而他的生活却极为简朴,通常,他的午餐桌上只有一盘炒花生米、一盘炒菜花、一小碗蛋羹和一份地瓜粥。

曾遭父亲毒打

晚清时期,福建省福清市有个曹员外,家底殷实,但很是小气。曹员外被刻画成这样一个人物:重男轻女、嫌贫爱富。这段历史不是虚构的,那位曹员外就是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的曾祖父。

曹家最终还是没落了,曹父开始变得厌世。每天喝两毛钱的地瓜烧,喝得醉醺醺的,絮絮叨叨地给曹德旺讲述他做生意、做人的过程。

曹父很严厉,在日本11年的生活给他影响很大,他也以此教训曹德旺:18岁以前不能留头发,不能留胡子,更不能喝酒;吃饭的时候不准说话,有什么话吃完饭再说。

有一句话,曹德旺曾经苦苦思索:用心做事,有多少心做多少事。曹父对曹德旺说:当你悟透这个道理的时候,我就不在了。现在,曹德旺承认了这一点。当时,喝醉了的父亲说了二十几个“心”:人必须要有自尊心、自信心、良心、诚心、苦心……有多少心就做多少事。

小时候得到的这些教导已成为曹德旺的财富,然而,每每提及父亲,他总会说:我很恨我父亲。他尊敬的是自己的母亲。小时候,因为调皮,他经常被父亲毒打,在这个时候,母亲就出来帮他。虽然父亲给了他很多启发、很多知识,但手段太强硬。曹德旺一直认为孩子成长的时候,一切都是天意,打也没用。性格柔和的母亲成了曹德旺的依赖,他认为自己做生意受父亲影响,而做人则是受母亲影响。

不给子女定规矩

曹德旺现在已是两子一女的父亲,长子曹晖,现年37岁,最小的孩子也已经28岁。身为人父,曹德旺觉得自己“严重失职”。原因有二:在有了孩子之后,为了养家糊口,四处奔波,根本无力顾及孩子;另外,父亲对他的教育无法支撑他对子女的教育。

父亲固然也曾留下不少教诲,譬如“有多少心做多少事”。然而,这些无法传承给子女。发生在曹德旺身上最平常的情景是:他回家时,孩子们都睡觉了;他走了,孩子们还没起来。

不过,这位自认为“不合格”的父亲谈起自己的子女时还是颇为欣慰:他们不抽烟、不喝酒、不赌钱、不-娼,如果不告诉你他是曹德旺的孩子,你根本就不知道他是富家子弟。

曹德旺信佛,他认为这是佛祖对他的报应。“好人有好报”是信佛的人经常提及的,如果撇开这个,曹德旺认为是自己的行为为孩子做了榜样。

他从来没有为自己的孩子立过规矩,而是给了他们很大的自由空间。曹德旺说:我只限定不准吸毒,别的无所谓。

在孩子八、九岁时,曹德旺开始给他们讲这些问题,书该怎么读,你们自己选择;或读或不读,你们也自己选择;但有一样,吸毒是绝对不行的。他这些做法,继承了母亲的个性,结果还是让他满意的:孩子们看我那么辛苦,他们也理解。

等到孩子出国求学的时候,因为福清市在国外有很多帮派,互相之间难免争斗。送长子曹晖上飞机时,曹德旺叮嘱儿子:“我们是做生意的,不管他们是哪一帮、哪一派的,做好自己的事情,其他任何事情不管。”这些曹晖做到了,学成归来。

现在已到了家族企业传承的时候了,曹德旺依然没有为儿子定下规矩,但他也有自己的愿望:企业家很想赚钱,但不应以赚钱为主。“如果我的孩子是这样的,我将非常满足。”

虽然没有像父亲对待自己那样责骂、毒打,曹德旺认为自己的行动教育了孩子。早起晚归、省吃俭用、仁慈关爱、负责任,他希望曹家的子女都能如此。

个人先进表彰事迹材料(篇10)

宋朝大文学家苏东坡,是翰林院学士,人们都称他为苏学士。苏东坡才华横溢,文章写得好,诗词也作得好。但知识再丰富的人也不可能会知天下事,所以他有时候也不免要出点差错。

有一天,苏东坡拜见当朝宰相王安石。相府仆人把他领进王安石的书房,说是宰相大人外出办事,马上回来,请苏学士用茶稍候。等了一会,主人还不回来,苏东坡便信步走到书桌旁,见桌上摊着一首咏菊诗。这首诗没有写完,只写了两句:

“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苏东坡看了,心里不由暗暗好笑起来:“西风”明明是秋风,“黄花”就是菊花,而菊花从来就敢于顶风傲霜,最能耐寒耐冻,说西风“吹落黄花满地金”,岂不是大错特错了?想到这里,苏东坡诗兴大发,不能克制,就提笔蘸墨,信手续写了两句:

“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苏东坡搁下毛笔,又待了一会,见主人还不回来,便起身告辞了。再说王安石回家后,到书房见了苏东坡的那两句话,只是摇了摇头,并不与苏东坡计较。

后来苏东坡降到黄州去当团练副使。

苏东坡在黄州住了将近一年。到了九九重阳天气,连连刮了几日大风。一天,风停歇后,苏东坡邀请了几个好友到郊外赏菊。只见菊园中落英缤纷,满地铺金,一派西风萧瑟的景象。这时,苏东坡猛然想起了给王安石续诗的事情来,不禁目瞪口呆,半晌说不出话来。他恍然悔悟到自己过去闹了笑话,连忙提笔给王安石写信认错。

27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