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历史趣闻 > 野史秘闻 >

孙悟空不为人知的痛苦

时间: 鸿宇2 野史秘闻

  齐天大圣孙悟空一生中有不为人知的两大痛苦,这都是什么呢?赶紧一起来看看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孙悟空不为人知的痛苦,看完也许你的疑问就有答案了。

  孙悟空不为人知的痛苦:

  一个人一生,会有很多的痛苦。当我们离休之后,不再从事任何工作的时候,总会在心里总结着自己的一生,有条件的人还会出自己的传记。每一个人,只要他是个人,就会有痛苦。

  孙悟空是《西游记》里杜撰的人物,通过作者的描写,我们看到了孙悟空身上很多的优点和缺点。这些优缺点,也是很多人身上有的。孙悟空给大家的感觉是一个自由自在的、快乐的猴子。他坚强、执着、忠诚、仁义……。

  纵观整部《西游记》,孙悟空有两大痛。一是被迫离开师门;二是真假美猴王丢尽脸面。

  一:被迫离开师门。

  从石猴到灵猴,从灵猴到花果山大王,从花果山大王到灵台方寸山学艺。这一段时间,孙悟空是懵懂无知的,他不懂得世间之事,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等等,他都不懂。

  到灵台方寸山之后,他得到了菩提祖师的指点,作为弟子,一干就是7年,7年如一日,勤勤恳恳的做事。之后的三年多时间,他学了一身的本领。悟空没想过什么时间离开师父,但突如其来的变化,让他不得不离开。原著说道:

  “祖师叫道:‘悟空,过来!我问你弄甚么精神,变甚么松树?这个工夫,可好在人前卖弄?假如你见别人有,不要求他?别人见你有,必然求你。你若畏祸,却要传他;若不传他,必然加害:你之性命又不可保。’悟空叩道:‘只望师父恕罪!’祖师道:‘我也不罪你,但只是你去吧。’悟空闻此言,满眼堕泪道:‘师父教我往那里去?’祖师道:‘你从那里来,便从那里去就是了。’悟空顿然醒悟道:‘我自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来的。’祖师道:‘你快回去,全你性命,若在此间,断然不可!’悟空领罪”。

  这时,悟空才清楚了,世间原来还有这么多凶险。菩提祖师,使孙悟空从灵猴变成了真正有通天彻地之能的猴王,孙悟空对师父难舍难分。菩提祖师,是孙悟空的师傅,更像是孙悟空的父母。“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孙悟空该明白这个道理,可他还是难以忘记自己的师傅。孙悟空是痛苦的,痛苦之处在于,以后只能在心里默念师傅,连说出来与大家分享的机会都没有。这种滋味,相信很多朋友没有感触过。从那之后,孙悟空再也没有见过师傅,这是遗憾,是一生的遗憾,更是一生的痛苦。假如当初没有卖弄,可能会与师傅多呆些时日。可惜……

  二:真假美猴王丢尽脸面。

  孙悟空一直以自己的本领自居。为此,他敢跟天庭叫板;被压五指山也不屈服;跟仙佛称兄道弟,更甚至说出“我老孙实是不怕:玉帝认得我,天王随得我;二十八宿惧我,九曜星官怕我;府县城隍跪我,东岳天齐怖我;十代阎君曾与我为仆从,五路猖神曾与我当后生;不论三界五司,十方诸宰,都与我情深面熟,随你那里去告”这种狂妄的话语。

  让他始料未及的是,一个假孙悟空把他一直引以为豪的东西打的粉碎。本事、面子全没了,这次的打击让孙悟空彻底改变。如来佛祖打击过孙悟空两次,一次是身体上的打击,把孙悟空压在五指山下,限制了自由;一次是心理上的打击,假孙悟空让孙悟空明白,他只是世间的一粒微尘,这次打击,让孙悟空彻底改变。

  当初被压五指山,孙悟空并没有绝望,因为他始终认为自己只是一时不慎。可“真假美猴王”,让孙悟空彻底的“绝望”,没人能帮他,假如没有如来佛祖,他连自己是自己,都无法证明。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所以,“真假美猴王”成为了他一生第二个痛。除去这两件事,其他的事情,对孙悟空来说,称不上痛,只能说是人生的历练。

  孙悟空简介:

