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历史文化 > 文史百科 >

邵武市民俗博物馆

时间: 翠梅2 文史百科

  邵武市民俗博物馆位于五四路中段的道佳巷内,并列两幢保存完整的古民居,一幢是明代中书府第,一幢是清代民居。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邵武市民俗博物馆,希望能帮到你。

  一、邵武市民俗博物馆简介

  邵武市民俗博物馆位于五四路中段的道佳巷内,并列两幢保存完整的古民居,一幢是明代中书府第,一幢是清代民居。福建第一座以展出当地民俗的专业博物馆――邵武民俗馆就设在其间。邵武是历史文化名城,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丰厚的文化和风俗传统。邵武为了帮助人们熟悉、研究民间传统文化,弘扬民族文化而修建了这座民俗馆。全馆占地二千多平方米,分五厅三楼三十六展室。室内分别陈列着婚俗、老年俗、服饰、生活生产用具、民间艺术、社会文化、节俗等2000多件文物,集中地再现了明、清邵武地区固有的传统生活文化,同时里面陈列了35尊明清人物蜡像,直观地展现了当时的生产生活场景。

  博物馆分两期建成。首期工程清代馆,于1988年建成开馆,第二期工程明代馆,1997年竣工投入使用。馆内有5厅、3楼、37个展室、1个戏台,分别陈列着婚俗、老年俗、服饰、生活生产用具、民间艺术、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文物2300多件,同时塑造了35尊栩栩如生的明清人物蜡像,集中展现了明清两代邵武的民情民俗文化。

  民间艺术展厅,展示了三角戏、傩舞、提线木偶、手掌傀儡、剪纸等多个艺术品种,这些传承了千百年的民间艺术,至今仍在邵武城乡流传演出。

  二、展览陈列

  在民间艺术厅,展示了邵武数量众多的民歌、戏剧、舞蹈等艺术形式。这里收集整理了数十首具有代表性的民歌、乐器。邵武的戏剧有三角戏、傩舞、提线木偶、手掌傀儡,三角戏在我国360多个地方剧种中被誉为全国地方戏曲"一枝花",傩舞更是被誉为传统民间舞蹈的"活化石"。剪纸在邵武也非常盛行,人们办喜事、过年节都会剪纸,衬托喜庆,展厅里的剪纸作品,刀工精湛,图案精美。

  婚俗厅里张灯结彩,正隆重地"举行"一场古老的婚礼。喜堂中央摆放着一顶做工精致的大花轿,木雕的"吹鼓手"面带喜悦吹奏迎亲曲,亲朋好友带着贺礼来贺喜。"洞房"中,面带羞涩的新娘和新郎依偎在一起,新郎的父母在一旁看到他们恩爱的样子露出灿烂的笑容。

  节俗厅里展示的是节俗所用之器物,独具特色。如农历七月七的走"三桥",这天拂晓,成百上千的男女老少带着香烛、果品先到城郊的芹田走"父母桥",再到城南走"夫妻桥",最后到城东走"子孙桥"。每走一桥都要烧香点烛以求福至家门,老少平安。这里还展出了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元节等节日的风俗习惯,展示了明清时期邵武风俗画面。

  邵武地灵人杰,英才辈出。据史料记载,历代邵武的科举进士、举人多达2400多人,知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科学家342人。其中历代名臣主要有唐工部侍郎黄峭,宋代名相李纲、黄潜善,兵部尚书黄中、杜杲,御史中丞黄履等;著名学者有严羽、吴崇书、黄镇成、李学逊、上官伯达等。此外,宋代理学家杨时、朱熹曾在邵武就读及讲学,南宋法医宋慈曾任邵武通判,明代爱国将领袁崇焕曾任邵武知县。博物馆收集陈列了他们的有关资料、手迹、书画及各种用具等。

  邵武民俗博物馆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在古城中央。从建馆初始,即被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也是邵武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看了邵武市民俗博物馆

16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