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历史趣闻 > 野史秘闻 >

为什么皇帝总爱重用奸臣

时间: 鸿宇2 野史秘闻

  为什么皇帝明明知道一些人是奸臣,却还是要用他们?为什么皇帝总爱重用奸臣?下面学习啦小编就告诉大家为什么皇帝总爱重用奸臣,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哦。

  为什么皇帝总爱重用奸臣: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奸臣,忠臣各有各的忠,而奸臣都是差不多,无非就是弄钱、弄权、弄女人,也没其他什么追求了。

  在奸臣当道的大环境下,都有一个到今天还管用的说法:他们蒙蔽了皇帝。不过,你以为皇帝真的就这么好蒙蔽吗?事实上是,绝大部分皇帝都知道自己的某个手下是奸臣,尽管满朝文武都看不惯他,但是皇帝还是喜欢他。

  比如宋孝宗特别喜欢的俩人——曾觌(读迪)和龙大渊。

  曾觌和龙大渊是孝宗的潜邸旧人,孝宗即位之后就把他们进行了大幅度的提拔。曾觌享受了副国级的待遇,主要是陪孝宗写写诗说说话什么的,表面上没什么实权,但是因为他跟皇帝说得上话,控制了全国三分之一的人事权;龙大渊行政级别稍低,属于正部级,主要工作是皇城城管总队总队长,官小权大。

  这俩人祸国殃民的程度比那些著名的贪官轻多了,无非就是捞点钱、给亲戚弄点好处、陪皇帝游玩什么的。你看看满朝文武,可能九成官员都这么做的吧?

  但是,这俩人就开始被无数人看不惯了,从宰相到御史到武将,所有人都上书弹劾他们,仿佛不弹劾一下曾觌和龙大渊,这些官员的人生履历就缺少浓墨重彩的一笔一样。原因当然是——派系不同。

  一开始,奏折像雪片一样飞来,孝宗扛住了;后来,甚至有官员在朝堂之上当面要求孝宗流放曾觌和龙大渊,孝宗还是扛住了;最后,有人以辞职为要挟,顺便骂孝宗是个昏君,孝宗迫于无奈才把这两位贬出京城担任省级干部。

  担任省级干部的龙大渊郁郁而终,孝宗不忍心,想要把曾觌重新召回来,又被无数人上书反对——事情的结局是,宋孝宗还是把曾觌召回来了,并且宠幸他至死。

  你说孝宗不知道他是奸臣吗?曾觌刚死不久,孝宗就下了文件——《关于为胡晋臣、魏掞之、龚良茂等同志平反的通知》,这一大帮子人,都是当年弹劾曾觌而受处分的人。

  现在问题来了。为什么孝宗知道曾觌和龙大渊是奸臣,却还是要用他们?

  我想,原因有以下几点。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孝宗还没当皇帝的时候,是被高宗当继承人培养的。这是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表面上你是国家副主席,但是你不能跟其他的文武官员有亲密的接触,这有勾结大臣的嫌疑,容易被皇帝误会你想宫廷政变提前登基,只能和皇帝指派给你的人接触。也就是说,曾觌和龙大渊是陪他一起成长起来的人,这样的人,看着放心,用着舒心,当然不会轻易放弃。

  其他人老子也不认识啊。太子一般情况下是不参与处理政务工作的,也就是说,太子基本上就不怎么认识满朝文武,最多只能在文件上看看他们的名字——连照片都没有。等孝宗即位之后,突然就发现自己面对一大帮子陌生人,还得跟他们一起工作,心里自然就有了隔阂。就好比你到了一个新单位上班,周围都是新同事,就发现俩一起共过事的,你选择跟谁一起吃午饭?

