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字那么奇怪
名字说是对人或事物的名字进行解说的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从宋代开始盛行,但其文化渊源始于先秦冠礼制度,《仪礼》中已记载冠礼仪式上使用的格式化祝辞。那么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字那么奇怪?
“夫差”、“勾践”之类的名字其实是音译。感觉春秋时期的人名字很奇怪,这其实是正常的。这又分两种情况,一是华夏各国的人,比如孔子他老爹叫“叔梁纥”,这名字怪不?还有姓叔的人?再比如老夫子去见过的那位著名的风流女南子,这名字也够奇怪的,难道是姓南名子?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春秋(及其以前)人的名字形式和现在不同。一方面是姓氏分流,男子称氏不称姓,但氏又不稳定,经常随着其人的封地、官职的变化而变化。
比如我们都知道的晋国元帅先轸,他又叫原轸,轸是名,而先、原是氏。他先封于“原”这个地方,故此称原轸,后来又改封于“先”这个地方,故称先轸。对于女子来说,就是称姓不称氏,姓虽然是长期固定的,但女子的名称结构和 现在却不同,是姓放在最后的。所以上面提到的“南子”,其实是姓“子”。子这个姓是殷商的国姓,孔子也姓子。
另一方面,春秋时人的名字结构和现在不同,如前面说的孔子他老爹叔梁纥。这老先生当然不姓叔,前面说了,他姓子。叔也不是他的氏,他的氏是孔。那叔梁纥是毛意思呢?其实,“叔梁”是他的字,纥才是名,这是把名和字连称的。
与之类似的,比如孔子的祖先——孔父嘉,这老先生字孔父,名嘉。他的后代以他的字为氏,就称孔氏了,孔子的孔就是这么来的。而在我们现代人看来,孔父嘉、叔梁纥这些名字都好奇怪啊。另一种情况,就是周围蛮夷各国的人。比如题主说的“夫差”、“要离”这些人。
需要说明一点的是,吴、越都属于百越,是越人,他们的语言是和华夏不同的。举个很著名的例子:楚王的弟弟鄂君子析在河中游玩,船上钟鼓齐鸣,荡舟者是一个越人,于是他就唱了一首歌,是什么样的歌呢?他唱道:“滥兮抃草滥予昌枑泽予昌州州 甚州焉乎秦胥胥缦予乎昭澶秦逾渗惿随河湖”。子析说这是什么鸟语?来人啦快给偶翻译一下,于是就有个翻译过来,说,他唱得是“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顽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这就是著名的《越人歌》,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翻译诗歌。从这个例子我们就知道,吴越的语言是和华夏不同的,所以,象勾践、夫差、阖闾之类的名字,自然是音译的,确实没什么实际意义。
古人的名与字
在史书或古籍中常看到古人除了姓名外,还有字,古代人有“名”有“字”,“名”又叫“ 本名”,旧说是古代婴儿出生后三个月由父亲所取(当然亦有一说是出生后即可取名了);而“字”又叫“表字”,是除本名外另取一个与本名有所关联的名字,男子在二十岁行冠礼时取字 (不过三国乱世,思想反动,冠而取字并不是一定遵循,曹冲、孙亮都是未冠死去而皆有字),而女子则在十五岁行笄礼时取字。名,在夏朝之前已经有,而取字据说始于商朝,如推翻夏桀的商汤,原名履,又名天乙,字汤。还有,名与字是有区别的,古人常自称己名以表示谦称,称人之字以表示对人尊称,另姓与字连称亦是对人尊称。
名与字是有关系、关联的。有的是意义上的联系,有的是意义上的相辅,有的是意义上的相反。另外,古人的名和字往往取自古典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