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姆渡遗址陈列馆简介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由文物陈列馆和遗址公园两大部分组成。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河姆渡遗址陈列馆简介。欢迎欣赏阅读。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概况
博物馆基本陈列有3个展厅,第一展厅陈列出土文物400余件,辅以照片、图表、模型,介绍了遗址的基本情况。 引人注目的是一个面积为100平方米的"七千年前河姆渡生态环境"大模型,在声、光、电的自动控制下,形象地再现了7000年前河姆渡先民过着定居生活,从事农业、狩猎等生产、生活场景,维妙维肖,栩栩如生。
遗址中出土的大量动物骨骼, 经鉴定属于61个动物种属。从陈列的鸟类、鱼类、爬行类及哺乳类的骨骼残片,展示了昔日的河姆渡是古林参天,水草茂密,虎吟象吼,鱼跃雁飞,一派生机盎然的动物世界,堪称7000年前的古动物王国。
第二展厅"稻作经济",反映稻作农业及渔猎采集活动,展出的实物有7000年前的人工栽培稻谷及照片,稻谷芒刺清晰,颗粒饱满,令人叹为观止。此外展出的还有骨耜、木杵和石磨盘、石球等稻作经济的全套耕作、加工工具。 带炭化饭粒的陶片和以夹炭黑陶为主的釜、钵、盘、豆、盆、罐、盉 、鼎、盂等炊、饮、贮器,说明早在7000年前我们东方民族的饮食习惯已基本形成,种植水稻是河姆渡人的重要经济活动,他们的饮食文化已很丰富了。
河姆渡先民发明了农业以后,生活状况有了根本改变,但还是不能满足他们的生活需要,从陈列的骨哨、骨箭头、弹丸等渔猎工具、酸枣、橡子、芡实、菱角等丰富的果实来看,证明渔猎和采集仍是河姆渡人不可缺少的经济活动。
第三展厅反映河姆渡人"定居生活"和"原始艺术"两个内容。陈列着被称为是建筑史上奇迹的带有榫卯的干栏式建筑木构件和加工工具。此外,陈列的还有种类繁多的纺织工具,展示了当时成熟的纺织技术。
在生产和生活领域里创造了许许多多奇迹的河姆渡人,以其精湛的雕刻工艺,生动逼真的陶塑,优美的刻划装饰与绚丽的绘画,创造了辉煌的原始艺术,展现了河姆渡先民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他们以象...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馆藏介绍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陈列馆,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为3200平方米,由6幢建筑组成,单体之间用连廊相接,建筑造型根据河姆渡7000年前"干栏式"建筑风格"长脊、短檐、高床"的特点而设计,依托456根桩基,在高于地面的架空层人字坡屋面上耸起5-7组交错构件,象征着7000年前榫卯木作技术,再配以土红色波纹陶瓦,炒米黄毛面墙砖,显得古朴、野趣。序列层面形似展翅翱翔的鲲鹏,表现了河姆渡先民爱鸟,崇鸟的文化习俗。
陈列馆分为三个展厅。
第一展厅:
河姆渡遗址是我国新石器时代一个重要的聚落遗址,它是1973年夏天,当地政府建造涝站时发现的,经省、市文物考古所调查、试掘认定遗址总面积4万平方米,叠压着4个文化层。根据碳14测定,第四文化层的年代距今约7000年。1973年、1977年的两次大规模发掘合计面积2800平方米,发掘出骨器、石器、木器、陶器等文物6700余件,还发现大量人工栽培稻谷、大批干栏式木构建筑遗迹、丰富的动植物遗存及墓葬,展示了当时发达的农业,高超的建筑、陶制、纺织技术和辉煌的原始艺术,为研究当时农业、建筑、纺织和东方文明起源提供了极度其珍贵的实物资料,被学术界公认是中国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河姆渡遗址所展示的灿烂的原始文化,有力地证明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一样,都是中华民族远古文化的发祥地。这一结论已被写进了中学历史教科书中。
有一间100平方米的"7000年前河姆渡生态环境大模型"。通过声、光、电的自动控制,向人们展示:近外,远古时候河姆渡金秋的丰收时节,果实累累,稻谷正待收割;远外,南面的四明山麓,古木参天,是一个天然的动物王国,大象、犀牛、老虎等动物出没其间;村落东北一片湖沼,水域宽阔,鱼类遨游,飞禽栖息,稻谷飘香。再远处则是茫茫大海。它形象地再现了7000年前河姆渡先民劳作生活的情景。河姆渡先民就是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繁衍生息,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河姆渡文化。
