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选秀”制度的趣闻
清朝后宫的“选秀”制度,是由哪一个皇帝创立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清朝“选秀”制度的趣闻,希望能够解答您的疑问。
清朝“选秀”制度的趣闻:
在描述清朝后宫的诸多电视剧中,我们总能看到这样一个雷同的场面:一些打扮精致的妙龄少女,踩着满清独有的盆底鞋,款款走到皇帝面前,排成一排,接受皇帝的挑选。选中的,就成了皇帝的女人。未被选中的,则当场退货。
这个过程,叫做“选秀”。
选秀,是清朝独有的一种充实后宫的方式。候选人主要来自满族官员和王公大臣的女儿。汉族的女子,是不在备选之列的。
从现代的角度看,这有点类似于单方面的相亲,比如,某个富豪发出了相亲的消息,然后一堆女子前来应聘。
清朝的这个“选秀”制度,是哪个皇帝创立的呢?是顺治皇帝。
顺治皇帝为何突发奇想,要创立这么一个制度呢?这里面有一个曲折的故事。
话说,顺治皇帝14岁那年,在他的母后孝庄太后和叔叔多尔衮的主持下,迎娶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任皇后。这个皇后不是外人,是孝庄太后的亲侄女。
据说,这个姑娘长得不错,但遗憾的是,她有比较严重的“公主病”,与顺治相处得不是很融洽。刚开始,看在她是孝庄太后亲侄女的份儿上,顺治还忍着,但时间一长,顺治就失去耐心了。
某日,当小皇后第N次跟顺治皇帝闹别扭之后,顺治龙颜大怒,当即发了一道谕旨,大意是说:皇后不是我亲自选的,属于包办婚姻,婚后才知道性格严重不合,相处严重别扭,所以,我要废了她。
自古以来,皇帝有两件家事是身不由己的:一是废立太子,二是废立皇后。到了清朝,这个传统仍然没有改变。
当大臣们看到顺治皇帝的谕旨后,纷纷表示不同意,理由是:皇后没做错什么事儿,怎么能随便废掉呢?这是动摇国本啊。
大臣反对,顺治一点办法都没有,只好暂时搁置此事。但顺治是个任性的皇帝,自己想做的事儿却不能做,他怎么受得了呢?于是,他急火攻心,就生病了。
这下轮到另一个人着急了,她就是顺治的亲妈孝庄皇后。孝庄一瞧,这要是病出个好歹,大清可就没皇帝了。她一咬牙,亲自批准了顺治的废后决议。在这件事上,皇太后还是很有发言权的。重臣们一看,皇后的婆婆兼姑姑皇太后都发话了,那咱们还反对个毛线啊。
顺治终于得偿所愿,把皇后降为了妃子。
皇后虽废,可皇后的位子不能空着。接下来的事情,就是要选一位新皇后了。这一次,顺治吸取上一次的教训,坚决把选后的主动权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他要亲自选择。于是,就创立了“选秀”制度。
有意思的是,顺治选择的新皇后,还是没有跑出孝庄太后的家族。这位新皇后,是孝庄太后的侄孙女。废了亲侄女,又选了个侄孙女,这大概也是顺治与孝庄相互妥协的结果吧。
顺治之后的满清皇帝,大概觉得这个制度挺好的,就留存了下来,直到满清寿终正寝,它才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最后吐个槽:大家以为通过选秀选出来的女子都是绝色美女吗?呵呵。
清世祖顺治皇帝的简介:
崇德三年正月三十日(1638年3月15日)戌时生于盛京,其母为永福宫庄妃,博尔济吉特氏,即孝庄文皇后。
崇德八年八月庚午(1643年9月21日),皇太极逝世,皇太极在生前并没有指定皇位继承人。福临的异母长兄豪格和叔叔多尔衮争位,多方利益权衡之下,最终多尔衮扶立福临继位。八月二十六日(1643年10月8日)承袭父位,时年六岁,由叔父睿亲王多尔衮及郑亲王济尔哈朗辅政,实际清廷由多尔衮控制。
