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为什么称帝失败
袁世凯称帝失败竟然是来自于一个误会?这是怎么回事?袁世凯为什么称帝失败?赶紧和学习啦小编一起来看看袁世凯为什么称帝失败吧,希望能够解答您的疑问。
袁世凯为什么称帝失败: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正式决定接受帝制,第二天便在北京同仁堂匆匆“登极”,接受百官朝贺。那一刻,他终于把嫌弃已久的“共和”给扔到了一边。
不久,袁世凯又进行大封赏,总计有128人被封爵,唯段祺瑞一人榜上无名。由此可见,袁世凯知道段祺瑞并非真心劝进,对他自帝制活动以来的不合作和暗中抵制的态度仍耿耿于怀。
眼见得是“天上的喜鹊叫喳喳,地上的新人要成家”,不过还没等袁世凯咂出皇帝这枚人参果的味道,局势就突然大变。
事情首先是由那个上了他当的冯国璋引发的。对冯国璋来说,共和是没办法的事,如果能够复辟帝制倒是最好的,但他希望让清室复辟,而不是袁世凯自己来当皇帝。
在帝制问题上,袁世凯固然不跟冯国璋讲真话,冯国璋对袁世凯其实也存有二心。他甚至认为等不到袁克定继位,袁世凯就会对自己下手——以江苏地位之重要,袁世凯又如此处心积虑地加以防范,一旦称帝成功,势必要斩草除根,永绝后患。
为了自保,冯国璋开始与云南的蔡锷、广西的陆荣廷互通声气,结为外援。
蔡锷是西南反袁的主将,他在回云南之前,曾在袁世凯的统率办事处供职。袁世凯对蔡锷的军事才能很是赏识,每天都邀请他共进午餐,当时正值“剿办”白朗军时期,关于“剿办”的一切计划情报和有关文电,袁世凯也都放心地交给蔡锷审阅。蔡锷由此洞悉了北洋军的底蕴及其弱点,认定“云南一个师,足够打败北洋十个师,就军事论,胜算决不属袁”。
蔡锷在军事上虽有信心,但云南毕竟僻处一隅,且所养士卒不足两万,一旦举义,就要与十万北洋军为敌,所以他特地与冯国璋订立密约,说明只要南京率先出兵反对帝制,云南必第一个响应,以收互相牵制之效。
冯国璋在这件事上比较谨慎圆滑,不想轻易表态。他起初的算计就是按兵不动,待到蔡锷等人和袁世凯闹起来,再坐观成败,从中取利。
可是冯国璋手下的两名幕僚却跟幕主想的不一样。这两名幕僚,一为冯国璋的秘书长胡嗣瑗,一为机要秘书潘若海,他们是康有为的学生和心腹,均为地道的清室复辟派。
冯国璋与康、胡、潘观点一致。自康有为介绍胡、潘入幕后,他对二人极为信任,他在江苏督军任内,所有文电皆由这两位秘书代拆代行,公私图章大印也均由胡、潘负责掌管。
康有为这一支清室复辟派的前身是戊戌变法时期的维新派,当年因为袁世凯告密,维新派吃了大苦头,以后时时酝酿报复。见冯国璋首鼠两端,不肯先发,潘若海就背着他,以冯国璋的名义给蔡锷拟写了一份电报,上写:“宁已出兵,望公速发。”
这份电报用的是江苏督军署的官印稿纸,盖的也是督军署大印,并由潘若海亲自送到上海租界邮局(时称电报局)进行拍发。电报局一看上面盖着印,也不问真假,便将此密电发至云南昆明。
密电到达时,蔡锷已做好了独立的准备,看了假电报,他赶紧按照密约进行誓师。12月25日,蔡锷宣布云南独立,同时在昆明成立护国军,由他亲自统率,向四川发动进攻。
护国军入川后,大破曹锟、张敬尧等北洋军,可谓是势如破竹,旗开得胜。这时蔡锷不见江苏出兵,便去电询问冯国璋因何失信,而冯国璋却被弄了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此事纷传沪、宁、川、滇各地,一时引为笑谈。
历史上袁世凯的未解之谜:为什么要葬在安阳?
袁世凯死后的两个多月,即1916年8月24日,正式归葬于河南安阳。
安阳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不仅是“七大古都”之一、着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所在地、汉字之都、甲骨文之乡、《周易》的诞生地、上古颛顼帝喾二帝陵墓所在地、隋唐瓦岗寨起义地、岳飞故里,还是现代着名的红旗渠精神发源地。
袁世凯老家在位于河南省东南部的项城(项城至今保存有各式建筑248间的“袁世凯故居”,以及有清代宫廷式建筑群典型风格的“袁世凯行宫” ),为什么要葬在河南省最北部的安阳呢?