第二展厅:
展示河姆渡先民稻作农业及渔猎采集活动。这里展出的是河姆渡遗址所有出土文物最重要的内容--7000年前的人工栽培稻谷。河姆渡遗址稻谷主要发现于第四文化层。在第一期发掘中,400多平米的范围内,普遍发现稻谷堆积,有的稻谷和谷壳、稻秆、稻叶混杂叠压,厚度在20-50厘米之间,厚度达80厘米,且保存完好。刚出土时,稻谷色泽金黄,颗粒保存完好,出土后因接触空气迅速变黑了。经专家鉴定,这些稻谷,已有粳稻和籼稻之分。这一发现纠正了那种认为中国栽培稻是由印度传入的陈旧说法,证明河姆渡遗址所处的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也是亚洲栽培水稻的发源地之一。
还展出了大量用哺乳动物的肩胛制成的耕作工具--骨耜。7000年前,河姆渡先民能栽培大量的稻谷是与先进的生产工具分不开的。两次发掘出土的这类骨耜有170多件。骨耜的发明和大量应用,推动了从懂得栽培稻谷到形成规模生产的飞跃,为河姆渡农业生产注入新的活力。骨耜主要用于开垦、翻耕、除草、开沟、筑堤,具有后来的犁、锄、锨等的功能。这此骨耜的出土,标志着7000年前河姆渡原始农业已从刀耕火种过渡到耜耕生产阶段,在农业发展史上具有十分进步的意义。大家看到这些木杵、石磨盘、石球,都是稻谷的脱壳工具。这些带炭化饭粒的陶片和夹炭黑陶为主的釜、钵、盘、豆、盆、罐、鼎、盂等炊、饮、贮器,说明早在7000年前,河姆渡人餐桌上的饭和菜已经分开了。陶钵相当于今天的饭碗,陶盘用来盛鱼、肉之类的菜,陶盂在出土时里面还发现白色沉淀物,经专家认定是一种酒器。从这此出土的实物,不难推断,河姆渡先民的主要经济活动是种植水稻。但是,大家从陈列的骨哨、骨箭头、弹丸等渔猎工具,猪、狗、牛等遗骨以及酸枣、橡子、芡实、菱角等遗存来看,证明饲养家畜、渔猎和采集也是河姆渡先民不可缺少的辅助经济手段,他们的饮食文化已很丰富了。
这里还阵列从遗址中出土的这八支木桨和陶舟模型及海洋鱼类鲨鱼的遗骨,它说明了河姆渡先民已经掌握了驾驶舟船航行和捕捞海上鱼类的技术。
第三展厅:
这一厅里主要反映河姆渡先民的"定居生活"和"精神生活"两部分内容。这些带有榫卯的干栏建筑木构件和加工工具,以及干栏式建筑复原模型,它让我们领略7000年前河姆渡这个地方干栏式长屋的风采。最大的那幢木屋,面宽23米,进深7米,梁柱榫卯相接,结构奇巧,还有雕刻装饰,蔚为壮观,它是中国古代高超的建筑艺术的实物资料,也是我们后世构筑巍峨奇巧的殿宇楼阁的雏形。
这里还展出的这些种类繁多的纺轮、梭子、经轴、机刀等纺织工具和象牙盅形器上蚕纹图案,证明河姆渡先民已掌握成熟的纺织技术,也证明河姆渡先民已经脱离了单纯用兽皮和树叶遮身的时代,透露出河姆渡先民可能在世界上最早利用蚕丝的信息。
这些实物告诉我们,河姆渡先民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中所显示的聪明才智和开拓创造精神,具有划时代意义。
这里展出的艺术品,以象牙、骨、玉、石、陶、木为载体,通过琢磨、刻划、捏塑、绘画等手段,给我们留下了这么多构思奇巧、寓意深刻的艺术形象,不难看出,有许多艺术品,追求的是一种对称、平衡的审美和整齐、稳重、沉静的艺术风格。
这种被称为"双鸟舁日"的象牙雕刻蝶形器,长17厘米,高8厘米,梳形,图案正面中间有五个同心圆太阳纹,外圆上端雕刻火焰,象征太阳的光芒,两侧则是一对凤鸟翩翩起舞。这是迄今为止考古发现中人类最早创造和具有完整形象的太阳神的图案,整幅画面构思巧妙大胆,线条娴熟、流畅,是河姆渡遗址出土的众多艺术品中的精品。这个蝶形器反映了河姆渡先民在多雨易涝的环境中,为了稻谷丰收,对太阳和天体的一种心灵敬畏,是原始的图腾崇拜,是稻作文化物。那座在姚江畔的大型雕塑"双鸟舁日"就是依照这件象牙雕刻蝶形器建造的。
这只从遗址中出土时仍是红光闪闪的朱色木胎漆碗,经光谱光析,其成分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器相同。证明早在六七千年前,河姆渡先民已经懂得使用漆了。它也证明了中国的河姆渡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天然涂料--漆的地方。国家邮电部发行的"中国漆器"特种邮票,其中第一枚介绍的就是这"木胎漆碗"。
河姆渡遗址还出土了160多件骨哨,两头直通,中间镂空1-6个孔,用禽类动物的肢骨做成。大多数骨哨可以作笛子演奏,吹出脆亮的声音,至今仍能吹出完整的七个音阶。用仿制的河姆渡骨哨在海内外音乐会上演奏,曾引起轰动。可以说,它是世界管乐器之祖。
第三展厅展厅所陈列的展品,证明可姆渡先民在与大自然漫长的搏斗已经不满足于对物的要求。他们在创造领域众多的物质产品的同时,还创造了了丰富多彩的精神产品,反映了河姆渡先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看了河姆渡遗址陈列馆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