1644年正月改元顺治。九月,清廷自盛京迁都北京。九月十九日(10月19日),顺治皇帝抵达北京。十月初一(1644年10月30日)顺治帝即皇帝位于武英殿,告祭太庙社稷,成为清朝入关的第一位皇帝。
顺治七年十二月戊子日(1650年12月31日)在关外出猎的摄政王多尔衮逝世。顺治八年正月庚申日(1651年2月1日),顺治帝开始亲政,年十四岁。同年八月大婚。
顺治十八年正月丁巳(1661年2月5日),顺治帝在养心殿逝世,年二十四岁。著有《资政要览》。
顺治帝有八子、六女,但并未立储。逝世后,遗诏第三子玄烨继承皇位,即康熙帝。
顺治的母亲是蒙古族人,蒙古族普遍信奉喇嘛教,所以种种历史和家庭的影响,再加上自己一些特殊的原因,顺治,就和和尚结成了很密切的关系,有一个和尚叫憨璞聪,顺治是皇上,亲自到这和尚住的地方叫做海会寺,促膝长谈,相得甚欢,就是谈得很融洽。顺治回到宫里以后,又把和尚召到宫城西侧的西苑,里头有个万善殿,继续论佛谈法,还有一个大和尚叫木陈忞,顺治到了那儿,他跟他说,说:“我呀,总感觉我的前世好像就是佛家的人,说我到你这个寺庙之后,觉得这是窗明几净,就不愿意回到宫里。”还有一个大的和尚叫溪森。顺治就跟溪森一块谈话,他自称是这和尚的弟子,和尚当然也捧这位,有一次他跟一个和尚说,这个和尚叫木陈忞,说什么朕思上古,惟释迦如来舍王宫而成正觉,达摩亦舍国位而为禅祖。朕想效法他们可不可以。顺治想学释迦,释迦牟尼,想学达摩要出家。后来他就找了溪森说我要剃度,溪森开始劝阻,他不听,还是要剃度。溪森就把他头发给剃了,剃成和尚头了。这不得了,皇太后怎么可以同意呢。这样,就找了溪森的师傅,叫玉林琇,玉林琇就赶到北京,就让徒弟们架起柴禾来,点上火要把他的弟子溪森烧死。顺治一看这个情况不行,就说:“我不剃度了,我不出家了。”就救了溪森一命。
一天,顺治和玉林琇两个人对面坐着,谈佛论法,两个人都会意地互相笑了,为什么笑了呢?玉林琇看到一个光头的皇帝,顺治看了一个光头的和尚,两个人会心地笑了。 顺治爱子死了,爱妃(董鄂妃)死了,保姆死了,出家不成,心情非常郁闷。在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二,顺治就病了,初三,他就传召翰林院掌院学士王熙,康熙那个“熙”字,王熙到养心殿。顺治就和王熙秘密谈了一番话,后来王熙闭口不谈此事,有难言之隐。到正月初六子时,忽然传召王熙,到养心殿,到了养心殿之后,顺治说,说朕患痘,势将不起,病势很重,尔听朕言,速草诏书。我们翻译过来,就是我得了天花了,病势很严重,可能好不了,你听我口授,回去赶紧撰写遗诏,王熙就到了乾清门西侧围屏内,就起草诏书,起草一条就上奏一条,批回来改,再起草再上奏,三次上奏,得到钦定,就是它了。傍晚的时候,初七,傍晚的时候遗诏撰写和修改刚完,顺治死了。
顺治是出家了还是死了,根据我看到的材料,顺治还是死了,根据很多,我就举三点就可以了。第一:就是顺治病重得天花的时候,历史有记载,还传到民间不许炒豆。第二:王熙死了以后,有一本书叫《王熙自定年谱》,这里面记载了顺治临终让他撰写遗诏的事情,第三:溪森和尚死了之后,他的弟子给他整理一本书,在书里头记载就是顺治死之前,就说遵照祖制,实行火浴。朕身后要森溪速回京城为他火浴,顺治的遗体移到了景山寿王殿,四月溪森赶到了北京,在景山寿王殿前举行法会,溪森将顺治皇帝火浴,这是给顺治火化的和尚溪森的记载,再加上翰林院掌院学士王熙的亲自记载,顺治临危的时候,面授遗诏的时候,以及参考其他的文献和档案的记载,可以证明顺治是病死的,不是出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