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陵博物馆简介
茂陵博物馆位于陕西省咸阳与兴平之间的五陵塬上,距西安约40公里,是一座以汉武帝茂陵、霍去病墓及大型石刻群而蜚声海内外的西汉断代史博物馆。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茂陵博物馆。欢迎欣赏阅读。
茂陵博物馆简介
茂陵博物馆位于陕西省咸阳与兴平之间的五陵塬上,距西安约40公里,是一座以汉武帝茂陵、霍去病墓及大型石刻群而蜚声海内外的西汉断代史博物馆。
现有文物陈列室2座,汉武帝故事造像艺术展一座,石刻廊房6座。总占地面积121486平方米术之瑰宝。以气魄恢宏、风格豪迈闻名遐尔。
为了保护这批大型石刻,茂陵博物馆建立在霍去病墓前。设职能部门11个,共有职工80余人。多年来,在全国劳模、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馆长王志杰(研究员)的带领下,全体职工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服务游客,完善自我"的茂陵卧牛精神,锐意改革,求实进取。将原来仅有3600平方米的小小文管所,发展成融文物、古建、园林于一体的著名旅游观光胜地。曾先后荣获全国首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爱国卫生、旅游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国家首批4A级旅游景区等国家、省(部)、市级奖励140余次。
国家领导人李瑞环来茂陵视察时,欣喜的说:"茂陵不光有个很好的博物馆,还有一个优美的环境,我走到那里,就把茂陵宣传到那里,全国所有的博物馆都应建成这样的博物馆。"
茂陵博物馆是融文物、古建、园林为一体的西汉断代史博物馆,为全国最早的西汉历史文物与陵墓现场保护管理机构。馆藏文物数量多、品位高,展品绚丽多彩,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文化艺术结晶。博物馆环境优美,景观迷人,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茂陵博物馆主要陪葬
陪葬概况
茂陵的四周遍布嫔妃、宫女、功臣贵戚的陪葬墓,至今尚存封冢墓20多座,其中有卫青、霍光、霍去病、金日碑等人的陪葬墓。在这一带发现有众多的文物,如精美的青玉兽面纹铺首、错金银的云纹钢犀尊,以及朱雀纹、龙纹、几何纹等大型的空心砖和文字瓦当。1981年在茂陵东陪葬墓中发掘出鎏金铜马、鎏金鎏银竹节熏炉、提链铜暖炉等珍贵文物230余件,都是极为罕见的艺术珍品。茂陵陪葬墓和其他汉陵的陪葬墓的奇异之处在于都有"象征"的说法和意义,例如李夫人墓、卫青墓、霍去病墓等。
李夫人墓
李夫人墓,享皇后葬制,史称英陵。其墓冢高大,状如磨盘,上小下大,中间有一道环线,俗称磨子陵。《磨子陵的传说》是一个向善而动人的民间故事。李夫人美丽到"倾城倾国",为汉武帝至爱,她红颜薄命,早逝。汉武帝为其作长赋《伤悼李夫人赋》:"呜呼哀哉,想魂灵兮!"
