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历史文化 > 文史百科 >

青海省博物馆

时间: 翠梅2 文史百科

  青海省博物馆,是隶属于青海省文化厅的公益性事业单位。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青海省博物馆。欢迎欣赏阅读。

  一、青海省博物馆简介

  青海省博物馆,是隶属于青海省文化厅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博物馆于1979年筹建,1986年9月26日正式建馆。

  现有藏品1万多件。其中有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的石器、骨器、陶器和铜器;汉、唐时的铜印、铜俑、铜镜、碑刻、写经、木俑、铜钟、波斯银币;元代的纸币、石造像;明、清时期的瓷器、书画等。民族文物中有民族文字铜印、民族服饰,明、清王朝给少数民族地方官员的封诰以及佛经、佛像、唐卡、法器等宗教艺术品。革命文物中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青海果洛时遗留的公文包、铜锅、军帽等。上述藏品以远古时代的彩陶、历代传世的民族文物和宗教艺术品最有特色。

  青海省博物馆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西宁市城西区西关大街58号。是文博院馆类人文旅游景区,也是青海第一座具有现代化功能的大型博物馆。占地面积1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800平方米,内设主、侧展厅9个,展出面积9146平方米。核心景观有:《青海省史前文明展》、《青海民族文物展》、《藏传佛教艺术展》3个展览,曾获得第五届(2001~2002年度)"全国十大精品陈列展"提名奖。青海省博物馆自筹备起,就致力于地方历史、民族、民俗、宗教等文物的搜集和研究,如今馆藏和各类文物已达47000余件。新馆开放以来,推出了以时代先后为排序、以实物的形式集中反映青海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概貌、又分别自成体系、各具特色的专题陈列。其整体建筑采用传统的中轴对称手法,具有浓厚的民族、地方特色,散发着强烈的时代气息,为西宁古城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青海省博物馆自筹备起,就致力于地方历史、民族、民俗、宗教等文物的搜集和研究,如今馆藏和各类文物已达47000余件。新馆开放以来,推出了以时代先后为排序、以实物的形式集中反映青海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概貌、又分别自成体系、各具特色的专题陈列。

  二、馆藏文物

  青海地处江河源头,历史悠久。地上、地下蕴藏丰富的文化宝藏,是中华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出土的文物逾20万件,其中不少珍品,是举世注目的国之瑰宝。青海省博物馆自筹备起,就致力于地方历史、民族文物的搜集整理,馆藏的各类文物已达47000余件,不少珍品是举世瞩目的国之瑰宝,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50余件。

  青海省博物馆推出了《青海史前文明展》、《青海民族文物展》、《青海藏传佛教艺术展》和《可爱的青海》四个专题陈列。《可爱的青海》展览以图片为主,辅之以沙盘模型,动物、矿物标本及先进的声、光、电手段,集中展示了青海旖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矿藏、水电、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青海在工、农、牧等各行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及显示出巨大发展潜力。

  三、书画作品展

  元月3日,中国书画名家作品展在青海省博物馆举行,这些出自名家之手的书画作品,给古城观众带来了美的享受。

  展览由西宁市书法家协会、文博书画院举办,展出作品八十余幅,参展书画家五十余位。其中,赵朴初、刘炳森、黄永玉、何家英、胡佩衡、溥杰、王梦白诸位当代著名书画家作品是首次来青展出。

  四、雕塑简介

  全国重点网络媒体青海行的采访团来到了青海省博物馆。青海省博物馆新馆于2001年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这是青海第一座具有现代化功能的大型博物馆。总面积20800平方米。内设主、侧展厅9个。青海地处江河源头,又是藏、汉、回、蒙、土、撒拉等多民族的聚居地,地上、地下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宝藏,其中不少珍品是举世瞩目的国之瑰宝。青海省博物馆现有四个基本陈列:《青海史前文明展》、《青海民族文物展》、《青海藏传佛教艺术展》和《可爱的青海》 。这四个陈列基本上以时代先后为序列,既是青海历史文物的陈列内容,又分别自成体系,各具特色。图为青海博物馆里一个惟妙惟肖的雕塑。

  铜鎏金观音造像

  国宝级文物。由明朝皇帝赐给青海著名的瞿坛寺。像高146厘米,身姿婀娜,站立在莲花座上。衣饰线条流畅飘逸,面含微笑,表情慈和,遍体鎏金。其铸造工艺代表了明代的最高技术水平。

  舞蹈纹彩陶盆

  1975年出土。内壁绘有二组人物手拉手舞蹈的图案,一组13人,另一组11人。该器物构图巧妙、画面简洁、人物造型生动,是中国发现最早的绘有人物舞蹈场面的画面,在艺术发展史上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也是研究中国原始社会人物风情的重要资料。

  扎萨克印

  "扎萨克"是蒙古语音译,意为"支配者"、"尊者",是清代蒙古族地区旗长的称呼。此印是蒙古29旗旗印之一,它是清朝政府管理青海蒙古各部,以及蒙古各旗在青海游牧的历史见证,为研究清代青藏地区的民族关系、政治制度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敦煌经卷

  该经卷系隋或唐初写就,是佛经《羯摩经》抄本。写本纸质较细,有韧性,经过染黄,略有水渍,按纸质色泽行字,皆合隋、唐规制。它用34张宽25.2~26.6厘米,长49.3~49.5厘米的染黄纸相互连缀而成,全长17米,共16790余字。卷首略有残缺。"羯摩"为梵文译音,意为"作业",《羯摩经》是一部有关佛教戒律和忏悔内容的经典。

 

 看了青海省博物馆

15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