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历史趣闻 > 中华杂谈 >

关于三国刘协的杂谈

时间: 鸿宇2 中华杂谈

  刘协是三国最大的傀儡,而三女同夫使他晚年幸福美满,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推荐的关于三国刘协的杂谈,希望各位看官能感兴趣哦。

  关于三国刘协的杂谈:

  在三国时代,有这么一个人,他见证了汉王朝的落日余辉,熬死了董卓、袁绍、曹操、曹丕、刘备、孙坚、孙策......虽是亡国之君,比起他的先辈汉孺子刘婴却又幸运了许多,自从过上了三女同夫的生活,晚年幸福美满,善终。

  汉献帝刘协是汉灵帝的次子,于公元189年被董卓拥立为帝,从9岁起就过上了傀儡的生活,后于196年被曹操控制,迁都许昌,从此曹操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征伐天下。公元200年,长大后的刘协不满自己的傀儡生活,留下衣带诏,朝臣董承、刘备、种辑、吴子兰、王子服等人合谋诛曹,不料事情败露,失败。公元214年,刘协的妻子伏皇后要求其父亲伏完诛曹的密谋败露,被曹操发觉,伏皇后被幽闭而死、其所生的皇子被毒杀、伏完宗族灭族。

  次年,曹操逼刘协立其女曹节为皇后,曹宪、曹节、曹华三姐妹共侍刘协,在曹操的屠刀下,汉献帝虽然屈服了,心中有怨恨,不敢说,唯唯诺诺,这时的他也许对曹氏三姐妹带有很大的恨意,但是却没有意识到正式因为这三姐妹,才使得自己能够在晚年的生活中幸福美满,不至于一杯毒酒横死。

  公元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逼迫刘协禅让帝位给他。曹丕在登上皇位之后,封刘协为山阳公。在曹操女儿曹节的庇护下,汉献帝的后半辈子在自己的封地度过,夫妇行医办学、救贫扶难,虽然刘协的前半生过得都是朝不保夕的傀儡生活,在退位之后,之所以能够晚年幸福美满,这是与他过上三女同夫的生活是分不开的,假如没有曹氏三姐妹的特殊身份的保护,汉献帝恐怕早就不在人世了。公元234年三月,刘协病逝,终年54岁。

  刘协简介:

  汉献帝刘协(公元181年4月2日---234年4月21日),字伯和,又字合。汉族,祖籍沛县(今江苏沛县,即高祖刘邦出生地),生于洛阳(今河南洛阳)。汉灵帝之子,汉朝最后一任皇帝,公元190-220年在位。公元196年,曹操控制了刘协,并迁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公元220年,曹操病死,刘协被曹丕控制,随后被迫传位于曹丕。公元234年,刘协病死,享年54岁。

  公元181年,刘协出生。

  公元189年,董卓将少帝刘辨废杀,立刘协为帝,是为汉献帝。

  公元192年,王允与董卓养子吕布袭杀董卓。刘协又落入李傕、郭氾手中。

  公元195年,李傕、郭氾内讧,李傕将刘协劫走,长安城被焚烧成废墟。

  公元196年,曹操控制了刘协,并迁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

  公元220年,曹操病死于许昌,刘协禅位于曹丕,成为山阳公。

  公元234年,刘协逝世。享年54岁。

  相关习俗:

  汉献帝刘协被贬为山阳公,居住在山阳城(今焦作)。他倍感世态炎凉,人生如梦,超凡脱俗,大彻大悟,遂抛弃帝王之尊,甘心与民同忧,躬耕菜圃,济世悬壶,虽当过窝囊皇帝,却变为称职“郎中”,身融入田园山水,心远离深宫重楼,涉足农桑,访贫问苦,深受百姓爱戴,民众敬之如父母,由此流传下了很多传奇故事。焦作一带的民众为了纪念他,形成了许多有趣的民俗,一直流传了一千七百多年。仅在此讲述五则,与大家一同赏析、怀古。

  称父亲为“大”,称母亲为“美”

  汉献帝被贬为山阳公后,山阳(今焦作)的老百姓改称皇上刘协为“大人”,改称皇后曹节为“美人”,尊他俩为父母,简呼其为“大”、“美”。久而久之,民间通呼,尊父亲为“大”(da发第三声),尊母亲为“美”(mei 发第四声),尊乳房为“美美”(mei mei 先读第二声,后读第四声)。直到今天,焦作农村五十岁以上的儿女称呼父母为“大”和“美”的,仍然比比皆是。

  中药不还价,针灸不要钱

  汉献帝刘协贬居山阳城后,远离政治,一心融入民间,利用在皇宫中学过的医术,和皇后曹节一起悬壶济世,医治百姓。他从云台山上挖下来的中草药从不收费,扎针、艾灸、拔罐、刮痧都不要钱,只有对购来的药物才酌收成本。老百姓出于对他俩的感激之情,沿习成俗,焦作民间对老中医格外敬重,尊之如君,对中草药可赊可欠,但从不还价,在农村中针灸、拔罐从不收费,以示遵守汉献帝留下来的千年老规矩。

  叫外公外婆为“魏公、魏婆”

  汉献帝和曹皇后(曹操的二女儿曹节)所生的儿女应叫曹操为外祖父。因曹操被封为魏公,所以焦作民间效仿曹节儿女的叫法,把外祖父呼成“魏公”,把外祖母呼成“魏婆”,蔚然成俗,一直流行到如今。

  娘瞧闺女

  在全国各地,每逢端午节、中秋节,出嫁后的闺女,到了这天,总是携儿带女,手提大包小包礼品,回娘家向父母贺节问安,以报父母养育之恩。而在焦作民间,却颠倒过来,流行“娘瞧闺女”的习俗。缘由是汉献帝被贬为山阳公,皇后曹节因怕再次被兄长曹丕软禁而不得与夫君在一起,便未去洛阳。曹节逢年过节不能去京城看望母亲卞太后,而她的母亲卞太后不怕儿子魏文帝曹丕,可以任意到山阳城探望二女儿曹节。后来民间效仿,端午节、中秋节盛行“娘瞧闺女”,流传至今。

  称父亲为“伯”、“叔”或“几大”

  东汉末年,军阀拥兵自重,废立皇帝不断,皇室动乱频仍,皇族孩子因其父被杀而牵连被害者屡见不鲜。汉献帝贬居山阳城后,痛定思痛,为了子孙不再遭受其害,保证家族人丁兴旺,有意对外界混淆同辈孩子的父母是何人,让孩子称亲生父亲为“伯”(bai)、“叔”或“几大”。例如,父亲弟兄三个,孩子的亲生父亲排行老二,孩子则称老大为“伯”(bai),老二为二叔,老三为三叔。孩子或称老大为“大”,老二为“二大”,老三为“三大”,以保障孩子们的生命安全。后来民间感到此举有利于加强家族团结,密切子侄辈对父辈的情感,就纷纷效仿,由此形成了这个民俗。

1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