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到底坑了谁
《三国演义》令三大名人形象严重被毁,那么小说三国演义到底坑了谁?下面学习啦小编就告诉大家《三国演义》到底坑了谁,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哦。
《三国演义》到底坑了谁:
作为一部历史名著,《三国演义》塑造了许多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有些甚至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不过,为了剧情矛盾的需要,有些人物原本的形象却生生被毁,以至于他们已不再是历史上本来的那个“他”,虽说是这样塑造的形象魅力四射,但作为那个个人却已经是面目全非。且看三国三大形象严重被毁的知名人物:王朗、鲁肃、蒋干。
第一位:王朗
在《三国演义》中,魏国司徒王朗自告奋勇,跟随曹真迎敌诸葛亮,曹真任大都督,王朗任军师。这是诸葛亮第一次兵出祁山的事情。当曹真商量退敌之策的时候,王朗夸下海口,说只要他到阵前一番说辞,就能让诸葛亮投降,蜀国军队也就会不战自退。却不想,王朗的一番说辞不但没用,反而被诸葛亮骂了一个痛快淋漓,王朗羞愧难当,“气满胸膛,大叫一声,撞死于马下”。
有了这个《武乡侯骂死王朗》演绎故事,王朗不仅是曹魏篡汉的帮凶,还是一个自逞其能,迂腐不堪,歪理邪说一大套,气短量小的人物。更有甚者,战场上有笑死的、气死的,有了这个王朗,从此多了一个被骂死的。不过,这个王朗在魏国却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曹操时期,王朗任大理卿,他认为,在罪行难以决断时,要从轻判处。这种法律观念是一种进步,这在封建社会是很难得的。后来在曹丕时期,王朗升任御史大夫,成为三公之一。王朗还是个非常有才能的人。
军事方面,王朗虽然不是那种临阵搏杀建功立业的,但在谋略方面却有独到之处。吴、蜀夷陵之战,孙权曾经向魏国称臣,以便专心与刘备交战。曹丕让大臣讨论,要不要出兵和吴国一道征伐蜀国?王朗认为,双方还未交兵,这时候不应出兵。要在他们势均力敌时,出兵促成胜败局势。即便这样,也要选择有利时机有利地形出击,一战成功不留后患。曹丕采纳了王朗的建议,后来刘备失败,蜀国留在江北的黄权部队投降了魏国,这可真正是不战得利。
王朗还是一个学者,著有《周易传》、《春秋传》、《孝经传》、《周官传》等著作。王朗有辩才,并不是一个被人说几句就会气满心邪,然后坠马而死的腐儒。曹操曾经请王朗赴宴,席上嘲讽他说:“不能学你当年在会稽丢了好饭碗。”王朗仰头叹息,说:“言行举止要想做到恰如其分真是太难了。”曹操说:“此话怎讲?”王朗回答说:“像我那样,当年既为汉吏,不能保境安民,所以是‘未可折而折’;而您在这个场合,原本应当尽地主之谊,体现出恭敬好客,折节求贤的气度,却想不到如此对待新来的客人,这就是‘可折而不折’了。”这样一个回答问题不卑不亢之人,怎么能被几句话气死?!三国是个谋士战将尽显风流的时代,象后期王朗这种纯粹的行政司法官员,很难形成“一时盛名”,以至于后世知道的人也不多,所以一旦形象被毁,想恢复也难。
第二位:鲁肃
演义当中,在诸葛亮和周瑜之间还有一位人物——鲁肃。鲁肃是一位长者,他事事为着孙、刘两家的联合大计着想,因而处处保护着诸葛亮不为周瑜所害。但是诸葛亮是何等的智慧,还用得着你鲁肃保护吗?周瑜又是谁?天下只要没有了诸葛亮,世界上就再也没有比他智谋更高的了,难道你鲁肃那点儿小动作,他还会看不透?因此,诸葛亮和周瑜都在利用这个老实人,也都在不知不觉地捉弄这个老好人。因此,这个忠厚长者也是一个傻乎乎的愚钝之人。
历史上的鲁肃是个忠厚长者不假,还在周瑜为居巢县令的时候,曾经求助鲁肃资助粮食,鲁肃一下子就给了周瑜三千斛(一斛约等于50公斤或100公斤)。但鲁肃却是个明白人,他原来是袁术的部下,看到袁术这个人没有纲纪,不足以成事,就毅然离他而去,前去投奔周瑜。周瑜将他介绍给孙权,经过交谈,鲁肃就向孙权献上了东吴版的“隆中对”,也就是最早的三国鼎立理论。刘表死后,鲁肃建议孙权派遣自己前往荆州吊丧,同时慰劳军领,以及劝说刘备让他笼络刘表的部下,然后共同对付曹操。可惜,鲁肃才到达夏口,刘表的小儿子就投降了曹操。惊恐之下刘备迅速南撤,准备过江以暂避曹操锋芒。鲁肃不顾危险,直接迎着刘备而去,在当阳的长坂坡,鲁肃见到了刘备,传达了孙权联合抗曹的想法,刘备非常高兴。然后,鲁肃又主动结好诸葛亮,说:“我是你兄长子瑜(诸葛瑾)的朋友。”这就有了后来的诸葛亮出使东吴。