对此,袁世凯生前含糊其辞,近代史家也各有各的说法,莫衷一是。
从现存文献看,早在袁世凯归隐的1910年冬天,他就为自己选择好了墓地,但究竟在何处他没有明说。1911年6月他在致端方的信中写道:“兄衰病日增,行将就木,牛眠之区,去冬已卜得一段。”据其子袁克文记述,袁世凯自选的墓地在太行山中。他写道:“昔先公居洹时,曾自选窀穸(音zhun xi,意墓穴。)地,在太行山中,邃而高旷,永安之所也。”袁氏后人最后讨论葬于何地时,袁克文提出按其父生前的意愿办,但长子袁克定坚决反对,决定将其葬在彰德府洹上村旁。
其实,袁世凯死后没有归葬其老家项城的原因,与其身世、家事有关。
1859年(清咸丰九年),袁世凯生于河南省项城县袁寨。他们家按照“保、世、克、家”来排辈分,父亲袁保中有八个子女,长子世昌、次子世敦和两个女儿为原配夫人所生,其余四子皆是庶出,袁世凯行四,7岁时又过继给了叔父袁保庆。
袁世凯做山东巡抚时,他的母亲刘氏病死在天津,灵柩运回项城之后,袁世凯的同父异母兄袁世敦以嫡子主持家务,他认为刘氏不是正房,坚决不准正门出殡,灵柩也不能埋入祖坟正穴和袁保中合葬。
尽管袁世凯颇有权势,但囿于伦理纲常,只能和哥哥争执,甚至跪下哀求,也没有得到袁世敦的许可。无奈的袁世凯最后只得另购坟地,才算让母亲安然入土,但也因此和兄长袁世敦闹翻了脸,盛怒之下与之绝交,从此永远不再回到项城老家。
而安阳呢,时称彰德,在袁世凯的宦海生涯中,这里可说是一处风水宝地。他曾在此地向世界充分展示过自己的军事实力,在那个军事实力即话语权的时代,这无疑意味着他是当时清廷的第一强人。
少年时生性贪玩的袁世凯,早年考取功名屡次落榜,后投身行伍才逐渐发迹。他政治生涯的转折点是甲午战后的天津小站练兵,从此青云直上,戊戌变法的第二年当上了山东巡抚,后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进入了大清朝廷的权力中枢。
1905、1906年北洋陆军连续两年举行了大规模的军事会操,其中1906年9月的会操是在彰德(即安阳)举行的,袁世凯是阅兵大臣。这次会操是直隶两湖等省陆军的实战演习,精选出来参加演习的北兵有4万多人,还有各国驻华官员和记者500余人参加。这是甲午战争以来北洋军队规模最大的一次亮相,也是袁世凯对自己家底的一次大炫耀,因此更被朝野以及外国势力看成是大清的支柱。
因此,袁世凯对安阳感情很深,远远超过了生他养他的项城。
天有不测风云。1908年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继登天后,与袁世凯有矛盾的醇亲王载沣摄政,袁世凯的厄运来了。摄政王载沣发布谕旨,解除了袁世凯所有职务,令袁世凯“回籍养疴”。袁世凯自从和大哥闹翻之后,就把时称彰德的安阳当成了自己的故里。
袁世凯小的时候,就知道安阳有个洹上村,相传商朝名相伊尹在朝中遭人诽谤,到洹上村隐居三年,后来商王亲自到洹上村迎他复任。安阳也是袁世凯的远祖--汉朝大·袁绍发祥之地,袁世凯觉得,洹上村对自己是一块吉祥宝地,还在小站练兵的时候,他就买下了这里二百多亩地,只是没想到很快就派上了用场。安阳洹上村位于河南与直隶交界处,交通方便,离京城也近。隐居这里垂钓洹水,也便于掌握天下动态。
所以,袁世凯死后,归葬于他曾阅兵和归隐过得安阳,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历史上袁世凯的未解之谜:袁世凯墓为什么不称“陵”而称“林?
袁世凯的墓园位于安阳市北郊洹水北岸,现为安阳博物馆馆址所在地。袁世凯墓修建时花费了两年的时间。“占地一百三十八亩九分八厘八毫六丝九忽,支出银圆七十三万二千七百五十四元一角九分一厘”,这些数字都翔实地记录在《袁公林墓工报告》中的清单上。该墓于1916年6月袁死后开始筹建,1918年6月竣工,是由当时的河南省田文烈负责督修的。墓碑上刻有“大总统袁公世凯之墓”九字,此乃袁之好友、时任民国总统的徐世昌手书。
在所用70多万银圆中,北洋政府出银50万两,其余部分由袁世凯北洋旧部个人捐款,多者都是现币一万元,少者也没有低于两三千元的。《袁公林墓工报告》记载,“袁公遗产不丰未忍轻动,而库币奇拙难在请求爰兴,段君忠枢工统筹议,发起微资萃袍卅年之谊,竟山陵一篑之功,群策群力集捐款银币二十五万元。”
袁世凯墓园被称为袁林。袁林的设计者是德国的工程师,它的建筑“仿明陵而略小”。主体建筑自南而北依次为照壁、糙石桥、清白石桥、牌楼门、望柱、石像生、碑亭、东西值房、堂院大门、大丹陛、东西配殿、景仁堂、墓台。袁林建筑的总体设计,有其独特之处,在我国陵墓建筑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它的特点是“中西合璧”,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特色。堂院以前的部分是中国明清陵寝的风格,后边大墓部分是西洋陵寝的建筑风格。
那么,袁世凯墓为什么不称“陵”而称“林”?
袁世凯冒天下之大不韪称“帝”,名不正而言不顺,最后四面楚歌,不到六十岁就一命呜呼。袁世凯的大儿子袁克定最初也想效仿历代帝王,把自己老子的万年吉地称为“袁陵”。
但当时当政的徐世昌却对之明确反对,他说:“项城生前称帝未成,未曾身居大宝,且已取消洪宪年号,如果采取袁陵之名,实为不妥。林与陵谐音,《说文解字》上所载陵与林二字又可以互相借用,避陵之名,仍陵之实,这多好啊!”
其时,徐世昌的话自然最有份量,于是便弃“袁陵”而称之为袁林。
徐世昌不愧是袁世凯的生前至交,也不愧为一个学者型政客,他的建议,足以使袁世凯含笑九泉之下。自古帝王之墓为陵,圣人之墓为林,袁世凯墓效仿“孔林”、“关林”而称“袁林”,也算是对他的极大抬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