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的历史简介
大同,山西省省辖市,是中国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同的历史简介,希望能帮到你。
大同的历史先秦至北魏
塞外古城大同,曾为三代京华,两朝重镇,在她悠久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许多威武雄壮的篇章和可歌可泣的人物,从而名著典籍,显赫中外。
1976年至1977年间,在城西8.5公里处青磁窑村的考古发掘中,获得了一千多件打制石制品,和一批哺乳动物化石。据鉴定,其历史有十万年之久。另外在城西高山镇附近和云冈南梁等地,发现了一批磨制的细石器和许多陶片(在沿长城的大同一段,也发现有这种文化的分布)。经考古判断,属于新石器时期的文化,距今大约为一万年左右。
这些文物充分说明,早在十万年至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生活着,并以惊人的毅力,用简陋的石制工具,创造着远古的文化。
有关大同的历史简介,最早见于《尚书·禹贡》中。根据记载,夏、商之际即有居民在此定居。春秋初期,为我国北方少数民族“楼烦”占据(《史记·匈奴传》)。大约在公元前三世纪的战国七雄争霸期间,三晋之一的赵国逐渐强大起来。赵武灵王“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史记·匈奴传》)。此时,大同东北属代郡,西南属雁门郡,赵国名将李牧常镇守在这一带,以“备匈奴”。李牧训练了一支包括骑士、勇士和射士的十多万强大的边防军,修筑报警的烽火台,以及部分地段的长城,使匈奴不敢轻易入犯。显然,此时的大同已成为赵国的“边陲要地”。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废分封,立郡县,在全国设置三十六郡。大同当时隶属雁门郡。为防御匈奴的侵扰,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又调集民众修建了东起辽东、西至临洮的万里长城,并在大同城西的十里河谷修建了武周塞,以防备胡人的入侵。同时,还在长城沿线修筑连结九原、云中、雁门、代郡、渔阳等重镇而至碣石的驰道,以便于调动军队和运输。在这条北部防线上,大同地区是守备重点之一。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为镇压陈涉、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抽调了大批兵力,造成了边防空虚,致使匈奴乘虚占领了大同。
西汉初,大同称平城县,隶属于雁门郡。汉高祖七年(前200年),韩王信降胡,联合匈奴单于冒顿攻打晋阳(太原地区)。这年冬天,汉高祖刘邦亲率三十二万大军迎击匈奴,在铜(革是)(晋东南地区)、晋阳两战两胜后,便不顾天寒地冻和后援不继,以及娄敬等人的劝阻,乘胜追击到了平城(大同),结果中了匈奴的诱敌深入之计。刘邦在白登山(今大同市城东五公里的马铺山)被围困七天七夜,后援军赶到,并采用了陈平的反间计,送重金和美人图给冒顿的阏氏,促使匈奴撤开一角,刘邦才乘机得以突围。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白登之围”。从此,白登与平城便名振中原。历代都有仕人、墨客、商人来此凭吊,写诗作赋,抒发怀古之情。
刘邦自白登战败之后,鉴于当时羸弱的国力,不得不采纳娄敬的建议,对匈奴实行了“和亲政策”,从而促进了汉朝与北方少数民族的团结与和睦。其中著名的“昭君出塞”便是民族和睦史上灿烂的一页。王昭君,字嫱,南郡(湖北)秭归人,汉元帝时入宫,后于竟宁三年(公元前33年)为了民族和睦,远嫁了匈奴呼韩邪单于,被封为阏氏。传说当她北行途经大同时,曾在东胜店(今大同大西街四十六号院)住过几天。她每日都怀抱琵琶弹奏抒怀,解忧自慰。死后,被葬在今呼和浩特市南。匈、汉两族人民为感念她对民族团结和睦所做的贡献,于是高筑其墓,广植花草树木,墓地终年郁郁葱葱,所以昭君墓又称为“青冢”。东胜店后来也因此改名为“琵琶老店”。现在,市博物馆还保存着《琵琶老店》牌号一块,相传为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所书。唐朝宗显通年间节度使段文楚,将此牌号挂在该店门上。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在《赠别前蔚州契(艹必)使君》的诗中写道:“蕃儿襁负来青冢,狄女壶浆出白登”。它生动地反映了白登与昭君的深远影响。
汉武帝时,匈奴仍然时扰北方,但此时汉朝已国力兴盛,兵强马壮。为了北方的安宁,遂以大将卫青、霍去病为统帅,对匈奴发动了三次决定性的大战役。平城虽不是主要战场,但一直是屯兵和进击的集结地区之一。公元前110年,汉武帝率十二部将、十八万骑兵,亲征匈奴。经雁门关,出平城,北登单于台(今内蒙呼和浩特西),终于迫使匈奴降附。
东汉献帝建安未年,平城县被废。三国曹魏时复置,属冀州新兴郡。
两晋南北朝之际(公元265至589年),是我国北方各民族大动乱、大迁移的年代。此时的大同,却因此而繁荣昌盛起来。其间北魏定都于此,前后计九十六年之久。
北魏为鲜卑族拓跋部所建。该部原先生活在长城以北,后来逐步向长城以南发展。到340年什翼犍时,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初称代国,什翼犍之孙拓跋(王圭)又改国号为魏,这就是历史上的北魏。398年,道武帝拓跋(王圭)迁都平城,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南北朝对峙时期。这时,平城以京都兼司州、代尹治。太武帝延和元年(公元432年),改为代尹(尹:北魏的行政区划单位,相当于州、郡)为万年尹。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以南征为名,迁都洛阳,复名为平城县,兼为恒州治。北齐天保七年(公元556年),置太平县。北周改名为云中县。治所在今大同市西15公里处。此时,大同称为恒安镇兼恒州治。
从道武帝天兴元年,至孝文帝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迁都洛阳,作为北魏京城的大同,一直是我国北方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也是各族人民交流的中心和中国北方的佛教中心。举世闻名的云冈五窟,就是在此期间内开凿的。这一时期是大同古代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
在这座繁荣的城市里,还涌现出了一批封建社会中精通蹈略、能攻善守的文武之土,如冯太后、孝文帝等,便是其中的突出代表。真可谓是“人杰地灵”。这两位北魏杰出的政治家,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等,并对促进民族大融合、北魏封建化的进程,以及我国北方的统一与繁荣,都做出了积极贡献。
冯太后死后,葬在大同城北25公里的方山永固陵。在永固陵后(北面)0.5公里处,建有孝文帝寿陵一座,为冯氏陪葬。后因孝文帝迁都洛阳,死后没有葬入此陵,取名为“万年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