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用电报传圣旨的趣闻
历史上哪位清朝皇帝曾经用电报传圣旨?赶紧一起来看看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清朝用电报传圣旨的趣闻,看完本文也许你的疑问就有答案了。
清朝用电报传圣旨的趣闻:
皇帝传圣旨对中国人来说是很熟悉的,但用电报来传圣旨,还是第一次听过,其实,清朝同治九年(1870年)在美国人莫尔斯发明电报25年以后,电报就传入了中国。中国清政府开始使用电报的时间是在清朝光绪五年,北洋大臣李鸿章在天津与大沽海口炮台之间架设电线,试通电报,这是中国修建的第一条电报线路。光绪二十四年维新变法时,为提高政务效率,清政府正式令:“嗣后明降谕旨,均著由电报局。”也就是说光绪二十四年清政府开始使用电报来传达皇帝的圣旨,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第一次。
清朝政府在光绪五年(1879年)开设电报,而现存电报档案却起自光绪十年。光绪五年到光绪十年的电报档案,多少年来从未有人见过。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在出版公布这部分档案时,组织力量,多方查找,历试诸方,均无所获。最后工作人员翻阅了大量资料,终于揭开谜底,水落石出。清朝同治九年(1870年)在美国人莫尔斯发明电报25年以后,英国违反清政府的规定,在上海秘密开通电报,电报就这样传入了中国。光绪五年,北洋大臣李鸿章在天津与大沽海口炮台之间架设电线,试通电报,这是中国修建的第一条电报线路。接着又开通了津沪电报线路,并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直到光绪十年才相继完成了全国主要线路的铺设。
清朝从电报开通到电报立档,在到电报等同于正式公文,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清朝政府开设电报以后,许多军国政要的处理开始逐渐使用电报,但当时并不把电报看作正式公文,称为“抄电”,所以电报不入档案,一些政务电报多为官员自己保存。由于电报内容多属机密要务,后来才被朝廷重视,光绪十年完成全国主要线路的铺设以后,电报开始收人档案一这就是光绪五年到光绪十年电报档案缺失的原因。至于电报作为政府正式公文则始于戊戌变法。据《清会典》记载:衙门规定,凡因紧急。公事皇帝下达谕旨或督抚上奏都可使用电报。
光绪二十四年维新变法时,为提高政务效率,清政府正式令:“嗣后明降谕旨,均著由电报局。”这是清政府第一次开始使用电报传圣旨。这也是有线电报的开始。由电报局电知各省,该督抚即行遵照办理,毋庸专侯部文。这就是说,各省督抚接到电报后就可遵照办理,不必等待公文。自此,才明确规定电报与公文具有例等效用。清代档案浩如烟海,种类繁多。电报作为当时新产生的文档种类,最突出巾的特点是文字简短,在清代上百个文书种类里、电报最为简捷精练,字数多的三五百个字、少的只有十余字,甚至更少。
例如,光绪十年闰五月二十七日北洋大臣李鸿章发给衙门的电报:“密廿六幼樵电告闽河口来法兵船三只鸿沁”,全文共有18字。光绪十一年十月二十五出使英国大臣曾纪泽发给衙门的电报“密应闻缅王降英有”,全文只有8字。电报稿的结构很像书信、便条,通常比书信便条更为简便,如称呼、提称语、末启辞等常被省略,署名、时间也都简化。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中法战争期间,光绪十年六月十八日李鸿章给衙门发了一封电报,全文是“密罗丰禄本日戌正电报基隆失陷鸿巧亥正”。“密”是保密,类似现代公文的密级,接下来是罗丰禄今天8点来电,内容是基隆失陷。“鸿巧亥正,鸿是李鸿章,巧是十八日,亥正是晚l O点。达份电报的正文其实只有“基隆失陷”四个。电报之所以简短,部是因为费用高昂。
开通电报以后,清延曾三令五申,公务电报不得罗嗦,非紧急公务,不许随意发电,各级宫员无严格遵守。有意思的是驻外使臣似乎更为遵守法令,他们的电报比国内官员的电报又要短出许多,有的电报为了省字,几乎词不达意,这里面其实另有隐情。当时的电报都是有线电报,分为水线、陆线,驻外使臣的电报使用外国人的水线,穿越海洋,费用自然比国内更高,按字论价,每字需银数两,所以更要节约用字。
