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历史文化 > 文史百科 >

瓷器茶具历史简介

时间: 翠梅2 文史百科

  中国陶瓷茶具的产生与演变和陶瓷生产的发展是直接相关的。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瓷器茶具历史简介,希望能帮到你。

  瓷器茶具历史简介

  中国陶瓷茶具的产生与演变和陶瓷生产的发展是直接相关的。古代的缶,是用陶土制成的瓦器,最早用来盛酒、饮茶,又作为一种乐器。《说文解字》上称缶是“秦人鼓之以节歌”的乐器。西汉时王褒所著的《僮约》一书中就有“武都买茶,杨氏担荷”,“烹茶尽具,铺以盖藏”的记载,说明当时饮茶已有专门的 茶具。古代茶具非常丰富,除了金属和陶瓷茶具外,还有漆器、玉器、水晶、玛瑙 等茶具。

  古代的“瓷”字,最早出现于魏、晋的文献,瓷茶具也是从魏、晋时期开始 的。宜兴周墓墩两次出土大量青瓷器具,从墓砖文字考证,说明宜兴在汉、魏、六朝就烧造过美丽的青瓷器。晋朝杜育写的《苑赋》中有“器择陶简,出自东隅”的诗句。东隅即当时越地,也是全国烧造青瓷的著名地方。这时茶具的装饰,最流 行的壶式是一种鸡头壶。所以从晋一直到隋,茶壶的流子都是作鸡头状。白瓷的 创烧始于六朝。可能是由于佛教的影响,六朝开始出现用莲装饰的瓷器,特别是 南方烧制青瓷茶具,基本上都是荷瓣纹饰。古代茶具中还有一种木制的碗。据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榆》篇中说:“又咱榆法……十年之后,魁、碗、瓶、各值一百文。”贾氏为古代著名农学家,他提倡种榆原是为了供应民间魁、碗等器皿 的需要。唐代及唐以前用碗的习惯,是魏、晋遗留下来的古风气。饮茶在中国有着 悠久的历史,早在汉代至六朝时,人们已懂得把茶叶与姜葱等混煮来喝。

  唐代北方瓷窑的盛起,转入以烧造茶具为主,甚至出现了持续的“茶具热”。开元年间(713-741 年),北方因大举禅教,一时朱门柴屋,饮茶相起成风,“自邹、齐、沦、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辅,煎茶买之。”饮茶的普及,茶 店的遍设,引起了茶具生产的发展。当时南方茶具的重要产地有越州、岳州、鼎州, 婺州、寿州和洪州等处。另外,四川大邑的茶碗也独步一时,在唐代,饮茶的风 尚自南方的发源地渐渐推广至中国北方及边疆地域。在中唐时,茶已被誉为“举 国之饮”。唐代人们煮茶除沿袭了前朝以姜、葱、枣、橘皮、茱萸、薄荷及茶叶等物置于镬中合煮成羹的混煮法外,还有将茶先捣碎,再煎炙、春捣,然后置于瓶中,灌上沸水,浸泡成汤的饮法,以及陆羽在《茶经》中详加解说并极力推荐的投茶 法。

  唐代饮茶的主要器具,是瓷壶和瓷碗。当时茶壶、茶碗有三大著名产地:一是浙江余姚的越窑,以烧制青瓷茶碗著称;二是河北内丘的邢窑,以烧制白瓷 茶碗盛名;三是湖南的长沙窑,以釉下彩绘的瓷壶取胜。壶在唐代称注子,茶壶 也叫茶注。这时的壶式,普遍以短行小流代替了过去的鸡头饰流。唐人习用的茶杯没有杯把,往往衬以托子,制作精巧,大概就是后来带盖茶盏的起源。唐代还 首创了一种饮茶用的碗托,当时叫“茶托子”,也就是后来的盏托。这时煮水用 的壶、茶盘、杯垫以及贮茶用的瓶、罐等等,都是饮茶的配合用具,也是茶具,为 古今讲究饮茶的人所重视。陆羽对各地瓷茶碗作过比较分析,他说:“碗,越州 上,鼎州、婺州次。”“邢州窑类银,越州窑类玉。”“邢瓷类雪,越瓷类冰。” “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陆羽认为“越瓷比邢瓷要优。”邢窑在 今河北省邢台地区,是中国北方有名的白瓷产地。