  忠臣们真的太能装逼了。所谓的忠臣,战争时期就是敢送死的,和平时期无死可送,只就能给皇帝挑毛病了。自从赵匡胤立了一个“不杀言官”的规矩之后,宋代的大臣就更加肆无忌惮了,以死谏为荣,巴不得因为一篇奏折被皇帝满门抄斩,这样就能名垂青史。如果你们有心看看宋朝忠臣们写的奏折,你就知道这些忠臣们真的胆子太肥了,简直就跟喷子一样:皇帝上班不准时他们要骂,皇帝任命一个官员没给宰相商量他们要骂,皇帝娶个老婆离个婚他们要骂,皇帝给自己的女人多发了点工资他们要骂,皇帝逛个公园也要挨骂,就连皇帝老不生儿子他们也要骂……这他妈的还是万人景仰的皇帝吗?简直就是被监护人好吧!这他妈的还是封建主义制度吗?这简直就是万恶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吧!咱不说别的,假如你是皇帝,你真的是打心眼里喜欢忠臣吗?

  一对比就知道奸臣嘴巴太甜了。好了,我们有这么一群大义凛然铁面无私的忠臣作为铺垫,你就知道皇帝为什么喜欢奸臣了。这些奸臣们情商高,嘴巴甜,文采好,执行力强。他们顺着皇帝的思路说话,他们会写皇帝喜欢看的诗歌,他们会陪皇帝做皇帝爱做的事情。我随便摘抄两首曾觌的词,你们看看功底吧——

  《虞美人》

  芙蓉池畔都开遍,又是西风晚。霁天碧净暝云收,渐看一轮冰魄、冷悬秋。

  闽山层叠迷归路,把酒宽愁绪。旧欢新恨几凄凉,暗想瀛洲何处、梦悠扬。

  《长相思》

  清夜长,泛玉觞,照座江梅花正芳。风传细细香。

  围艳妆,留醉乡,一曲清歌声绕梁。尊前人断肠。

  所以,到最后我还是要总结一下。皇帝其实是两个身份,一个是职务,一个是人。

  皇帝作为一个职务,他需要有一群人做事儿的,帮他打天下和守天下。但是这帮人以为自己是靠能力吃饭的,一般不愿意跪下讨好皇帝,皇帝跟他们是同事关系。

  皇帝作为一个人,他就需要有人陪他玩儿,这帮人情商极高,有时候如果恰好也能做点事儿,那简直就是皇帝的朋友,关系好甚至能混成亲人。

  同事可以随时找,朋友亲人,却只有那么几个。你说,皇帝对忠臣的依赖性强,还是对奸臣的依赖性强呢?再说了,按照道理来说,天下都是皇帝的,皇帝想给谁就给谁,你们这群喷子管得着吗?虽然他们是奸臣,但是老子跟他们处得开心,老子宠信他们,是花你们钱还是抢你们女人了?还长脸了!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不知道,知道我也不说,因为说了也没人听。

  宋孝宗简介:

  赵昚(shèn),宋孝宗,名伯琮,后改名瑗,赐名玮,字元永,宋太祖七世孙。生于建炎元年十月廿二(公元1127年11月27日,崩于绍熙五年六月初九(1194年6月28日),南宋第二位皇帝(1162年7月20日—1189年2月18日在位)。宋孝宗被普遍认为是南宋最杰出的皇帝,在位27年,淳熙十六年(1189年)逊位,让位与儿子宋光宗赵惇。宋孝宗在位期间,孝宗平反岳飞冤狱,起用主战派人士,锐意收复中原。在内政上,孝宗积极整顿吏治,裁汰冗官,惩治贪污,加强集权,重视农业生产,宋孝宗专心理政,百姓富裕,五谷丰登,太平安乐,史称“乾淳之治”。孝宗为了恢复,首先从整顿内政入手,安定民心,改变以往赈灾方式,就是社仓法。又改变盐钞,将官府拖欠盐商的钱还给盐商,又放宽了盐的专卖。孝宗又取消了很多加耗。大力削减冗官,又严格控制萌补任子,以前不加考核的官员儿子即可当官的情况没有了。对官吏还经常考察实际才能,不合格的都予以革职。