鲁肃返回东吴以后,知道曹操必定会过江占领东吴,而东吴却笼罩在一片投降情绪之中。鲁肃单独见孙权指出,所有人都可以投降,而只有您不可以投降!比如我鲁肃投降可以慢慢升迁至州郡一级的长官,而您投降却没有了安身立命的处所。孙权感叹说,鲁肃这是阐明了“国家大计”,是上天把鲁肃赐给了他孙权。鲁肃又劝孙权赶紧把周瑜从鄱阳前线调回来。周瑜回来后,提出了必定战胜曹操的四项优势,统一了东吴的思想,坚定了将领们必胜的信心。周瑜被任命为大都督,鲁肃也被任命为“赞军校尉”,协助周瑜谋划军事。打败曹操以后,鲁肃从前线先行返回,孙权下令将领们都去迎接鲁肃。周瑜临死前,推荐鲁肃接替自己的职务,孙权马上予以任命。
可以说,鲁肃是那个时代杰出的战略家。
鲁肃被描写成事事帮助蜀汉,大概是源于《三国志·鲁肃传》当中的一句话:“羽与肃临界,数生狐疑,疆场纷错,肃常以欢好扶之。”其实,这也正是鲁肃的高瞻远瞩之处。曹操虽败,但依然强大,如果孙、刘两国打起来,必然会形成“鹬蚌相争”的局面,得利的必然是曹操这个“渔翁”。所以,鲁肃从战略的高度出发,尽量避免战争的发生。就是那个有名的单刀会,也是鲁肃提出来的。面对着当时已是名满天下的关羽,鲁肃不但不是怯懦愚钝,反而是“责数”关羽,可谓是大义凛然。
第三位:蒋干
蒋干盗书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蒋干也因此成为一个自以为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小丑式的人物。赤壁大战之前,曹操所带的都是北方之兵,无疑,这些人都不懂的水战。但是,刘琮率领荆州全州投降,这不但让曹操不费力气得到了荆州,还得到了蔡瑁、张允两个率军都督。此二人久居江东,谙习水战之法,周瑜为此忧心忡忡,想除掉这个心腹之患,又苦于无从下手。
恰巧,曹操要劝降周瑜,蒋干自告奋勇来到了江东。周瑜略施小计,让蒋干盗得了蔡、张两人写给周瑜的密信。蒋干回去后,将此信交给曹操,曹操一怒之下杀了二将。然而,周瑜还是没有解除忧愁,就是怎样才能去掉曹操所得的战船,彻底消除东吴水军的隐患?庞统想出了一个连环计,就是把战船连在一起,以便于黄盖假投降的时候,一把火就把所有战船烧光。但是,如何让庞统平安过江呢?过了江献上的这个连环计又怎样不让曹操怀疑呢?正好蒋干又来了,是他把庞统引荐给曹操,曹操轻信了庞统献的连环计,导致战船全部被烧,赤壁大战失败。这就是蒋干两次过江,两次中计的故事。
实际上,蒋干曾经想说服周瑜为孙权所用不假,却并没有上当。那是曹操听说周瑜很年轻的时候就俊美有才,认为可以通过游说打动他,于是就派遣蒋干前去见周瑜。蒋干这个人仪表堂堂,口才好,尤其是擅长论辩,公认为江淮之间没有人能够比得上他。蒋干于是穿上普通人的衣服,装作是私人旅行来见周瑜。周瑜出来迎接他,还没有等到进屋就对蒋干说:“子翼好辛苦,你远涉江湖之间是为了给曹操当说客吗?”蒋干说:“我和你是同乡,长大后好长时间没有见面,我远远地听说你的大名功绩,特意来叙叙旧,顺便看看你所治理的军队,而你反而说我是他人的说客,是不是反过来试探我?”周瑜说:“我虽然比不上古代的夔和师旷这些音乐大师,可是听丝弦赏音律,还是知道是不是高雅曲调的。”话外的意思是,你我都不是小孩子,难道连这点儿事情还看不透!因此把蒋干请进去,为他设酒宴招待。吃罢了饭,周瑜对蒋干说:“正好赶上我有要紧事,只好请你到营外馆舍中住下了,等我的公事处理完了,再找时间请你。”后来三天,周瑜请蒋干在军营中巡视一圈,看了军需仓库和武器库;回来再饮酒,又给蒋干展示了自己的侍从以及穿戴和珍玩之物,然后对蒋干说:“一个人处在世上,能够遇到知己的主上,在外看起来是有君臣之分,在内却如同亲兄弟一样,他对你言听计从,和你同富贵共患难,即便是苏秦张仪重生,郦食其再世,他们见到我这种情况,也会折服而没有话说,你在这些人面前只是晚辈,难道是你能说动我的吗?”蒋干只是笑,自始至终也没有说出劝周瑜归顺曹操的话。蒋干回来对曹操说:“周瑜这个人气度宽宏高远,并不是言辞可以说动他的。”就是说,蒋干一见周瑜,周瑜就知道他是来干什么的,因此,主动把话说穿了。蒋干只得把话咽在肚子里,自始至终不再提及来见周瑜的目的。这样的好处是什么呢?蒋干说是为“私谊”而来,因而两人的交往就始终局限在私人关系当中。这样会避免孙权和周瑜之间不必要的一些误会。蒋干也是个聪明人,知道周瑜不能说动,所以就干脆不说,只让你周瑜一个人说,这样既给周瑜留下了面子,也给自己减少了不必要的麻烦。
