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历史文化 > 文史百科 >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简介(2)

时间: 翠梅2 文史百科

  兵马俑二号坑

  1976年4月,在一号俑坑的东端北侧20米处,又发现了二号兵马俑坑。

  二号俑坑的平面呈曲尺形,东西长124米,南北宽98米,据现地表深gq5米,面积约6000平方米。从试掘的情况推断,二号兵马俑坑内埋藏陶俑、陶马1300余件。二号俑坑较一号俑坑的内容更丰富,兵种更齐全,是兵马俑坑中的精华。

  兵马俑三号坑

  1976年5月,在一号俑坑的西端北侧25米处,又发现了三号兵马俑坑。

  三号俑坑的规模较小,平面呈"凹"字形。东边有斜坡门道,东西长28.8米,南北宽24.57米,距现地表深5.2~5.4米,面积520平方米。坑内埋藏陶俑、陶马72件。有学者认为,它是统帅一、二号兵马俑坑的指挥部,古代称为"军幕"。

  铜车马展厅

  1980年12月,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帝陵封土西侧20米、距现地表7.8米深的地下发掘出了两乘大型彩绘铜车马。两乘铜车马一前一后放置在一个木椁内,因木椁腐朽,上部的填土塌陷,铜车马出土时均已被压碎,但由于未被盗扰,原位没有大的变动,车马的构件基本齐全。这是中国考古史上发现最早、体形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青铜车马,对研究中国秦代冶炼与青铜制造技术、车辆结构等具有极重要的价值。

  铜车马是秦始皇的陪葬品之一,象征着秦始皇銮驾的一部分。铜车马的形制是模仿实实在在真车的形状。以前考古发现的车都是木质的,出土时已腐朽,铜车马的出土使今人能够清楚地看到古代御用车驾的真实面貌。铜车马是按秦始皇御用车队中属车二分之一的比例缩小制成的,车盖以及车舆内外彩绘着精美的纹样;两乘铜车马上的金银饰品重达14公斤,显示了铜车马高贵的等级。

  这组铜车马按出土时的前后顺序编为一号车和二号车。这两乘车均为单辕、双轮、四马系驾。中间两匹马称为服马,主要用来驾辕;旁边两匹马协助服马拉车,称为骖马。为了使四匹马各处其位,齐力拉车,铜车马上还装有防止骖马内靠及外逸的专用部件--胁驱和缰绳,胁驱的作用就是防止骖马内靠;为了防止骖马外逸,在骖马的颈上还套有一根缰绳,缰绳的另一端系在衡、轭的交接处,防止骖马过分远离。通过这些装置,骖马与服马始终会保持一定的距离,既不会太远,也不会太近,可以始终并驾齐驱。

  文官俑坑

  文官俑坑即K0006陪葬坑,2000年秦始皇帝陵园勘探发现的一座陪葬坑,该坑位于秦始皇帝陵园内城以内、陵墓封土的西南角,东西向,略呈"中"字的地下坑道式全木结构建筑,总面积约410平方米,由斜坡门道、前室和后室三部分组成,前室、后室东西错位,形成两个拥有不同埋藏物的相对独立单元,前室主要埋藏陶俑,后室埋藏马骨。此坑是秦始皇帝陵园中少见的未被焚烧过的陪葬坑,因而木结构遗迹较为完整,经清理发现有棚木、厢板、铺地木、封门木等。

  K0006陪葬坑前室长10.6米、宽4.05米,在南壁有一长3.8米、宽2.9米的厢房,前室内出土陶俑12件,可分为袖手俑(8件)和御手俑(4件)两类,出土时陶俑已残破为碎块,与一号兵马俑坑出土的武士俑相比,较显文弱,上身穿单层或双层交领右衽齐膝长襦,腰束革带,下着长裤,足蹬齐头方口浅履。陶俑身上原有红、绿、黑、粉、白色等彩绘,因地下水侵蚀及坑体倒塌,出土时仅面部保留较多彩色残迹。这12件陶俑头戴长冠,拥有一定的爵位。

  从陶俑破碎的程度和个别陶俑破碎的方式看,人为破坏痕迹明显,而且是在此坑建成后不久、棚木尚未坍塌时被破坏的。此外,前室中还出土陶罐、铜钺等遗物。在前室西部、斜坡门道的入口处发现木车残迹一处,车为单辕、双轮木乘车。

  K0006陪葬坑后室长20.2米、宽3.9米,出土马骨骼等遗物。按照马骨排列的密度推算,后室原应葬马20余匹,均以头北尾南排列。

  百戏俑坑

  百戏俑坑即K9901陪葬坑位于秦始皇帝陵封土东南部内外城垣之间,总面积约700平方米,试掘出土一件青铜鼎和11件陶俑。这些陶俑上体裸露,下着彩色短裙,与真人一般大小,姿态各异,是秦陵出土陶俑的新类型。根据这些陶俑的姿态,此坑暂定名为"百戏俑坑"。

  1999年3月,在秦始皇帝陵封土东南部内外城垣之间发现一座陪葬坑,该坑平面呈"凸"字形,东、西两端各有一斜坡门道。该坑东西长40米,西端宽16米,东端宽12.3米,内有两条东西向的夯上隔梁,三个东西向的过洞。两端门道长20.8米,宽7.6-11.4米。坑距现地表深约5米,面积约700平方米,为地下坑道式上木结构建筑,经火焚坍塌。

  该坑试掘方中出土一件青铜鼎和11件陶俑。坑中出土的11件陶俑上体裸露,下着彩色短裙,与真人一般大小,姿态各异,是秦陵考古发现中首次见到的造型。

  结合《国语·晋语四》、《汉书·广川惠王传》、《淮南子·修务训》、《西京赋》、《抱朴子·辩问篇》等文献对各种"百戏"的记述,以及这些陶俑的姿态,推测这些陶俑可能是为宫廷提供百戏表演的百戏俑。因而,该陪葬坑暂定名为"百戏俑坑"。

  "百戏"是古代散乐杂技的总称,表演内容极为丰富,包含扛鼎、寻校橦、角力、俳优等项目。从试掘方出土的陶俑姿态来看,这些陶俑表演的有扛鼎、寻橦、旋盘等技艺项目。

  真彩秦俑展

  历经数十年考古发掘与保护,鲜为人知的秦俑彩绘得以重现,那些神秘多姿的色彩也将引发无尽的思索。"真彩秦俑"集兵马俑发现40年来的彩绘研究成果,为公众展示了秦瑰丽神奇的颜料用色,匠心独运的装饰技艺,揭示出秦文化的丰富内涵与秦人的色彩审美情趣。

  第一单元:色彩的奥秘

  1、古代的色彩;2、色彩的旅程;3、秦俑颜料盒

  第二单元:装饰的灵感

  1、千人千面兵马俑;2、绚丽多姿兵马俑

  第三单元:丧葬的艺术

  1、丧葬文化;2、俑的意义;3、色彩与礼仪

  第四单元:智慧的延续

  1、褪去的色彩;2、重现的光辉

 

 看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简介

18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