  改革财政,增加纸币,出售官田。

  在军事上,整军兴武,孝宗在五年间,举行了三次大规模的阅兵,还积极选拔将领,自己也学习骑射。南宋的军队战力有很大的提高。又先后派遣使臣范成大和赵雄,出使金国。首先是要回河南,其次是改变宋朝皇帝接受金国使臣递交国书时,亲自下殿去取的礼仪。这两条都遭到了金世宗的拒绝。在孝宗想和平达到目的未能实现后,只好寄托于武力解决了,于是又开始整军备战。他准备让虞允文率一军从陕主攻,自己亲领一军在淮南出师,兵分两路伐金。正当他等待虞允文的消息时,虞允文却在四川病死。致使孝宗的计划成为泡影。

  虞允文的死,对孝宗打击很大。从此以后,他再也不提北伐了。为政求稳,渐趋于保守。对与金的礼节问题也不再强求力争。将全部精力全都转移到内政建设上。可能他想将这个任务(恢复)留给自己的继承人吧。太上皇高宗病死后,孝宗也倦政了,两年后传位光宗。在当了5年太上皇之后,孝宗病死。

  宋孝宗是一个比较有作为的皇帝。后人说,高宗朝有恢复之臣,无恢复之君。孝宗朝有恢复之君,而无恢复之臣。孝宗不愧是太祖的后人,一反高宗时卑躬屈膝的投降路线,一心想恢复中原,他的这种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精神是值得称道的。 秦桧为相十余年,将朝中的主战派,迫害,打压殆尽。所以孝宗帅不过张浚这样志大才疏之辈,将不过李显忠,邹宏渊。手下只有一个虞允文可堪大用。还要和主和派斗争,特别是孝宗当了27年皇帝,前25年高宗一直健康的活着,一直影响着他。高宗坚决反对主战,甚至对孝宗说,大哥,等我百年之后,你再为之。以孝顺著称的孝宗不可能一点都不听。孝宗为人勤政,节俭,孝宗朝是南宋国力最强的时候。可惜孝宗碰上了小尧舜金世宗这样的明君,金国虽然对宋采取守势,但没有内乱。宋和金此时属于绝对的均势,平衡没有被打破。所以都无法消灭对方。相比两宋的其他皇帝,孝宗更让人同情些。

  宋孝宗赵昚(shèn)是南宋第二位皇帝,是比较有作为的一位皇帝。他以身作则崇尚节俭,史称宋孝宗“性恭俭”,就是恭谨俭约的意思,宋高宗称赞他“勤俭过于古帝王”。宋孝宗即位之初,就不肯用乐。他日常生活的花费很少,常穿旧衣服,不大兴土木。平时也很少赏赐大臣,宫中的收入多年都没有动用,以至于内库穿钱币的绳索都腐烂了。宋孝宗认为“我其他没有太大的作为,只是能够节俭。” 他经常告诉身边的士大夫:“士大夫是风俗的表率,应该修养自己的德行,以教化风俗。”宋孝宗不但节俭,而且尊佛崇道,除奸邪褒忠良,昭雪冤案,励精图治,使南宋出现了“乾淳之治”的小康局面。节俭需要首先节制自己的欲望和贪念,这样才能保持节操,培养德行,所以自古有德之士莫不推崇“俭以养德。”有“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的说法,意思是: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而且人的福德是有限的,珍贵的,所以更不可不珍惜。隆兴元年(1163)——淳熙十六年(1189)孝宗像孝宗赵眘,原名伯琮,为太祖赵匡胤七世孙。宋代自真宗开始,皇位一直在太宗一系传承,到高宗时,由于独子赵旉夭亡,大臣们建议从太祖的后代里选立继承人。绍兴二年,6岁的赵伯琮幸运地被高宗选中,育于宫中,36岁时被立为太子,改名为眘,同年登基。从此,宋朝皇位又回到了太祖一系。孝宗是南宋最有作为的君主。他不甘偏安,力图恢复中原,同时改革内政,希望重振国势,高宗时弥漫朝野的妥协求和之风曾一度有所扭转。然而,面对高宗的处处牵制、主和派的极力阻挠、主战派的人才凋零等内外不利因素,孝宗深感力不从心,中兴大业最终不得不付之东流。战与和:收拾旧山河的艰难曲折。

1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