清廷开通电报以后,发明了一种新的记日办法,用韵目代替日期。这种方法在电信领域一直延用到建国初期,前后使用了70余年,最盛行时,清朝政府一些官员的笔记都经常以韵目代替日期。今天在中共党史等现代历史书籍中经常出现的“艳电”、“皓电”、“佳电”、“齐电”等词,正是所谓的“韵目代日”,也就是从《韵目表》中挑选代替日期的韵目,总共有31个,分别代表3l天。前面15天用的是韵目上平声的全部,接后是韵目上声的l0个,再来是韵目去声的5个,最后—个从《韵目表》查不到的是“世”,代表31日。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用《韵目表》里的字来代替日期,懂得做诗的人一看就知道哪个字代表哪一天。比如看到“皓”就知道是19日,因为“皓”字在韵目上声中的排序正是第19个。这套系统对当年读过一点书的人来说,都是基本常识。沧海桑田,白话文兴起以后,使得过去文人擅长的填词作诗的本领也逐渐失传,过去一般人都会的事情,现在却成了专业知识,变得艰深难懂了最早的电报编码是电报的发明人莫尔斯编制的,通过电流断续的不同组合,分别代表不同字母,发出信号。
电报进入中国以后,为了传输汉字,清朝人发明了汉字电报编码。用1234567890十个数字作为笔画的代号输入汉字。比如6511是“军”,2894是“机”,5710是“处”。后来晚清思想家、实业家郑观应,总结前人经验,撰写了一部专著,叫《电报新编》,使汉字编码更完善、更系统,真正完成了汉字符号转变为电子信号重大突破。汉字电报编码的产生,意义重大。100年以后的今天,电脑普及,王码、自然码、万能码等众、多汉字编码扰如雨后春笋,令人目不暇接,但最早的汉字编码应是晚清出现的电报编码,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电报的相关信息:
电报(Telegraph)是通信业务的一种,是最早使用电进行通信的方法。它利用电流(有线)或电磁波(无线)作载体。通过编码和相应的电处理技术实现人类远距离传输与交换信息的通信方式。
电报大大加快了消息的流通,是工业社会的其中一项重要发明。早期的电报只能在陆地上通讯,后来使用了海底电缆,开展了越洋服务。到了二十世纪初,开始使用无线电拍发电报,电报业务基本上已能抵达地球上大部份地区。电报主要是用作传递文字讯息,使用电报技术用作传送图片称为传真。
利用电磁波作载体,通过编码和相应的电处理技术实现人类远距离传输与交换信息的通信方式。电报通信是在1837年由美国S.F.B.莫尔斯首先试验成功的。它的基本原理是:把英文字母表中的字母、标点符号和空格按照出现的频度排序,然后用点和划的组合来代表这些字母、标点和空格,使频度最高的符号具有最短的点划组合;“点”对应于短的电脉冲信号,“划”对应于长的电脉冲信号;这些信号传到对方,接收机把短的电脉冲信号翻译成“点”,把长的电脉冲信号转换成“划”;译码员根据这些点划组合就可以译成英文字母,从而完成了通信任务。
早在莫尔斯之前,就有人想过用电来进行通信,最早的电报机应该是有着26根电线的机器。1753年,当时对电的研究尚只停留在静电上,一位叫摩尔逊的人,利用静电感应的原理,用代表26个英文字母的26根导线通电后进行信息传输,但这种机器需要的导线太多,设置庞杂,并且静电传应的距离有限,因此这项发明没有得到推广。1804年,西班牙的萨瓦将许多代表不同字母和符号的金属线浸在盐水中,他的电报接收装置是装有盐水的玻璃管,当电流通过时,盐水被电解,产生出小气泡,他根据这些气泡辨识出字母,从而接收到远处传送来的信息。但萨瓦的电报接收机可靠性很差,不具实用性。后来,俄国科学家希林格设计了一种只用8根电线的编码式电报机,并且取得试验上的成功,但由于需要的导线还是太多,依然难以达到实用之功效。
上述这些幼稚时期的电报接收装置虽然没有得到最终的应用和推广,但它们为后进者提供了试验基础,随着电磁学理论的不断完善,电学的进一步发展,一根导线的电报机在莫尔斯的千呼万唤中诞生了。
莫尔斯:上帝创造了何等奇迹!
1843年,塞缪尔·莫尔斯用国会赞助的3万美元建起了从华盛顿到巴尔的摩之间长达64公里的电报线路,翌年5月,他在华盛顿国会大厦最高法院会议厅里,用他从1837年便发明出来并不断完善的电报机,向巴尔的摩发送了世界上的第一封电报,电文内容是《圣经》中的一句话:上帝啊,你创造了何等的奇迹!
自此之后, 这种“闪电式的传播线路”迅速发展,形成了巨大的通讯网络。 电报本身不是大众传媒, 但它为大众传播提供了快速有效的通讯手段, 而作为现代重要传播媒介的通讯社, 也是在电报技术发明之后才出现和发展起来的。 自助者天助。上帝没有创造奇迹,但上帝很公平。他没有使莫尔斯循着四十年的人生轨迹继续走向绘画世界的辉煌--尽管他已是时人公认的一流画家,但让莫尔斯最终实现他的发明梦想,在科学界获得了一个席位,从此开启电子通信时代的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