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第二次攻安南之战的结果
元第二次攻安南之战是1287-1288年(元至元二十四年至二十五年),元军对安南的第二次大规模进攻战。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元第二次攻安南之战的结果,希望对你有用!
元第二次攻安南之战图片
元朝简介
元朝历史通常可以分为两个到三个阶段,1206年元太祖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立国漠北,定国号为大蒙古国;到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定都汉地,打败南宋,金与西夏,将国号改为大元之际,共六十六年,称为大蒙古国时期,又称蒙古帝国。元世祖忽必烈定都汉地,将国号改为大元后,直到1368年元惠宗出亡为止,共九十八年,才是严格意义上的元朝历史。元惠宗出亡后依旧以大元为国号,至1402年鬼力赤杀顺天帝坤帖木儿,改国号为鞑靼为止,共三十四年,称为北元时期。
1206年(金章宗泰和六年),蒙古贵族在斡难河源奉铁木真为大汗,上尊号成吉思汗,蒙古汗国建立。蒙古汗国在1259年蒙哥汗去世后分裂为大汗之国和四大汗国(金帐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利汗国和察合台汗国),四大汗国名义上服从蒙古大汗宗主权。
1218年蒙古灭西辽,1227年6月灭西夏,1234年灭金朝,1246年招降吐蕃,1253年灭大理,1279年消灭南宋政权。
成吉思汗时,蒙古没有固定的首都。1235年,太宗窝阔台建都哈拉和林。1263年,元世祖忽必烈定都上都。1272年定都燕京,称为大都。
1271年(元世祖至元八年),元世祖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建立元朝,忽必烈成为中国皇帝。
1368年(明太祖洪武元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同年明军攻占大都,元顺帝北逃,元朝退出中原,与明王朝对峙,史称“北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位建国鞑靼,北元亡。
安南基本简介
越南古称,本来的越南只包括现越南北部一带,不包括现越南南部-本来的占城国。古代越南从公元前3世纪的中国秦朝开始是中国领土。公元10世纪,五代十国时,越南叛乱,从中国分裂出去,中国北宋政府无力平叛,但越南一直作为中国的藩属国。安南一词,最初作为地区—政区名出现于中国载籍,是唐代初叶的事,当时越南是中国安南都护府管辖。1406年,明成祖朱棣派张辅率军深入安南,至1407年,大获全胜,消灭了纂位的安南胡氏政权,得府州四十八、户三百十二万。
朱棣改安南为交趾布政使司,自此安南正式成了明朝的一个行政区。但这种局面没能维持多久,之后安南兵连祸结,明军数次作战不利。至明宣宗时对连年战争感到厌倦,杨士奇等大臣乘机进言,宣宗竟然极为短视地决计罢兵,诏尚在安南的王通等人率军八万余人北返,罢交趾布政使司,安南遂由中国版图中再次分出作为中国的藩属国。
安南改名越南的由来
现如今的越南国在清嘉庆前称安南国,是从北宋开始作为中国的属国。乾隆帝曾出兵安南,支持越南平叛,并作为“十全武功”之一。
嘉庆即位以后,安南的局势一度更加动荡不安,阮光平死后,其子阮光纘继位,不仅与故广南王的后裔阮福映发生内战,还暗中支持中国广东省一带“洋盗”的活动,而嘉庆却无力象乾隆时那样耀武扬威,只得采取克制优容态度,终于酿成严重问题。“洋盗”事件从最初就有阮光纘支持的安南人参与,嘉庆深知此情,却没有动作。
阮光纘与阮福映交战之后.都想讨好清廷以让清廷支持自己,阮光纘一改过去
做法,把60多个“洋盗”解送到广东;阮福映得知,也缚送“洋盗”到广东正法。与乾隆帝对比,嘉庆却采取了“坐山观虎斗”的态度,嘱咐粤督吉庆,说安南两派自相吞噬,与我国无关,不必过问.如果安南有人内投,自应妥为安置,如果来我国请兵,则一定要据实奏闻。嘉庆对一直向自己朝觐纳贡的小国如此挑衅置之不理,如此内乱又公然表示不干涉,这在一向以“天朝”自居的清廷,实是少见之事。
嘉庆七年(1802),阮福映击败阮光纘而登上国王宝座,遂遣使清朝,请求以“南越”为国名。嘉庆对此类问题.倒是非常敏感,立即指令军机处:以“南越”二字册封,断不可行。因为南越之名,包罗甚广,考之前史,如今的广东、广西边地界,都包括在内。嘉庆认为,阮福映即使领有整个安南,也不过是交耻故地,怎么竟敢称为南越,他到底想要干什么?于是,嘉庆让军机处密饬广东、广西一带海道边关的地方官留心防备,以防阮福映图谋不轨。
其实,阮福映表现还是极为恭顺的,他之所以想用“南越”作国名,是因他原从越裳之地起家,如今又吞并安南,所以以两地各取一字为“南越”,并没有其它非分之想。嘉庆在摸清实情之后,倒也灵活,持令广西巡抚孙玉庭转知阮福映,册封该国为“越南”,因其先据越裳,越字自应在前,后有安南,南字理应居后。从地理位置看,该国又位于百越之南,如此称呼,也不会与古代的“南越”相混淆。阮福映得知.也很满意,双方皆大欢喜,而“越南”国名,也就沿用至今。
元第二次攻安南之战战役背景
至元二十三年二月,元世祖忽必烈因安南王弟陈益稷等来降,封其为王,并命镇南王脱欢、左丞相阿里海牙再次进攻安南。因连年征日本、占城和安南等国,百姓赋役繁重,疲于转输,忽必烈遂采纳湖南宣抚司之建议,暂停进军。
元第二次攻安南之战战役准备
二十四年正月,忽必烈命脱欢督左丞程鹏飞、参知政事樊楫等,调集军队,作进攻准备。发江淮、江西、湖广三省蒙古、汉军7万人,船500艘,云南兵6000人,海外四州黎兵1.5万人,新附军1000人。
元第二次攻安南之战战役过程
二十四年十一月,各军集结思明(今广西宁明),脱欢留2500人看守辎重,指挥水陆等三路,进攻安南。程鹏飞等率汉军1万由西道永平(今越南谅山东南)经老鼠、陷沙、茨竹三关,大小17战皆捷,进入安南;脱欢率征安南平章政事奥鲁赤等部万余人,以右丞相阿八赤率1万人为先锋,由东道经女儿关进攻,攻破浮山寨,安南兴道王退走;参知政事乌马儿、樊楫率水师由海道,经玉山、双门、安邦口,击败安南战船400多艘的阻击,斩首4000余级,生擒100人。随后,脱欢命乌马儿率水军,阿八赤率陆兵会攻升龙城(今越南河内市),元军渡富良江(今红河)击败守军。
二十五年一月,安南王陈日煚与其于弃城逃入海。二月,脱欢引兵还万劫,阿八赤率前锋攻破三江口,破堡垒32处,歼敌数万,获船200艘,米11.3余石。乌马儿由大滂口趋塔山,击败安南船千余艘,复还万劫。是时,天气炎热,士卒多疾病,脱欢恐粮尽师劳,采纳部将意见,决定撤返。三月,樊楫等率水师先退,在白藤江遭安南军袭击战败。陈日煚复聚兵30余万,据守女儿关和丘急岭等地,切断元军退路。元军且战且退,屡遭袭击,樊楫、阿八赤等战死。脱欢中箭,由间道退回思明州。元军分路退返后,陈日煚恐元军再来攻,遣使谢罪。此后,双方使者往来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