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历史文化 > 文史百科 >

澳门仁慈堂大楼介绍

时间: 耀聪2 文史百科

  编者按:仁慈堂创立于1569年,现有建筑修建于18世纪中叶,立面线条最初极为简洁, 19 世纪末根据新古典的表现方式加建现有立面之拱廊部分,至今外貌基本保持不变。

  仁慈堂大楼(Santa Casa da Misericórdia),是位于澳门特别行政区议事亭前地旁边的砖石建筑物,为澳门慈善机构仁慈堂的物业。2005年以澳门历史城区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内。仁慈堂大楼的地下是澳门政府部门公证署的办公室,二楼则为仁慈堂博物馆。

  仁慈堂位于议事亭前地,是澳门第一所慈善组织,于1569年由澳门首任主教贾尼路创立,负责慈善救济的工作,故名“仁慈堂”。成立之后,仁慈堂开办了中国第一间西式医院白马行医院,并设育婴堂、麻疯院、老人院、孤儿院等机构。

  仁慈堂大楼修建于18世纪中叶,至1905年形成今天的面貌,具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仁慈堂大楼的地下是澳门政府部门公证署的办公室,二楼则为仁慈堂博物馆。

  仁慈堂博物馆于2001年12月14日正式揭幕,展出了大部份来自飞安达的仁慈堂珍藏。其中珍藏了;印有耶稣会徽号的陶瓷器皿、仁慈堂的历史文献“澳门仁慈堂章程”手抄原件、白马行医院的铜钟、天主教的一些祭器用品和圣像等。建筑整体除花岗石柱基外,均粉刷以白色,故即使立面装饰线丰富,依然给人一种安静高雅感觉。色的外墙展露朴实安静感觉,与其慈善为怀的形象不谋而合,就像白衣天使穿白袍一样。

  但令人想不到的是,仁慈堂与澳门龙头产业博彩业有密切关系。原来澳门是中国最早正式发售中西式彩票的地方,而第一批以慈善为目的彩票就是由仁慈堂发行。刚好氹仔龙环葡韵现正举行《集彩回顾——老彩票珍藏展》,不妨去细味一下老彩票珍贵之处。要参观仁慈堂大楼,请从其右巷进入,直上2楼的博物馆,可参观仁慈堂创建者贾尼路澳门天主教第一任主教)的全身画像、头颅遗骨和陪葬品十字架。在靠墙的位置摆放了一个铜钟,是白马行医院使用过的。

  这所医院是仁慈堂在澳门建造首间以及中国境内第一所西医院。在墙的另一面,还看到有关天主教会的祭器用品,如18世纪象牙雕刻的圣母像,都是别具一格的珍贵文物。仁慈堂右巷,现时成了不少游客拍照留念的地方,尤其到了晚上,巷子尽头的墙上所挂的灯饰光亮一片,吸引游人的注意。在巷子尽头有一蹲半身铜像,就是刚才提及的仁慈堂创办人贾尼路主教的雕像。据说,这个铜像几十年前原本安放在仁慈堂大楼三角形尖顶上,後来拆了下来,现在重新安放在这里给游人瞻仰。

  建筑特点:

  仁慈堂创立于1569年,现有建筑修建于18世纪中叶,立面线条最初极为简洁, 19 世纪末根据新古典的表现方式加建现有立面之拱廊部分,至今外貌基本保持不变。

  仁慈堂位于市政厅前地,为一砖石建筑,由于后加的两层券廊,赋予它新古典外衣从而吸引人们的注意。建筑整体除花岗石柱基外,均粉刷以白色,故即使立面装饰线丰富,依然给人一种安静高雅感觉。建筑物正立面上层为大楼之外廊,下层为宽2米的公众通道。

  立面墙身是建在10个方形的花岗岩柱基上,柱基间则以砖券相连,同时,在柱基上均设有壁柱一对作装饰,这种券柱式建筑手法在立面上重覆使用,从而令大楼立面具有一种镂空的效果,建筑物宽22米,女儿墙高度为12.5米,左右分为三部份,中间部份宽22米,其顶上之三角形山花高达16米,打破了建筑物的水平感主面上下两层各开有7个券拱,其中以中间3个较大,而券拱两侧之壁柱在形式及柱式上均有所不同,上层中央三组为爱奥尼式圆柱,两侧4个则为爱奥尼式方柱,至于下层则为科林斯柱式,两侧为圆柱,中间却是方柱,并以叠柱形成出现。

3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