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历史趣闻 > 野史秘闻 >

关于抗日战争的历史趣闻

时间: 鸿宇2 野史秘闻

  为什么抗战中老百姓曾要求鬼子前来扫荡?这是怎么回事?赶紧和学习啦小编一起来看看关于抗日战争的历史趣闻吧,希望能够解答您的疑问。

  关于抗日战争的历史趣闻:

  抗战时,山东老百姓派人央求鬼子来“扫荡”,为了什么?

  众所周知,日本侵略军是中国人民的死敌,人人欲杀而毙之。然而,梁漱溟《我的主要经历》记载了一个奇事:

  1939年,山东省政府鲁西行辕正副主任李树春、寥安邦,曾发出一告各部队长官书,责备各地保安旅和县保安团等对老百姓骚扰太过,其中说:

  “各部队冒领给养者(给养皆从老百姓摊派)有之,栽赃勒罚者有之,诬良为汉奸者有之,假公以泄私愤这有之,甚至奸淫掳掠残山无辜者有之,虑闻各地民众有不堪驻军骚扰,竟至央求敌人派队扫荡,或被逼为虎作伥情事,每念及此,痛心万分。望为民众留一线生机。”

  其中的敌人,自然是“鬼子”,侵华日军。

  老百姓居然央求无恶不作的鬼子前来“扫荡”以驱逐国民党军和各保安部队,可见这些部队军纪如何之坏,对待老百姓是如何之恶劣。

  然而,这并非就是山东一地。

  抗战期间,汤恩伯、蒋鼎文等人主政河南,不顾百姓死活,刮地三尺,发生大旱灾日本人就进行救济,却不见他们有一丝行动,天怒人怨。1944年汤恩伯豫中会战兵败,长官部西撤时,由于平时纵兵祸害百姓,汤恩伯和蒋鼎文被河南老乡追着打,十分狼狈,连长官部通讯用的发报机、电话机都被乡民抢走,与重庆联系中断,急得在重庆的军令部天天追问前线部队:汤恩伯在哪里?!

  汤恩伯等人在河南的劣行被蒋介石知道后,一次蒋介石在整军会议上说:

  讲到这一次中原会战的情形是怎么样呢?……我们军队里面所有的车辆马匹,不载武器,不载弹药,而专载走私的货物。到了危急的时候,货物不是被民众抢掉,就是来不及运走,抛弃道旁,然后把车辆来运家眷,到后来人马疲乏了,终于不及退出,就被民众杀死!部队里面军风纪的败坏,可以说到了极点!在撤退的时候,若干部队的官兵到处骚扰,甚至于奸淫掳掠,弄得民不聊生!这样的军队,还存在于今日的中国,叫我们怎样作人?(蒋介石:《对于整军会议之训示——知耻图强》)

  最后连蒋介石都感叹:“这样的军队当然只有失败!”

  由此可见国民党在当时是何等腐败。

  同样是抗日军队,相反,八路军的做法完全不一样。

  1941年以后,日军加紧对八路军敌后抗日根据地进攻,大搞“清乡”、“扫荡”,每次扫荡又必实行杀光、抢光、烧光,华北抗日根据地军民生活十分困难。1942、1943年又连年发生大旱灾、蝗虫灾,雪上加霜。八路军总部前线直属队张之轩后来回忆:

  1942年大旱季节,为了减轻老百姓的负担,十八集团军曾经作出决定,部队吃树叶,不要再向边区政府要军粮,不要向农民摊派粮食。我们的伙房成天供应的都是树叶面加榆皮协,或作糊糊或作团子;有时改善生活加点糠皮麸子。彭老总也和大家一样吃这些东西。彭总有胃病,消化不好,他每顿就只能吃几勺子糊糊。看着彭总越来越消瘦,大家都感到非常心疼。(张之轩:《老百姓的贴心人》)

  后来,老乡也没有粮食,开始吃树叶了。彭德怀又下命令:部队一律不得采摘附近村子的树叶。有人问:“为什么?”

  彭德怀说:“我们采摘了,老乡吃什么?我们跑远一点,附近的树叶让老乡们摘。”

  为了战胜大旱灾,彭德怀带领部队与群众一起抗旱救灾,在清漳河边安装水车,和老乡一起踏水车。老百姓纷纷说:

  山上(太行山)山下(黄河南)两重天,河南饿死那么多人,我们这里连个要饭的都没有!(张之轩:《老百姓的贴心人》)

  同样的中国人,两支军队,对待老百姓却是两种态度。天下得失,不难预见。

  抗日战争简介:

  八年抗战,即中国抗日战争,是指1937年7月7日—1945年8月15日中华各族人民群众抵抗日本法西斯侵略所进行的一场持久的战争,战场主要在中国大陆。由于战争持续时间约为八年,故被成为八年抗战,简称抗战。

  抗日战争(英文名: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Second Sino-Japanese War),是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从1937年七七事变国民政府发表《告全体将士书》至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结束,历时八年,被称为八年抗战、或简称抗战。

  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挑起战争冲突,国民政府则采取妥协政策避免冲突扩大。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在战争初期,中国投入大量军队以遏制日军的进攻;随后交战双方即转入相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力量逐渐发展壮大,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美国的罗斯福政府正式对日宣战,中国战场成为二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简称)的主战场之一。 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对中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但战争过程中民众的国家观念得到了增强,战争的胜利极大的提高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

