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历史趣闻 > 野史秘闻 >

关于宝玉和黛玉的趣闻

时间: 鸿宇2 野史秘闻

  宝玉和黛玉同真性情,为何一个讨喜一个不讨喜?赶紧一起来看看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关于宝玉和黛玉的趣闻,看完也许你的疑问就有答案了。

  关于宝玉和黛玉的趣闻:

  一、黛玉和宝钗

  看红楼梦的人常常喜欢拿黛玉和薛宝钗比,喜欢林黛玉的一派各种不待见薛宝钗,恨不能谁要是喜欢薛宝钗我就和谁划清界限;喜欢薛宝钗的一派同理,看到人说喜欢林黛玉就恨不得和人辩论一番:你看林黛玉多么多么不会做人,多么多么不体贴,多么矫情,各种各种。两派势同水火,各不相让。

  其实薛宝钗和林黛玉严格意义上讲不是太有可比性。红学研究中有一种观点认为薛宝钗和林黛玉是作者塑造的两个极端,两者都不是独立的个人,所以宝玉在太虚幻境中看到的十二钗正册里其他人都是单独一幅画一首判词一支曲子,唯有宝钗和黛玉是画在同一幅画上,共用一支曲子:“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词曲中提到林黛玉的时候常常会牵连薛宝钗,行文写作上也是有林黛玉处必有宝钗,有宝钗处可见黛玉。

  拥林派和拥钗派之所以各执己见,不肯让步的一个关键之处在于林黛玉和薛宝钗实在是塑造得很好的两个对立角色,一个真性情,率性可爱;一个周到体贴,沉稳大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不仅存在红楼梦成书的年代,也普遍存在于现代社会;不仅是很多人可以代入的性格,也是很多人想要追求的性格。

  但是也因为她们二者的性格对立实在太明显,几乎难以找到共同之处,所以让很多人产生一种误解:似乎一个人想当林黛玉,她就必然要放弃薛宝钗;一个人是薛宝钗,就不可能同时是林黛玉。这种对比其实是无效的,就好像苹果与梨,除了都是水果外鲜有共性因而不适合作比较——有效的对比必须发生在两个有相似性的物上。

  二、宝玉和黛玉

  宝玉和黛玉是一类人:反叛、率真、真情。但我原来读书的时候很好奇的一点就是为什么贾宝玉和林黛玉同样都是性情中人,为什么贾宝玉人缘爆好,除了贾环和赵姨娘不喜欢他偶尔对他使坏之外,贾府上下,全书几乎所有人都喜欢贾宝玉,至少不讨厌他;但是林黛玉就很不一样,除了贾母、宝玉紫鹃这几个非常有限的人之外,其他人对林黛玉就不是很待见了,怎么算都算不上喜欢吧。这种区别当然跟他们的身份有关:贾宝玉是贾府正经的主子,深受贾母喜爱,其他人不得不讨好他一点;林黛玉是寄住在贾府的,吃穿用度等同于其他姑娘,但毕竟不是正经的姑娘主子,其他人不用费心思讨好她。

  但是这些原因不能解释宝玉和黛玉人缘上的巨大反差:那就是排除那些阿谀奉承之辈,书中还是有不少人实打实地喜欢宝玉的,就这些人也还是比林黛玉的粉丝多很多。思来想去,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宝玉比黛玉更体贴、更会关心别人、更遵守礼法。

  往小了说,宝玉很体贴人。

  宝玉有一个很讨厌的奶妈叫李奶奶,这是书中为数不多十分负面化的形象。成天除了欺负袭人麝月晴雯这些年轻丫头之外,就爱干一件事—吃宝玉留个别人的食物。

  第一次是第八回宝玉沏了一碗枫露茶,被李奶奶吃了,给晴雯留的一碟豆腐皮的包子也被她拿走了;又有一次,宝玉替袭人留了一碗酥酪,准备袭人晚间回来的时候给她吃。没想到李嬷嬷来,听说是给袭人留的,赌气把酥酪吃个一干二净。这两次贾宝玉都非常生气,但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宝玉对晴雯袭人等一干丫鬟是十分上心的。吃了什么好吃的,就会想到谁谁谁也爱吃,可以给她们留着。这个细节很小很琐碎,但也因为是琐碎的小事做起来格外不容易。还有其他种种,比如晴雯生气了要撕扇子,他就拿出一箱子扇子为搏红颜一笑;袭人骗他说自己要家去了,他就急得流眼泪;看见小姑娘淋雨了,记得提醒姑娘却忘了自己也在淋雨——估计现在很多女生的男票都未必能做到这么体贴。

