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
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华街2号,成立于1957年5月5日。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希望能帮到你。
一、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简介
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华街2号,成立于1957年5月5日。该馆有四项基本陈列:"内蒙古古生物陈列"、"内蒙古历史文物陈列"、"内蒙古革命文物陈列"、"内蒙古民族文物陈列"。分别展示了内蒙古生物进化的历程和戈壁的变迁,展示了匈奴、东胡、鲜卑、突厥、契丹、党项、蒙古等八个民族的历史,展示了内蒙古人民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的革命斗争史;展示了蒙古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人民创造的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是中国地方综合性博物馆。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1955年筹建,1957年5月1日开馆。该馆是一幢富有民族特色的白色建筑,楼顶塑有蒙古民族喜爱的迎风奔驰的白色骏马,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陈列展览面积3500平方米。
该馆藏品56475件,其中一级藏品635件。绝大部分是历史上出土的各个北方民族的文物和近现代的民族文物。珍品有:战国时期匈奴文物鹰形金冠饰,高7.1厘米,重192克。金冠带(一套3件),重1022.4克,由3条半圆形金条组合而成。这两件文物于1972年在伊克昭盟杭锦旗阿鲁柴登出土。还有元代文物钧窑香炉,刻有“己酉年九月十五小宋自造香炉一个”铭文,通高42.7厘米,1970年在呼和浩特市东郊白塔村窖藏发现。
该馆基本陈列是“内蒙古古生物陈列”、“内蒙古历史文物陈列”、“内蒙古民族文物陈列”、“内蒙古革命文物陈列”。内蒙古是中国和世界重要的化石宝库之一,“内蒙古古生物陈列”展出有内蒙古各类化石,概述内蒙古各地质时代的主要化石类群及化石“名胜”,重现内蒙古生物演化的历程。
“内蒙古历史文物陈列”介绍了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大窑旧石器制造场”,以及大窑文化和河套文化,介绍历史上活跃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北方民族匈奴、东胡、乌桓、鲜卑、突厥、契丹、党项、蒙古等8个民族的文物,及举世瞩目的“草原文化”。
“内蒙古民族文物陈列”,陈列了近现代蒙古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以及鄂温克族的生产生活、文化艺术、宗教信仰等方面文“内蒙古革命文物陈列”,反映内蒙古地区1921~1949年时期,内蒙古各族人民的革命斗争史。
该馆的“中国内蒙古北方骑马民族文物展”,曾到日本的东京、大阪、名古屋、京都、北九州等城市展出。“内蒙古民族民俗文物展览”,曾到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浙江、广西、福建等地巡回展出。
该馆还组织了“馆藏明清瓷器展览”、“馆藏出土钱币展览”、“鄂伦春族装饰艺术展览”等专题展览。
二、藏品种类
内蒙古古生物化石标本
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收藏的古生物化石汇集了内蒙古的化石珍品,反映了内蒙古古生物化石的概况、生物进化的历程、戈壁沧桑变迁的奇迹。距今二亿二千五百万年到六千五百万年前的中生代,内蒙古曾是恐龙等爬行类动物生息的乐园,并成为当今世界驰名的恐龙化石产区。有体型巨大的查干诺尔龙、形态各异的鹦鹉嘴龙、似鸟龙、鸭嘴龙、原角龙等化石骨架;禽龙、剑龙、翼龙、甲龙、蜥脚龙、恐龙蛋、恐龙胚胎、恐龙足迹等化石精品。距今六千五百万年至一万年前的新生代,是内蒙古哺乳动物鼎盛时代,引人入胜的巨型猛犸象、埋藏奇特的两具披毛犀,堪称“中华之最”。所有古生物化石收藏呈现出时代全、门类多、分布广、保存好的特点,从二十五亿年前到一百万年前,几无缺环。当我们把知识性与趣味性融入展览陈列中,仿佛把观众带往那遥远而神奇的远古时代,遨游在内蒙古史前生命的王国中。
内蒙古历史文物
内蒙古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北方少数民族活动的大舞台,不同时代的历史文物造型独特,具有鲜明的草原文化特色。匈奴、东胡、鲜卑、突厥、契丹、党项、女真、蒙古等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文物构成了历史文物藏品的特色。鄂尔多斯市出土的匈奴王鹰形金冠饰、虎牛咬斗纹金带饰等,是匈奴文化的瑰宝;赤峰市出土的曲刃青铜短剑是东胡民族遗物;乌兰察布市发现的金龙佩饰、马头鹿角形金冠饰、牛头鹿角形金冠饰、金步摇冠饰是鲜卑贵族使用过的装饰品;赤峰市出土的双鱼龙纹银盘、鱼龙纹银壶、波斯银壶等是与唐代“草原丝绸之路”有密切关系的一批重要文物;造型各异的鸡冠壶和赤峰市辽驸马墓出土的鎏金、玛瑙、银质马饰具,是辽代文物的精品。内蒙古博物馆的历史文物对弘扬祖国民族文化,宣传内蒙古悠久历史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受到国内外各界人士的欢迎与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