卫青墓
卫青墓为汉武帝刘彻茂陵陪葬陵墓。位于汉武帝陵封土东北1公里处,东面紧邻霍去病墓。陵墓封土远望如一座小山,线条柔美。《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起冢象卢山"。
卫青陵墓的封土为二层台覆斗形,是茂陵陪葬重臣中最大的一座,墓底部东边长113.5米,南长约90米,北长72.6米,西长107.2米,高约25.5米,顶部南北15、东西6米;高25.5米;占地面积 8064.55平方米,体积94412立方米。西北角凹进一部分,而西南角凸出一部分,遥望如一小山,南面坡陡,北面坡长缓,中腰有平台。
霍去病墓
霍去病墓,"为冢像祁连山"。象征霍去病生前河西大捷,墓上石刻是中国迄今发现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最具有艺术价值的大型石刻群。其雕刻手法简练,借石拟形,浑然天成,生动逼真,意气盎然,有出神入化之妙,被视为人类艺术之瑰宝。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素为艺术大师所赞赏。原全国美协主席、艺术大师刘开渠先生观看石刻留言:"茂陵石刻为我国古代美术最伟大的作品之一,亦是最优秀的传统,应继续发扬光大,以创更新的美术品。"
霍去病17岁随卫青大出征,讨伐匈奴,屡战屡胜。特别是在河西走廊,祁连山一带,纵横驰骋,决战千里,将匈奴主力横扫无遗,从而彻底开通了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为汉 武王朝巩固、开拓西北边疆立下辉煌战功。武帝爱才,待霍去病情同父子。
不幸,霍去病英年早逝,汉武帝非常悲哀,决定为其建造一座"冢像祁连山"的大墓,以表彰他的不朽功勋。一道"为冢像祁连山"的圣旨,可就忙坏了茂陵工地的指挥官、设计师、工艺师、雕刻家以及各类能工巧匠。于是在一个月之内就造起了这座祁连山墓,又在一两年之内,创作出巨石群雕兽像,置于墓冢上下,这样从静态到生态就真像祁连山了。
霍光墓
霍光,是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去病率师抗击匈奴,返回时,路过河东郡老家,将其弟霍光带到长安。后来,霍光颇得武帝信任,委以国政,成为西汉王朝惟一的"三代重臣"。霍光逝世后,宣帝、太后亲临光丧,以帝礼陪葬于茂陵东侧。
茂陵博物馆文物精品
鎏金马
1981年5月在平阳公主墓南,西吴乡豆马村农民在平整土地时发现这件文物。高62厘米,长76厘米,通体铜铸鎏金,昂首,翘尾,四腿直立,体态矫健。头部造型甚为生动,粉鼻亮眼,两耳竖立。史书记载其为"金马",系以西汉时大宛国的汗血马为原型而精制的工艺品。这件国宝,现收藏在茂陵博物馆。
鎏金银高擎竹节熏炉
这件国宝文物与"鎏金马"同时被发现。高58厘米,底径13.3厘米,口径9厘米,盖高6厘米。炉盖口外侧刻铭文一周35字:"内者未央尚卧,金黄涂竹节熏炉一具,并重十斤十二两,四年内宫造,五年十月输,第初三"。底座圈足外侧刻铭文一周33字:"内者未央尚卧,黄金涂竹节熏炉一具,并重十一斤,四年寺工造,五年十月输,第初四"。
错金银铜犀尊
重13.3公斤,高34.1厘米,长58.1厘米,宽20.4厘米。这是一件极为精美的工艺品。1963年兴平县西吴乡豆马村村民赵振秀,在村北土豪内发现。这件国宝文物现收藏在中国历史博物馆。
鎏金虎镇,汉墓出土的虎镇呈仰首团卧状,为镇墓辟邪之物。其质有铜、石两种,铜铸又有鎏金、错金,出土时均四件为一套。
鎏金银铜漆耳杯
鎏金银铜漆耳杯,整体分为座、杯上下两部分,座为盘足,柿蒂状支架,承托耳杯。酒杯平面呈椭圆形,圆形底,两侧附耳,纹饰华美,漆工与鎏金皆非常精湛,是研究西汉工艺美术史的珍贵实物资料。
四神纹青玉雕铺首
四神纹青玉雕铺首,长34.2厘米,宽35.6厘米,厚14.7厘米,重10.6公斤。铺首是中国古代装饰门环的兽首底座,此铺首用质地莹润的蓝田玉精制而成,属茂陵陵园的遗物,衔环孔呈卷鼻状。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纹巧妙地布局在饕餮纹两侧。
铜漏壶
铜漏壶,圆筒形,高32.8厘米,径10.6厘米,是中国古代的计时器。盖上有托时辰标尺的支架,且有条形孔可穿插浮标。壶底部有一滴水的短流,随着壶底漏嘴的滴水,造成浮标均衡的水平下降,以此来标示时辰,为研究西汉计时科学之重要实物资料。
看了茂陵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