  中唐前,各地茶具是独立并存的,各称也较为杂乱。到中唐时,陆羽应当时 社会的需要,集纳各地好的茶具,并把它们配之成套,对茶具作了统一。据《茶经》所载,陆羽在过去贮茶、碎茶、煮茶和饮茶这几部分器物以外,又增添炙茶、存水、放盐、清洗等方面的茶具。如《茶经》中就有:甑、杆臼、规承、焙、贯、棚、穿、育等。又有:风、炉、笤、炭、镬、交床、夹、纸囊、碾、罗合、则、水方、漉水囊、瓢、竹夹、熟孟、茶盏、畚、札、滓方、巾、具刊,都篮等等。饮茶器具如此之多,为不愧世界第一。后来有人把茶几、茶椅等家具也作为广义的茶具,大概是从唐代开始的。到了宋代饮茶的风气比前朝更盛。以茶款客已为遍行天下的礼仪。文人雅士更常相聚品茗,皇室贵胄亦多精于茶艺。宋代制茶多蒸压团,加入龙脑香,以增添香味。饮茶的方法以点茶为主。备茶必先用碾将茶团碾细,再入磨中磨成茶末, 以箩筛净摆于碗中沸汤冲点,再用竹筅调匀,然后饮用。饮茶的乐处不仅是品尝 茶味,而还在乎备茶的过程。

  宋代,全国有五大名窑,即官窑、哥窑、汝窑、定窑、钧窑,这五大名窑百花齐放,各自烧造不同风格的瓷器。官窑北宋时在河南开封,南宋时在浙江临安。 越窑在今浙江余姚,生产著名的青瓷,各种茶碗、茶壶、茶盘。汝窑在河南临汝。 定窑有北定、南定两处,北定在河北曲阳,南定在江西景德镇。此外,陕西的耀州窑、福建的建窑、江西的吉州窑、浙江的哥窑、弟窑、象州窑,河北的磁州窑,也都很有名气。当时江西景德镇烧制的各种茶具瓷器,“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罄”,称誉世界。福建建窑生产的兔毫茶盏称“兔毫天目”,风格独特,上 大足小,胎体厚重,釉里布满兔毛状的褐色花纹,朴素雅观。日本人圆珠蕴藏的 “油滴天目茶碗”作为国宝珍藏起来

  瓷器文化

  瓷器是中国的发明之一,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的结晶。中国茶文化是中国制茶、饮茶的文化。作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饮茶在古代中国是非常普遍的。中国的茶文化与欧美或日本的茶文化的分别很大。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层次。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在历史上吹响了中华茶文化的号角。从此茶的精神渗透了宫廷和社会,深入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医学。 自唐代之后饮茶、斗茶之风出现后,品茶的器具开始有了讲究。器型、花色、出现了一些艺术气质的变化。瓷器茶具发展到清朝,算是鼎盛。器形上的讲究日臻完美,尤以皇宫御品为典范。同时出现了除青花、之外的斗彩、粉彩、五彩、釉里红、珐琅彩等创新彩绘。给瓷器的锦上添花。配合上茶文化,更是具备了艺术和实用兼具的功效。

  茶文化,是品茶饮茶活动中所体现的一种文化现象。茶具在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瓷器之美,让品茶者享受到整个品茶活动的意境之美。瓷器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火与泥的艺术,这种艺术在品茶的意境之中给欣赏者更有效的欣赏空间和欣赏心情。所以瓷器茶器和茶配合,乃天作之合,锦上绣花。

 

 看了瓷器茶具历史简介

18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