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私学的产生
中国整个封建社会都存在着与官学相对而言的私学,全部时间历2000余年,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国古代私学的产生。
私学的产生
中国封建社会私学产生于春秋时期,而以孔子私学规模最大,影响最深。那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起着剧烈的变化。奴隶制走向崩溃,封建制度逐渐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西周日趋衰落,原来统一的西周国家教育制度不能维持下去,礼崩乐坏。由“学在官府”变为“学在四夷”。由于原来在西周做官的,都掌握了一定的文化资料,各有所长,需要到各诸侯国去找工作谋出路,而各诸侯国又需要这些知识分子去为他们服务,甚至各卿大夫的私门为了与诸侯斗争,也需要士为他们服务,士的出路渐广,于是出现了"士"阶层。各诸侯国和卿大夫私门都争相养士,士的培养也就成为迫切的要求。在这些条件下,私学便应运而生(见春秋战国时期教育)。
士阶层中出现了各种学派,代表着不同阶级或阶层的利益。《史记·太史公自序》“论六家要旨”,提出了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并指出了各家的长短。《汉书·艺文志》说了十家:儒家出于司徒之官,管教化。道家出于史官,记载成败存亡祸福的道理,讲求清虚自守,卑弱自持。阴阳家出于掌天地四时之官,讲求天文气象,敬授民时。法家出于理官,注重赏罚。名家出于礼官,注重名位礼数。墨家出于清庙之守,贵俭、兼爱、尚贤、右鬼、非命、尚同。纵横家出于行人之官,主张权事制宜,受命而不受辞。杂家出于议官,兼儒墨,合名法。农家出于农稷之官,播百谷,劝耕桑,以足衣食。小说家出于稗官,相信街谈巷语、道听途说的话。孔子认为这些虽然是“小道”,但也有可观之处。
各个学派为了培养自己的人才,向各诸侯宣传各自的主张。求各诸侯采纳,以扩大政治上的势力。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儒、墨、道、法四家。在学术上各家有长短,有相反相成的作用。历代封建帝王基本上并非专取一家,乃合各家成帝王之术,为巩固封建制度和各个王朝的统治服务。孔丘代表保守势力,并受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和各派思想的影响,创立了儒家学派。他憧憬着中国原始社会“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注重孝悌、仁义、中庸等道德教育。他整理了文化遗产,成为中国整个封建社会的主要教材。他的私学中,也有贫贱出身的学生,扩大了教育对象。法家代表新兴地主的势力,讲变法、耕战、积极进取、实行法治。墨家代表劳动人民,特别和手工业者相接近,提倡尚贤废私,舍己为人,抑强扶弱,注重科学技术。墨家曾在一时与儒家并称为“显学”,在当时颇有势力。道家代表没落贵族,提倡消极隐遁的人生观,反对学知识,对统治者抱有反感,憧憬着小国寡民的社会生活。这四家的影响比较大,他们都有私学。传说在孔子前的邓析及与孔子同时的少正卯,曾设立法家的私学和儒学并争,并说少正卯的私学曾使孔子的私学“三盈三虚”。法家在这个时期政治上的影响较大,秦穆公时已采用法家主张,商鞅实行过变法,使秦国逐渐富强起来。儒家在这个时期政治上的影响并不大,孔子周游列国达14年(一说13年),因为他注重王道仁政,没有一个诸侯接受他的意见,可是他却成了一个著名的教育家,培养了一大批掌握了经学知识的统治人才,为汉以后各封建王朝“崇尚儒术”的统治打好了基础。孔子受到了历代王朝的尊重,成了没有王冠的“素王”,成了大成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儒家比较注重教育,大多数人都做过教育工作,所以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对中国古代教育学有重要贡献,尤其孔子所办私学,对中华民族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到了战国时期(公元前403~前221),中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秦、齐、楚、燕、韩、赵、魏七国,基本上已建立了土地私有的封建制度,在七国争雄的统一战争中,“邦无定交,士无定主”,士的声价越来越高,养士的风气有加无已,私学更加盛行。“从师”之风盛极一时,如孟轲“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孟子·滕文公下》)田骈在齐,“资养千钟,徒百人”(《战国策·齐策》)。许行是一个比较小的农家学派,也有徒数十人。据孟子说,当时杨朱、墨翟之言满天下,可见他们的徒众是很多的。据《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说,赵襄子在一天之内举了两个中牟的贤士为“中大夫”,因此中牟有一半人把田宅卖了去学习文学,打算做官。于是私学更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各种学派互相批评,互相影响,同时在同一学派中又互相争辩,形成支流。如儒家有思孟派和荀况派。前者成为儒家正宗,后者则产生了后期法家,影响都很大。齐有"稷下之学"(今山东临淄县北),是齐宣王时招纳了各派学者数百人齐集一堂,百家争鸣,各给予"上大夫"的官衔。孟轲曾在这里游学,荀况曾在这里当过3次“祭酒”,这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盛事。
后期墨家注重自然科学的研究。抛弃前期墨家的"天"、"鬼"等概念,发展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墨经》即代表后期墨家的思想,其中有许多自然科学知识。后期墨家在批判名家诡辩论的斗争中,发展了“墨辩”的逻辑学。秦汉以后,墨家的影响较小,因为它不适合于当时封建统治者的需要,统治者不提倡,又受儒家的攻击,墨家私学逐渐衰微。
道家以老聃和庄周为代表,在中国古代长期占有重要的地位。据《史记·太史公自序》“论六家要旨”中指出:道家能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自然)为用。……故曰:圣人不朽,时变是守”。《汉书·艺文志》又指出,道家讲求"清虚自守,卑弱自持。"道家的这些特点很容易吸引许多人。在战国时代发展为杨朱、宋钘、尹文及介于道、法之间的慎到和接近庄周“齐物论”思想的田骈等流派的私学。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大批帛书,其中《老子》有两种写本,这也说明了道家思想在战国后期以至汉朝都有私学传授和发展。后期道家思想吸收了很多法家和兵家的思想,也有一些儒家的思想。他们也主张统一,不坚持“小国寡民”的主张;也不一味反对战争,只是反对“兴兵失理,所伐不当”的不义之战;不再坚持绝圣弃智,而要求学习,贵知重士,循名究理了。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往往兼取儒法。秦始皇单纯采取法家政策统一六国而成功,但也因此而失败。到了汉代吸取了前代成败的教训,开始实行了数十年的道家“无为”政策,休养生息,恢复了生产,经济发达,到汉武帝才接受儒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但实际上"王霸道杂之"才是汉代真正自己的政策。
法家管子讲礼、义、廉、耻国之“四维”,郑子产不毁乡学,皆为孔子所赞许。李悝是孔子弟子子夏的学生,后期法家的思想出于儒家荀况的“礼论”,在法家中不仅有些儒家思想并且也吸收了道家的道术和名家的刑名。秦始皇采取法家政策,片面地强调刑法,而不注意教育,只是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严禁私学。这是秦朝迅速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个教训,使后代帝王得到了警惕,懂得“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治国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