  往大了说,贾宝玉不喜欢男人,认为男人是泥做的,所谓“须眉浊物是也”。

  但是每次出于必要,他不得不见那些为官做宰的各路宾客时又保持了应有的体面,这是一种礼数。书中多次提及贾政召他去书房会客,他虽然每次都心不甘情不愿,但也认认真真去了。这些都是暗写,明写的也有,那就是秦可卿丧礼时路谒北静王一段。宝玉的表现也还是可圈可点的。正如贾母所说:我们这会子也打发人去见了你们宝玉,若拉着他的手,他也自然勉强忍耐一时。可见你我这样人家的孩子们,凭他们有什么刁钻古怪的毛病儿,见了外人,必是要还出正经礼数来的。……(宝玉)一则生的得人意,二者见人礼数竟比大人行出来的不错,使人见了可爱可怜。

  相比而言,黛玉对人就没有这么体贴了,她对宝玉无疑是很好的,但书中似乎很少看到她对其他人的好(紫鹃稍微好点)。不仅不体贴,还喜欢取笑人。湘云“二哥哥”发不清楚被她嘲笑,宝钗帮宝玉赶蚊蝇被她嘲笑,书中平辈的几乎都被她取笑了一遍。

  往礼数上说,林黛玉除了进贾府一回表现地小心谨慎合乎规矩之外,其他时候她的教养都被狗吃了。

  比如周瑞家的送宫花一段,林黛玉拈起一枝花冷嘲热讽:“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的也不给我。”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房,凤姐平日见她都得称呼一声“周姐姐”,按照当时的规矩也是黛玉半个长辈,更何况宫花是薛姨娘的一片心意,林黛玉这个时候耍小性子实在是不合适。

  除此,宝玉还比黛玉多了一份善心。刘姥姥二进大观园,出了各种丑,林黛玉次日嘲笑她为“母蝗虫”,典型的贵族小姐瞧不起乡下人的节奏;宝玉可能也不喜欢她,但他还是体谅庄稼人的辛苦。妙玉要扔刘姥姥喝过的茶杯,宝玉会说:“那茶杯虽然脏了,白撂了岂不可惜?依我说,不如就给了那贫婆子罢,他卖了也可以度日。”到底是更悲悯一些。

  小结:书中黛玉、宝钗、宝玉三人,黛玉人缘最差,宝钗深得人心,无奈也有人不喜欢她,比如说贾母。很多人会觉得黛玉真性情,但因此得罪了不少人;宝钗礼数周到,深得人心,然而有点做作。这种对立让人觉得真性情和好人缘只能二选一,但其实真性情和好人缘是可以二者兼得的,比如说宝玉。所以各路大神在纠结是要向黛玉学习还是要向宝钗学习时不妨跳出这个框架,多向宝玉学习。

  红楼梦简介:

  《红楼梦》,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首,章回体长篇小说,原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又名《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还泪记》《金玉缘》等,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本书前80回由曹雪芹所著,后40回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作为一部成书于封建社会晚期,清朝中期的文学作品,该书系统总结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制度,对封建社会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这些理想和主张正是当时正在滋长的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因素的曲折反映。

  由于传世版本极多,加以欣赏角度与动机的不同,因此学者们对于涉及红楼梦的各个方面,均有许多不同的看法,大致可分为文学批评派、索隐派、自传派等数派。由研究此书的思想文化、作者原意等,而形成"红学"。

1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