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历史趣闻 > 野史秘闻 >

海瑞为什么要杀死自己的女儿

时间: 耀聪2 野史秘闻

  海瑞一生居官清廉,刚直不阿,清廉正直,深得民众的尊敬与爱戴。据说听到他去世的噩耗时,当地的百姓如失亲人,悲痛万分。当他的灵柩从南京水路运回故乡时,长江两岸站满了送行的人群。但是海瑞为什么要杀死自己的女儿?

  鲁迅在《狂人日记》中说:“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宇,是‘吃人’。”这日记,真是把封建礼教下吃人的内容和仁义道德的表面看得清清楚楚。

  明朝人姚叔祥在《见只编》上记载有一条骇闻,是明朝官员用礼教这把看不见的刀子杀死亲生女儿的事件:

  某明朝官员有一个女儿,年方五岁,某天从外面玩耍回来,嘴里咀嚼着一小块糕饼,父亲见了,脸色大变,问她,糕饼是从哪来?天真无邪的女儿据实回答说:是仆人某某给的。父亲勃然大怒,说:我女儿怎么能随便接受仆人的糕饼?你不配做我女儿!除非你就此饿死,才配得上是我女儿!在父亲的呵斥下,小女孩就哭着不再吃任何东西了。任凭家里其他想尽各种方法要她吃,她也坚决不吃,七天后,女孩死了。这真是一个让人悲叹的事件!然而这只沧海一粟,类似这样事件,在那个年代比比皆是。说起来,这个主人公大家也都认识。他便是明朝大清官海瑞。

  海瑞,字汝贤,号刚峰,世称“海青天”,死后谥忠介。《见只编》的原文记载是:“海忠介有五岁女,方啖饵。忠介问饵从谁与?女答曰:僮某。忠介怒曰:女子岂容漫受憧饵?非吾女也,能即饿死,方称吾女。女即涕泣不饮啖。家人百计进食,卒拒之,七日而死。”

  海瑞是个刚猛的人,敢扛着棺材骂皇帝,敢以一人之力对抗整个朝廷的官员,是个数得上的清官,但在封建礼教已形成固定思维的年代里,这是生活在那个年代里的人的不幸。海瑞很清廉,海瑞为官,始终坚持最高的廉洁标准,除了领取政府下发的俸禄外,他从来不接受分毫“灰色收入”。明朝官员的俸禄,是历代王朝中最低的。海瑞任淳安知县时,每年的实际收入仅为12石大米,27.49两银子,360贯钞。依购买力计算,他的月薪大致相当今天的1130元。海瑞家人口很多,全靠这么点收入,生活水平跟今天的低保户差不多。为了解决全家的吃饭问题,海瑞不得不亲自率领豢养的十几名仆人开荒种菜。生的时候是这样简朴,死的时候更是“寒酸”。

  海瑞是死于南京右都御史的任上,官居朝廷二品大员,但身后仅余白银八两,连丧葬费都不够。南京都察院佥都御史王用汲帮办理海瑞的后事,只见用葛布制成的帏帐和破烂的竹器,有些是贫寒的文人也不愿使用的,因而禁不住哭起来。

  海瑞的死讯传出,南京的百姓因此罢市,家家披麻带孝,为海瑞供奉灵堂。

  海瑞的灵枢由南京运回海南岛,丧船由秦淮河出发,两岸挤满了南京的市民学子、士绅官吏,还有当年南直隶境内的百姓们,祭奠哭拜送行的人百里不绝。

  上面提到海瑞家里人口多,但他死时,却没有儿子。

  海瑞抬棺材痛骂嘉靖帝时,被丢入了大牢,两个儿子遭遇瘟疫,死了。海瑞在苏州、南京做南直隶任高官推行肃贪倡廉运动时,最后一个儿子被那些触及到利益的官僚暗杀了。

  这是一个时代的不幸。

  其中滋味,让人唏嘘。

  海瑞名言

  “要想天下清明安定,一定要实行井田,不得已而为限田,又不得已而实行均税,尚可存古人的遗意。”

  美曰美,不一毫虚美;过曰过,不一毫讳过。

  不以誉喜,不以毁怒。

  君子戒自欺,求自谦。

  “知县知一县之事,一民不安其生,一事不得其理,皆知县之责。

5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