  在中日两国关系史上,有着几千年的友好交往。除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有徐福率数千童男童女东渡日本的记载外,公元7世纪,日本先后18次派遣使节、留学生、学问僧人来中国,学习唐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生产方式和中国文化,形成了持续200多年之久的中日友好交流的高潮。公元1368年,明代中国建立,在强大的明朝加强睦邻友好关系的时刻,日本为解决国内经济困难,发展对华贸易,专门派遣使臣来中国,甘愿做中国的属藩,以获得同明代中国的“勘合贸易”权益。但是,随着1868年明治维新后国力的迅速强大,日本逐步踏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便是其对外扩张侵略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这次战争是日本的对外扩张政策、日中两国国力的悬殊对比以及国际社会绥靖主义政策等多种因素作用的后果。

  日中国力的悬殊对比

  国力主要表现在政治组织力、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等方面。

  1、日中政治组织力的对比

  明治维新后,日本迅速结束了幕府和列藩专制的封建割据,确立起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并逐渐演变为近代天皇制军事法西斯专政。

  1868年4月,日本废除神祗官,改设太政官(相当于大臣),在太政官之下,设有议政、行政、刑法\三官,在形式上采用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体“三权分立”的模式。1871年7月,明确规定天皇亲临“总裁万机”。1870至1871年,完成“废藩置县”。废除260余藩,设3府72县(1888年合并为3府42县)。府县之下为小区、大区,大小区之下有镇村。至此,日本的中央集权体制基本形成。1885年,日本又废除太政官制度,采用内阁制,即由大臣(首相)和国家大臣组成直属于天皇的内阁。1889年,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即明治宪法)。宪法更加明确地规定;“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之”,“天皇为国家之元首,总揽统治权”。从而进一步确立了以天皇为元首的高度集权。在此前后,日本又先后公布《户籍法》、《民法决议》、《皇国民法暂行规则》和《民法暂行规则》,并确立民众为天皇的“臣民”,把民众的义务法律化。随后,日本又确立了军部大臣现役武官制,军部在日本政府的地位逐步加强。在这样的政治体制下,当对外战争成为国家行为时,十分容易实现对军队和民众的动员和组织。

  反观中国,国家政治组织力明显弱于日本。

  日本明治元年,为中国清朝同治七年,皇帝载淳仅13岁,国家实权操纵在保守的慈禧集团手中。后又经光绪、宣统两朝,但暮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始终顽固地阻碍着中国政治发展,使中国大大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在这几十年中,不仅人民因国家的衰朽承担着贫困、痛苦,而且国家也因落后多次遭到列强的侵略和宰割。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起了现代国家中华民国,但革命的成果很快落于北洋军阀集团手中。长期的政争、混战成为这一时期中国的特殊政治。在这种状况下,国家缺乏应有的政治组织力。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以孙中山五权分立的理论为依据,确立了五院制的中央政体,并着手对地方和基层政权进行改革。但未等南京国民政府现代国家的政治体制健全,日本便于1931年开始了对中国的侵略,中断了中国政治现代化的进程。这样,中国的国家政治组织力明显弱于日本。

  2、日中经济实力的对比

  幕府末年和明治初年,日本的社会经济仍然很落后,资本主义家庭劳动在日本社会经济中仍占优势,工业生产远落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后。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明治政府提出和实施了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殖产兴业”政策和产业革命。在这一过程中,明治政府通过依靠国家政权的力量,多渠道筹集资金和引进西方先进资本主义国家技术,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1870年至1885年的短短15年时间里,便初步完成了资本主义工业化,使日本从一个封建的农业国变成为一个资本主义工业国。随后,日本又通过一系列对外战争获得了大量的战争赔款,为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注入了大量的资金,从而进一步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1937年,日本的军事工业也大步发展,重炮、坦克、战机、军舰等均能大规模生产。

  反观中国,由于长期受封建主义压迫和帝国主义剥削,经济发展十分缓慢。到1937年,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比重不到10%,钢产量为4万吨,生铁产量为95.9万吨(含东北),煤产量为2800万吨,石油产量为1.31万吨。而农业经济更为落后,农业动力几乎全部依靠人力、畜力。这种工农业基础,使中国军事工业也十分落后。到1931年,除能生产轻武器和小口径火炮外,其他大型武器装备均不能制造。

  3、日中军事实力的对比

  明治维新后,日本即在“富国强兵”政策指导下,开始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兵制为楷模,大力组建新式军队和改革军制。其间,改组兵部省,设陆军部和海军部主掌军事,改封建武士团为常备军,实行征兵制。与此同时,随着军事工业的发展,日本一个常设师同中国一个整编师的装备比较日本军队的军事装备日趋精良。自近代以来,日本的军事工业在整个工业中就一直占有很重要的位置。1890年以前,日本即建有了东京炮兵工厂、大阪炮兵工厂、横须贺海军工厂、石川岛造船厂、川崎造船厂、三菱造船厂等大型军事工业,各类大小口径的野炮、山炮、加农炮、水雷均能制造。1892年,已能自行建造大型全钢舰。随着20世纪二三十年代基础工业、重工业、化学工业、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日本的军事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重炮、坦克、飞机、军舰等都能大规模生产。1931年夏,用国产武器装备的机械化兵团开始建立起来。同年9月,日本已具有了制造重型轰炸机、各种船舰及化学武器的能力。

  由于军事工业落后,中国的武器制造能力低下,至抗日战争前夕,只能制造步枪、轻机枪等轻武器,所有重武器均依赖外购,这就造成中国军队军事装备简陋。

1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