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金庸小说的有趣杂谈
金庸小说中的隐士都有哪些武林高手?赶紧一起来看看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关于金庸小说的有趣杂谈,看完本文也许你的疑问就有答案了。
关于金庸小说的有趣杂谈:
什么是魏晋风度:魏晋风度指的是魏晋时期名士们所具有的那种率直任诞、清俊通脱的行为风格。魏晋风度,在很多人看来,是一种真正的名士风范,所谓是真名士自风流。竹林名士嵇康、阮籍,江左领袖王导、谢安,莫不是清峻通脱,表现出的那一派“烟云水气”而又“风流自赏”的气度,几追仙姿,为后世景仰。风流名士们崇尚自然、超然物外,率真任诞而风流自赏。金庸的武侠中真正合乎魏晋风度的人并不是太多。然而金庸小说中却出现了好几处。
曲洋刘正风分别为正、邪两派的首脑。按理说来,应该是相隔的世仇,但两人却由音乐相识,相知,从而成为生死之交,最终在衡山成为双双毙命。刘正风在衡山城中,金盆洗手之时,嵩山派向他问道,你认不认识曲洋,刘正风面对无数正派中人,过了良久然而却掷地有声的说,自己不但识得曲洋,而且是他生平唯一知己。面对万千同道,所谓“横眉冷对千夫指”不过如此。刘正风的回答让人有当“浮以大白”的冲动!刘正风和曲洋对音乐的追求,他和曲洋在临死之时,他说:此辈俗人,怎懂得你我以音律相交的高情雅致?他们以常情猜度,自是料定你我结交,将大不利于五岳剑派与侠义道。唉,他们不懂,须也怪他们不得。”像曲阳、刘正风对自我的追求,对性情的陶冶,有魏晋名士之风度。
衡山派掌门莫大先生身材瘦长脸色枯槁,披著一件青布长衫,洗得青中泛白。莫大以一曲《潇湘夜雨》名动江湖。莫大先生是在夏口附近,汉水以北的小镇鸡鸣渡的小酒店里。这次他与令狐冲捉漆长谈,极口称赞令狐冲的人品人格,并惺惺相惜。纵谈江湖中事,是非分明,识见超卓!他劝令狐冲娶任盈盈为妻,不能辜负任盈盈的至诚至情,可见莫大也是性情中人!后来嵩山封禅台比武,他遭岳灵珊暗算受伤,也只是说了句‘将门虎女,果然不凡’并未与岳灵珊计较,足见其性格之深沉宽容,的确是高贤风范!最后令狐冲与任盈盈新婚之夜,莫大先生还以琴声道贺,实现前诺,足见其言行举止不受世俗门派所羁绊。所以潇湘夜雨莫大先生实在是武林中真正之隐者,世外之高人!颇具魏晋风度!
梅庄四友他们虽然是魔教人士,只是在杭州西湖梅庄看守被囚的任我行十二年。梅庄四友,丹青生好酒疏狂,又风度翩然;秃笔翁天真烂漫,只爱写字。黄钟公爱《广陵散》,最后不容于斗争,直接自尽。都是隐士。昆仑三圣何足道,琴棋剑三绝,为素不相识、丝毫不知底细的潇湘子和尹克西的一句遗言,不远万里奔赴中土,只为了告诉少林一句自己完全琢磨不通的“经书在油里”;低调而又狂傲,虽称“三圣”,但只敢自名“何足道”,轻敌傲敌而又愿比服输,因为一诺而“终身不履中土”。
江南七怪,一个“怪”字,可谓占尽“魏晋风骨”的要求。武功不甚高的七人名声却大得出奇,除了怪异的性情和本领,一诺千金、宁折不弯、生死与共的豪气,可谓非常人能及。真正的魏晋风度在别人的眼里,都有些别样的潇洒,别样的痴呆。若用几句诗来形容的话,大概就是: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金庸小说简介:
金庸小说主要是指金庸的武侠小说,一共十五部,它们可以由这几句话描述:"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他们分别是《飞狐外传》(1960年)、《雪山飞狐》(1959年)、《连城诀》(1963年)、《天龙八部》(1963年)、《射雕英雄传》(1957年)、《白马啸西风》(1961年)、《鹿鼎记》(1969年)、《笑傲江湖》(1967年)、《书剑恩仇录》(1955年)、《神雕侠侣》(1959年)、《侠客行》(1965年)、《倚天屠龙记》(1961年)、《碧血剑》(1956年)《鸳鸯刀》(1961年)、《越女剑》(1970年)。
金庸小说评论金庸作为武侠小说这一“项目”的“奥运冠军”,其超凡的功力在于他通过浪漫叙事构造的侠谱。武侠小说作为“写梦的文学”本不以写实见长,其人物创造主要来自于作者想象和写作传统,写作传统里的程序化因素是另外一回事,作者的想象主要偏重寓言化和象征化,它不直接来源于现实。
而金庸小说作为一种经典就恰恰在于它通过传统中的程序化形式把象征性、寓言性以及含蓄不尽的言外之意、耐人咀嚼的韵外之致等本属于中国古典文化要求的东西表现了出来,并借助独特的武侠语言文化的天空让我们作了一次堪称壮举的乌托邦飞翔。于是,我们才无法忘记令狐冲、杨过、郭靖、小龙女、乔峰、韦小宝甚至是李莫愁、岳不群、欧阳峰、灭绝等等栩栩如生的人物。也因此,金庸塑造的“侠谱”才会比那首“笑傲江湖曲”更令人荡气回肠、不知肉味,才会比那些在地下深藏百年甚至千年的佳酿更醇香无比。而他的这种历史处理也使得武侠世界中的人物和事件全出虚构,“真实”的历史不过是江湖武林的背景衬托,而人物的性格却呼之欲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