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黄盖的趣闻
赤壁之战第一功臣黄盖,负伤后为何置于厕所?这其中到底是怎么回事?赶紧一起来看看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三国黄盖的趣闻,看完也许你的疑问就有答案了。
三国黄盖的趣闻:
谁是赤壁大战中的最大功臣?相信绝大多数人一致认为应为诸葛亮。在《三国演义》和众多流传至今的古代戏曲、诗词歌赋中,都有诸葛亮向周喻献计“借东风”火烧曹营的描述,“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但据历史记载,在赤壁大战前,献策用火攻的并非诸葛亮,而是东吴大将黄盖。
黄盖,生卒年不详,字公覆,零陵泉陵人,东汉末年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君主。黄盖擅长使铁鞭,“姿貌威严,善于养众”,每每征讨,他的部队皆勇猛善战,一生立过无数战功。
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下,黄盖跟随周瑜与曹军在赤壁对抗。当时孙、刘联军面对曹军的强大船阵一筹莫展,正是黄盖大胆提出了火攻之计,把曹操烧了个人仰马翻。对此,《三国志·吴志·黄盖传》载,“建安中,随周喻拒曹公于赤壁,建策火攻” 。《三国志·吴志·周喻传》也载,黄盖向周瑜献计,“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根据正史记载,献火攻之计的不是周瑜,不是诸葛亮,而是黄盖。
就在这次赤壁大战中,黄盖不幸被流矢所中,堕下水中,被救起时血肉模糊,吴军居然认不出被救之人就是黄盖,于是把他当作一般将士,将他安置在厕床(厕所中的座床)中,没有找医生给他救治。“赤壁之役,盖为流矢所中,时寒堕水,为吴军人所得,不知其盖也,置厕床中”(裴松之注引《吴书》)。黄盖没办法,只好自己大声呼叫“韩当”,大将韩当发现他后,黄盖才得以保全性命。
赤壁大战后不久,黄盖因功被拜为武锋中郎将。孙权对黄盖的为政能力极为信任和倚赖,每逢有贼寇作乱的县份,总是派黄盖担任那里的地方行政长官。孙权即位后,诸山越(古越族后裔)不愿归顺,黄盖前去镇抚山越,“前后九县,所在悉平”。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武陵发生蛮族叛乱,进攻城邑,偏黄盖被调驻为太守,当时郡中只有五百人,黄盖运用战术,大开城门引蛮兵入城,入了一半时,立即发动攻击,斩杀数百人,收复所失的城邑,斩杀其领袖。他仅用三个月平定所有乱事,当地各部落的头目都对他以礼相待。后来,长沙郡益阳遭山贼攻打,孙权又派黄盖前去讨伐,就在这次出征中黄盖病死。
黄盖的简介:
黄盖(生卒年不详),字公覆,零陵泉陵(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人。东汉末年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君主。早年为郡吏,后追随孙坚走南闯北。孙权即位,诸山越不宾,黄盖活跃在镇抚山越的一线,前后九县,所在悉平,迁丹杨都尉。
黄盖为人严肃,善于训练士卒,每每征讨,他的部队皆勇猛善战。
建安十三年(208年)赤壁之战时,黄盖前往曹营诈降,并趁机以火攻大破曹操的军队,是赤壁之战主要功臣之一,以功拜武锋中郎将,他也因为此事迹而被后人广为传颂,小说《三国演义》在刻画黄盖这一人物时描写了"苦肉计"的故事。不久武陵蛮夷反,攻打城邑,黄盖以五百人,放其半入,拦腰截击,大破诸贼。春去夏来,寇乱尽平。后又平讨长沙益阳县山贼,加偏。官至偏、武陵太守。有一子黄柄。
黄盖除了在赤壁之战献上火攻计策外,黄盖追随孙策平定江东,也立下汗马功劳。等到孙策去世,黄盖继续在孙权手下效力,前后侍奉孙家三代,是江东元勋。
人物评价:
陈寿:"凡此诸将,皆江表之虎臣,孙氏之所厚待也。"
韦曜:"盖少孤,婴丁凶难,辛苦备尝,然有壮志,虽处贫贱,不自同于凡庸,常以负薪馀间,学书疏,讲兵事。"
蔡景历:"武夫则猛气纷纭,雄心四据,陆拔山岳,水断虬龙,六钧之弓,左右驰射,万人之剑,短兵交接,攻垒若文鸯,焚舰如黄盖,百战百胜,貔貅为群。"
庾信:"乍风惊而射火,或箭重而回舟。未辨声于黄盖,已先沈于杜侯。落帆黄鹤之浦,藏船鹦鹉之洲。"
章如愚:"如程普、黄盖、甘宁、徐盛、潘璋、朱然、朱桓、贺齐、凌统、全琮、吕范,皆智足以御众,勇足以却敌,未有不为守令之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