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历史趣闻 > 野史秘闻 >

明朝时期的大跃退

时间: 鸿宇2 野史秘闻

  明朝时期出现大跃退,商贾之家不准穿绸纱,这是怎么回事?赶紧和学习啦小编一起来看看明朝时期的大跃退吧,希望能够解答您的疑问。

  明朝时期的大跃退:

  中国古代历史上绝大多数统治者都重农抑商,但宋朝开国就对工商业经济十分重视,这也使宋代的社会经济文化获得了空前繁荣。宋神宗时任用王安石变法,将商业化社会的建设推向了高峰。明代的财政经济政策具有连贯性,它由明代开国君主朱元璋一手设计,可称为“洪武型”财政经济政策。其特点是彻底放弃商业化的努力,财政经济退回到以广大小农经济为基础,可以说是宋朝政策的“大跃退”。

  朱元璋痛恨王安石变法,他曾说:“宋神宗用王安石理财,小人竞进,天下骚然,此可为戒。”他的“改制”的基本精神就是重农抑商,以最落后的经济部门——广大农村为财政税收之基础,将大帝国建筑在小农经济之上,厉行节俭,注重均平。明朝统治者打击工商业,商贾之家不许穿绸纱;百姓不许航海,对外贸易以进贡名目由礼部掌管。朱元璋又连兴大案,打击富豪,“民中人之家,大抵皆破。”这样就确立了全国小自耕农为主的基础,保证了帝国农业自然经济的本位。

  这就意味着政府不再发展商业,不再追求用提高社会生产和流通的效率来增加社会财富,而是完全回到小农经济时代。这样的经济就只能在数量上膨胀,而没有效率和质量上的实质性进步了。这样做政治上确实简化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和政治控制,但文明也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有的只是王朝的循环。自此,全国变成无数个村庄之集合,全国经济成为一个庞大的扁平体,除了千万个小农家庭,就是统治者。民众直接面对国家,没有独立性的中间团体的阻隔,没有中层的商业代理机构及各种审计、会计机构的监督,也没有适当的司法程序来维护,政府机构又由一班文学之士来主持,对地方的人户、田土、物价等实际情况很难做到切实了解。

  晚明时期,中国的商业经济又有较显著的发展,被许多人称为“资本主义萌芽”,但尽管如此,晚明在商业化方面仍远不及宋代。明代整个“铸钱当不出千万贯”,仅相当于北宋两年的铸钱量。政府在摒弃商业化管理手段、将社会组织机构尽量简化的情况下,面对越来越繁复的社会事务,找不出恰当的技术手段来处理,就对道德纪律、意识形态进行空前强化。以现代眼光来看,明代本该用技术手段如民商法律来解决的问题,都统统归结到道德价值上去,用简单的道德信条如尊卑、长幼、男女来解决问题,以道德代替了法律。

  明帝国政治彻头彻尾地文人化,处处以道德伦理相标榜,这样以道德立国的社会,其专制、虚伪、不切实际的程度也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高峰。可以说,这正是明代全面离弃技术,以道德代法律的必然结果。

  明朝经济状况简介:

  农业

  明代中后期,农产品呈现粮食生产的专业化、商业化趋势。江南广东一大片原来产粮区由于大半甚至八九成都用来生产棉花甘蔗等经济作物而成为粮食进口区,其它一些地方则靠供给粮食成为商品粮食出口区。

  长江三角洲一带是当时桑、棉经济作物和手工业最发达的地步,常思患粮食不足……区域内调剂甚繁。但整个区域仍有不足,须由湖北,江西,安徽运入,所谓“半仰食于江、楚、庐、安之栗”。

  一般粮食作物的种植,主要有稻、麦、粟、梁、黍、菽等多种谷类;某些本来可以自给的区域,由于手工业的发展,非农业人口的剧增,或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使本地生产粮食不能满足需求,因而每年需从外地输入大量粮食。

  不少土地主缙绅也逐步将资金投向工商业,“富者缩资而趋末”,以徽商、晋商、闽商、粤商等为名号的商帮亦逐渐形成,并在一定地区和行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农业人口转为工商业者的数量急增。

  工商业

  明朝无论是铁、造船、建筑,还是丝绸、纺织、瓷器、印刷等方面,在世界都是遥遥领先,产量占全世界的2/3以上,比农业产量在全世界的比例还要高得多。明朝民间的手工业不断壮大,而官营却不断萎缩。

  明朝以较短的时间完成了宋朝手工业从官营到私营的演变,而且变化得更为彻底。迄至明朝后期,除了盐业等少数几个行业还在实行以商人为主体的盐引制外,一些手工业都摆脱了官府的控制,成为民间手工业。

  晚明时中国民间私营经济力量远比同期西方强大,当英国商人手工场业主拥有几万英镑已算巨富时,明朝民间商人和资本家动用几百万两的银子进行贸易和生产已经是很寻常,郑芝龙海上贸易集团的经济实力达到每年收入数千万两白银,当时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根本无法与之相抗衡。

  城市化

  在商业都市的发展规模、人口城市化状况和市场化程度方面:16世纪的欧洲城市规模较小,1519年至1558年时期,拥有2万至3万人口即可称为“大城市”。从城市规模和人口比例看,晚明中国的城市化程度反倒稍高一些。据伊懋可的数据,中国城市人口在明朝末年占到总人口的6%至7.5%。据曹树基的估计,1630年时中国城市化率已达到8%。

  人口

  明代户口峰值出现在晚明,但对于具体时间与人口数,不同学者有不同说法。易中天认为明末人口六千余万;赵文林、谢淑君认为明朝于1626年达到人口峰值,实际人口大约一亿人左右;王育民认为万历年间明朝人口达到峰值,实际人口在1.3亿人至1.5亿人之间;何炳棣认为1600年实际人口达1.5亿;葛剑雄认为1600年明朝实际人口大约有1.97亿人;曹树基认为1630年明朝达到人口峰值,实际人口大约有1.9251亿人,1644年实际人口约有1.5247亿人;而英国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则认为1600年明朝实际人口大约有1.6亿人。

11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