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历史文化 > 文史百科 >

报刊亭的历史

时间: 翠梅2 文史百科

  报刊亭即是指在公共场合售买报刊杂志的小型活动房屋。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报刊亭的历史简介。欢迎欣赏阅读。

  报刊亭的历史简介

  1986年11月13日,《光明日报》报道:电子工业部、广播电影电视部等联合发出在全国农村普及电视的通知。也正是这一年,张培需只身一人来到北京,经朋友介绍,在南礼士路的十字路口,做起了摆报摊儿生意。

  当时,经济条件十分有限,大街两旁,摆摊儿经营的大多是报纸,还没有其他的商品供应。道路上也没有那么多汽车,大多数人骑车上下班,一捏手刹,停在路边就可以买上一份报纸,5分钱一份的报纸销路很好,特别是周末版,几个小时可以卖掉1000多份,兴奋的张培需说:如果早看到《光明日报》的那个报道,他也许就在家等着普及电视了,那么他就不会来北京,更不会赶上报刊销售的黄金时间!

  然而正当报摊儿销售额与日俱增的时候,张培需却响应号召,把摊位搬进了北京邮政报刊亭。用老张的话说:“摆摊儿我就是一个漂着的叶子,永远也扎不了根儿。”这一年是1998年,张培需“拥有”了北京仅有的四个老法式报刊亭中的一个。

  当时,张培需的报刊亭位于南礼士路地铁站出口处,周围全是存放的自行车,难免影响生意。可是不久之后,北京市政府开始整顿市容市貌,街边的报摊儿全部被取缔,报刊售卖统一由报刊亭规范经营,老张作为报刊亭经营的先行者,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加之所售报刊均由邮政配送,品种齐全、到亭及时,生意自然也是越来越好。

  1998年,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下岗”一词,成为许多职工不得不面对的残酷现实。而一向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报刊亭经营,却像是搭上改革春风的一叶小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广阔水面。

  体会最深的,张培需算是一个:从1998年到2002年,张培需靠着经营报刊亭,在首都北京买了第一套房,按照当时的房价,也至少是四十万的价格。“当时市民生活水平确实上去了,15-20块钱的杂志,经常有一次买好几本的。”张培需回忆。对于杂志需求的增长,就像是人们从最基本的物质需求,晋升到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需求。谁能满足客户的需求,谁就会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张培需显然是其中之一。

  报刊亭快速发展迎来高潮

  1999年是国庆五十周年,北京市政府为市民办实事儿,成批建设报刊亭,当年城区建了800个彩钢亭。此后,报刊亭建设蓬勃发展:2000年至2003年,建设报刊亭1529个,其中城区1125个,郊区404个。到2003年,全市共建设报刊亭2300多个,其中老法式亭66个,布放在长安街及其延长线、中关村白颐路上。2008年,全市更新了500个新法式报刊亭。2009年起,全市又更新了815个ATM机法式报刊亭。

  同时,为配合政府再就业工作,几年来报刊亭陆续向社会提供了5000多个就业岗位,安排解决了一定的社会各类人员就业。其中原报摊人员占30%,下岗人员占20%,残疾人员占10%,“两劳”人员占10%,其他人员占30%。报刊亭除吸纳原有散摊人员外,实际上已全部用于解决社会就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为维护首都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因此,报刊亭建设工作一直得到中央领导、中宣部和、市政府的大力支持:2002年荣获北京市整治市容市貌和纠正不文明行为先进集体称号;2004年4月,为落实中央领导关于做好党报党刊在报刊亭销售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实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和《北京日报》等党报在报刊亭组织销售,得到中宣部的充分肯定,并向全国推广了我市经验;2007年荣获北京市“正版产品销售示范单位”称号。

  2009年年初,北京邮政为张培需更换全新的法式报刊亭,张培需重新规划了亭内刊物的摆放,打理得井井有条。良好的服务态度、积极的工作热情,让张培需的生意越做越红火。 2009-2012年,各类纸质媒体的极大丰富和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让张培需和北京市报刊零售公司一起迎来了报刊零售的一次高潮。

  然而一场关于阅读习惯的革命却在悄无声息中到来: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爆发式的兴起,人们获取资讯的渠道就不仅限于报刊、电视和广播。电脑冲浪、手机上网等形式带来的视觉冲击和便捷性、即时性的提升让报刊销售额逐年下降。

  新媒体时代变革的报刊亭

  为了应对新媒体时代公众阅读习惯的改变,2014年3月19日,北京邮政为张培需更换了一座新式数字智能报刊亭。新式数字智能报刊亭运用先进的数字网络技术,将传统报刊零售与电子商务、数字发行等现代商业模式对接。与传统报刊亭相比,新式数字智能报刊亭的服务功能大大拓展,除纸质报刊、充值卡零售外,还增加了Wi-Fi终端阅读、新华视频、自助缴费、小件商品自提、文化商品展示、外伤救助和气象信息等服务内容。

  其中Wi-Fi终端阅读提供给读者丰富的数字资讯,读者可以在报刊亭附近高速免费在线观看,也可以打包带走浏览。张培需笑着说:“这个功能还挺受欢迎,附近的上班族每天坐地铁前,都要在我这下载当天的最新内容再走。”这是张培需经营的第三个报刊亭,和以往每次更换新亭一样,张培需始终对未来充满希望。

  沿革近二十年的报刊亭,总能在新形势下快速转变,更好地适应时代、城市和顾客不同时期的需要,不失为一种智慧。北京邮政报刊亭见证了首都的发展,同时自己也在不断完善,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下,报刊亭的未来会越来越好。

  自2008年到2013年,全国多个城市的报刊亭数量逐年下降,尤其以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下降得最为明显。其中,一部分报刊亭因为经营不济而倒闭,一部分因为经营资质问题被整改,还有很大一部分,是被管理部门以所谓"影响市容"、"占道经营"、"阻碍交通"甚至"违章建筑"的名义所拆除的。

  2008年底到2013年,全国共拆除了10468个邮政报刊亭。

  2009年,江苏无锡城管部门以整治市容环境为由大规模拆除遍布城区的1241个报刊亭和便民亭。

  2010年10月,南京市玄武区城管局发出通知,为配合街巷整治,所有沿街报刊亭必须于10月底前全部拆除。

  2012年,郑州实施"退路进店"工程,拆除全市共计421个报刊亭,郑州因此成为目前唯一没有报刊亭的省会级城市。

  2014年3月19日,北京市首批5座智能报刊亭正式投入使用,在其周边50米距离内,消费者可以免费使用其无线网,下载当期报刊摘选,查询周边商户信息。


  看了报刊亭的历史简介

19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