很可惜,蒋干在三国实在是个小人物,小到不够《三国志》立传的程度,所以,惟有蒋干形象被毁毁得彻底,怕是永远难有翻身之日啦!
《三国演义》的简介:
《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国古代长篇历史章回小说。作者一般被认为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是四大名著中唯一一本根据历史事实改编之小说。演义以史为据,以儒家思想为本,强调“忠义”;着重描写战争,讲述汉末黄巾之乱至魏、蜀汉及吴三国鼎立,到西晋统一百余年间历史,刻画了众多英雄人物。
自《三国演义》问世以来,各式各样的版样层出不穷,明代刻本有20多种,清代刻本也有70多种,在中国民间流传甚广。康熙二十八年,日僧湖南文山编译出版日文本《通俗三国志》之后,朝鲜、日本、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英国、法国、俄国等许多国家都对《三国演义》有本国文字的译本,并发表了不少研究论文和专著,对这部小说作出了极高的评价。
清人毛氏父子批改三国演义时,把明代流传下来的版本中不实讥望、怪力乱神之处删除勘正。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称:“因为三国的事情,不像五代那样纷乱;又不像楚汉那样简单;恰是不简不繁,适于作小说。而且三国时的英雄,智术武勇,非常动人,所以人人都喜欢取来做小说底材料。”
而书中亦刻画了近二百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贤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质,而且还拥有着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曹操则被塑造成一位“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的奸雄,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诈,是一个政治野心家和阴谋家。关羽“威猛刚毅”、“义重如山”,但主要以个人恩怨为前提。刘备则被塑造成为仁民爱物、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皇君典型,但却有些小气。
而当中的战争,手法多样,读者往往感到一场场刀光血影的战争场面。其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战争的描写被认为是波澜起伏、跌宕跳跃,使人读来惊心动魄,将史书上所没有的情节描写得十分细致。不过,前33回写了从桃园结义到曹操统一北方的24年,79回半写了刘备三顾茅庐到诸葛亮死于五丈原的27年,而以后的46年只用了15回半就草草收场。
由于《三国演义》在民间的流传范围、影响程度,都可谓是中国古代历史小说中独一无二的,这就造成了普通民众,甚至一部分专家学者对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也就是小说所描述的历史时期的概况、事件、人物缺乏正确的常识,从某种程度上说,小说《三国演义》的内容在国人心目中已经占据了真实历史的地位,这种现象在近来的电影、文学作品中都有所反应。民间也一直对这类现象有不少争论。
非凡的叙事才能,全景式的战争描写,特征化性格的艺术典型,浅近的文言,构成了《三国演义》的主要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