  孙悟空是中国著名的神话角色之一,出自四大名著之《西游记》。相传他由开天辟地以来的仙石孕育而生,因带领群猴进入水帘洞而成为众猴之王,号称为 "美猴王"。后来在西牛贺洲拜菩提祖师为师学艺,得名孙悟空,学会地煞七十二变 、筋斗云等高超的法术。

  神通初成的孙悟空先后大闹地府与天宫,后被天界招安,封为弼马温。因感觉职位低而返回花果山自封为齐天大圣并迫使天庭承认该封号。因醉酒闹天宫,搅乱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偷吃太上老君的金丹,炼成了金刚之躯,阴差阳错间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中炼就火眼金睛。之后大闹天宫,十万天兵天将对其围剿亦不能将其打败,后来在与如来佛祖的斗法中失利,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悔过自新。经观音菩萨点化,被唐僧救出,法号行者,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在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后,最后取得真经修成正果,被封为斗战胜佛。

  孙悟空生性聪明、活泼、忠诚、嫉恶如仇,在中国民间文化中成为了机智与勇敢的化身。

  孙悟空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刻画的人物形象中公认排行第三的角色(前两位依次为《水浒传》中的宋江与《三国志演义》中的曹操)。

  孙悟空的性格特点是好名,勇敢好斗,桀骜不驯,爱开玩笑,活泼乐观,重视承诺。

  大闹天宫的起因是由于好名。他接受招安以后,第一次打出天门是因为弼马温的官儿太小,根本未入流,面目无光,因此怀恨而去。第二次大闹天宫是由于齐天大圣有名无实,王母娘娘的蟠桃会因此不请他,于是跑去偷食,后来连太上老君的金丹也偷吃了,更进一步把蟠桃会的玉液琼浆偷来开“仙酒会”才犯下弥天大罪。结果失手被擒,太上老君把他推进丹炉,炼就不坏之躯,出来后造反虽是为了报仇雪恨,但提出“强者为尊该让我,英雄只此敢争先”的口号,显示他是不满意才高而位低的待遇。后来在取经路上,他经常想到不要坏了名头,如七十六回,大鹏雕说他不像是万里传名的好汉,是个小辈猴头,专在人肚里做勾当,他为了顾全名头,只好出来决斗,他被唐僧赶走。三十一回猪八戒故意使用激将法骗他出山降妖,也是因为悟空好名才受激,他后来还为此当面质问黄袍怪:“你害他便也罢,却又背前面后骂我,是怎的说?”可见他对“名”看得很重要。孙悟空的好斗表现在他经常主动捉妖,视作一桩桩好买卖。当然,他是勇敢的,每次临敌,丝毫没有恐惧。他认为自己的买卖“一定先输后赢”,信心十足。

  《西游记》开篇明义,第一回标题“灵根充孕源流出,心性修成大道生”这两句话实际讲的是小说中心人物孙悟空奇异的诞生历程:

  “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风化一石猴,五官俱全,四肢皆备……”

  “仙石迸猴”的传奇诞生,既告诉我们这是一个纯天然的生命体,又预示了日后必有一番奇特的人生经历与轰轰烈烈的作为。

  从一个普普通通的石猴,一跃而为“花果山水帘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既不是天意造化,更不是靠虚伪,欺诈手段谋取,而是凭真本事,真功夫。发现“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他的勇敢,机智可见一斑:

  众猴白手连呼三声:“哪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来,不伤身体者,我等拜他为王。”石猴随即两声高叫“我进去!我进去!”……

  正所谓“自古英雄出少年”。这使他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石猴顺理成章地当上了“猴王”的位置。但这毕竟是他的少年时光,生命的“懵懂”之龄,心智肤浅。勇敢之举难免夹带“自发”意识。自己这一跳,能不能达到他们预定的要求,顺利完成任务,心里肯怕还没底,只因难抑一时冲动,只为要出人头地,别无他虑。再加上他是趁“王”这重赏而去,勇敢本色中又掺杂着几许争强好胜。

  发现“洞天福地”后,众猴们都已陶醉于快乐之中,他却一人端坐在上,‘列位啊,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何不拜我为王。

  从他乘“王”而去,得“王”而归,这种实至名归的背后掩盖不住的是他的逞强好胜,好出风头的顽劣性,这也是一个典型的少年式英雄“美猴王”的应有表现。“仙石迸猴”与生俱来的优越感让他自命不凡,伴随他一生历经无数的坎坷磨难,英雄豪气始终未被困厄所消磨。

11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