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历史上针对北宋当时“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而掀起的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下面小编给大家讲解一下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1,人和。这是最重要的。王安石有个外号叫“拗相公”,不容有任何人反对他,不管是朋友还是敌人。但是很多人都反对他,包括范仲淹,司马光,欧阳修,苏轼,甚至包括他的弟弟王安国,王安礼。(因为反对变法,苏轼被贬为杭州通判,于是就有了苏堤,后世文人骚客还得感谢王安石啊!)不得已,王安石只得自己提拔一批心腹,于是一帮趋炎附势之辈如吕惠卿,李定,邓绾就走马上任了,把本来一场好好的变法搞得乌烟瘴气,能不败吗?
2,背景(公元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十六年后(即苏轼兄弟中进士后一年),王安石上万言书,主张变法。但直到1069年当上参知政事,才始行新法,次年,王安石拜相。之所以变法十一年后才实施,是因为仁宗皇帝不喜欢王安石,认为他是伪君子。1068年神宗继位,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欲励精图治。于是任用王安石,施行新法。变法的根源是契丹,西夏虎视眈眈,大宋不得不侍奉这两位爷。)至于王安石失败的原因是因为当时社会生产力很落后(明朝东南沿海才有资本主义萌芽),人民思想尚未发展到那个程度,一句话,王安石思想太超前。
3,地利。王安石当地方官时,曾变过法,据说十分成功(注:王为试验变法,对朝廷的升迁也拒不接受)。于是,王安石就幼稚地以为变法可行。殊不知,历史上的数次变法无不惨败,他没有吸收前人的教训。之前的成功只不过因为山高皇帝远,他一人说了算,大家也还听话,但对整个国家变法,掣肘的事可谓数不胜数。一州县可施行,未必意味着全国皆可。他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
变法的超前性与社会现实的落后性差距过大,变法没有适应的土壤,王安石变法主要是应对危机的政治冲动,而不是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对这次变法的经济内容,黄仁宇评论道:“在我们之前九百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时世界里其他地方提出。但现代金融是一种无所不至的全能性组织力量,它之统治所及既要全部包含,又要不容与它类似的其他因素分庭抗礼。”而宋朝的封建政体是其面临的难以逾越的困境,结论不言而喻,变法的走样与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王安石明知改革“缓而图之,则为大利;急而成之,则为大害”,却在变法中操之过急。他只认定一个目标,却忽略了在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必然会连带产生一系列问题。在短短数年间将十几项改革全面铺开,恐怕当时的社会各阶级都不见得有这种精神和物质承受能力,于是变法反而陷入了欲速则不达的困境。 四、动机与效果的背离,条文与执行的偏差,使一系列变法措施从安民走向扰民
首先是变法核心人物宋神宗和王安石不能协调一致。当王安石再次担任宰相后,宋神宗对他的态度已经有所变化,即所谓“意颇厌之,事多不从”。王安石看到变法停滞不前,被迫再次辞职。其次是变法派内部出现反对派。许多变法派只从自己利益考虑,而不以改革大局为重,结果使参与变法的人员闹得四分五裂,这怎能对付强大保守势力的进攻呢?
王安石变化的主要内容
改革税赋
方田均税 熙宁四年(1071年)八月由司农寺制定《方田均税条约》,分“方田”与“均税”两个部分。“方田”是每年九月由举办土地丈量,按土塙肥瘠定为五等,“均税”是以“方田”丈量的结果为依据,制定税数。方田均税法清出豪强地主隐瞒的土地,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也减轻了农民负担,同时却严重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反对
军队改革
裁兵法 整顿厢军及禁军: 一、 规定士兵五十岁后必须退役。 二、 测试士兵,禁军不合格者改为厢军,厢军不合格者改为民籍。
新修水利
规定各地兴修水利工程,用工的材料由当地居民照每户等高下分派。只要是靠民力不能兴修的,其不足部分可向政府贷款,取息一分,如一州一县不能胜任的,可联合若干州县共同负责。
希望以学校的平日考核来取代科举考试,选拔真正的人才。“三舍法”,即把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等,“上等以官,中等免礼部试,下等免解”,后来地方官学也推行此法,反映了班级教学的特色。
贡举法 王安石认为“欲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改革贡举法,废明经、存进士,熙宁三年(1070年)三月,进士殿试罢诗、赋、论三题而改试时务策。熙宁四年(1071年),二月,颁新贡举制,废明经,专以进士一科取士。另设“明法科”,考察律令和断案。
惟才用人,凡是有志于改革的人才都被委以重任,不少人成为改革的中坚力量。
王安石是怎么死的
公元1086年,也就是宋神宗逝世后的第二年,“新法”被完全革除。此时的王安石正在老家江宁,听到这个消息后,忧愤无比得疾,第二日早(5月21日)逝世,年终65岁。(虚岁66岁)
生不逢时的王安石成不了救世主
也有人说,王安石生不逢时,那样一种时代背景,那样一种文化氛围,怎么会允许他的改革走向成功?他可以做太平官,甚至可以做贪官,就是不能做有作为的官,一位同僚曾给他写信:“这天下是皇上的,你急什么?”一个人,成不了救世主。
王安石变法毁在吕惠卿手里可不可信
有人说,王安石败在小人吕惠卿手里。王安石没有积聚一批改革的骨干力量就匆匆动手,重用了一批势利小人,最后纷纷反目,比如吕惠卿,在关键时刻出卖了他的恩师王安石。吕惠卿是福建人,善于投机钻营,王安石看重他,将他从一个小县官提携至宰辅的高位,作为自己的左右手,人们称吕是“护法善神”。但王安石罢相后,吕惠卿反戈一击,不论新法同僚或元老旧党,凡不合意的一概排斥打击,同时用人唯亲,重用自己的胞弟,以实施新法之后大肆搜刮聚敛。更阴险的是,吕惠卿向皇帝揭发,王安石当年给他写过两封私信,上面特地注上一笔:“勿使上知。”也就是不要让皇帝知道他们之间的秘密。犯有“欺君”、“欺朝廷”之罪。结果自然可想而知,于是就有了王安石的第二次罢相。?
在人类所有的所谓“忠诚”行为中,政治上的忠诚是最靠不住的,最易变的,因为玩政治就是在玩利益交换。王安石倒了,不得势了,吕惠卿还有什么必要去抱他的大腿?他当然不会记得当初的诺言。对于吕惠卿的背叛,王安石深深失望,是他心底永远的痛。在江宁闲居,天天要写“福建子”三字,以泄心头之恨。元丰初年,吕惠卿“除母丧,过金陵,以启与安石求和”,王安石写了一封极富哲理的回信给他,表示“不如相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