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址简介之楼兰遗址
引言:楼兰,史载为西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东汉时成为西域长史府所在地,后为鄯善国所并,因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部,成为中原通西域最便捷的通道。作为当时西域政治、经济、交通的枢纽,楼兰曾辉煌昌盛一时。
世界遗址简介之楼兰遗址
楼兰遗址
楼兰遗址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罗布泊沿岸,地理坐标为东经89°55′22″、北纬40°29′55″,地处塔里木盆地最低洼地区。现今这里大部分已为无情的流沙所湮没,受风力侵蚀形成独特的"雅丹"地貌,历史上受塔里木河和孔雀河的恩赐,形成一片广阔的河流冲积平原,加之地处中西交通咽喉,使其成为"丝绸之路"上的一颗闪亮明珠。
楼兰遗址
1900年瑞典人斯文·赫定首次发现楼兰遗址,这一发现揭开了塔克拉玛干沙漠探险的序幕,曾被誉为是"中世纪文明的曙光",1980年在罗布泊孔雀河下游的铁板河三角洲地区出土了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尸,被世人称为"楼兰美女",震惊国内外,掀起了丝路考古的热潮。楼兰古城的面积达10万平方米,城中有官署、民居、佛寺塔廊等遗迹,城郊有干涸的古河道、水渠田陌遗址,城北面分布古墓群、佛塔、烽燧等。整个遗址区出土了大量汉文和佉卢文简文书、汉代钱币、铜镜、一枚贵霜钱币、华丽的汉代漆器、丝毛织品、精致的木陶雕刻器皿等文物。织造精美的东汉织锦如"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锦"、"永昌锦"、"长寿光明锦"、"长乐光明锦"等,在繁缛的流云攀枝卷叶纹和祥禽瑞兽纹中夹织吉祥语,实属罕见珍品;出土的魏晋时期汉文木简反映了当时西域长史府屯田官兵的社会政治生产活动;佉卢文则反映了鄯善国时期的社会面貌;众多的文物透视着中西文化、物质交流的频繁。
楼兰,史载为西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东汉时成为西域长史府所在地,后为鄯善国所并,因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部,成为中原通西域最便捷的通道。作为当时西域政治、经济、交通的枢纽,楼兰曾辉煌昌盛一时,但东汉以后即隐没于史籍记载,公元4世纪末已人去城空田地荒芜,"上无飞鸟,下无走兽",被废弃的最基本原因是孔雀河水的改道,致使下游地区水源枯竭。因此楼兰遗址出土的各类文物,特别是木简文书,不仅弥补了史籍记载的缺乏,更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提示古楼兰国的古代文明。
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汉代早期丝绸之路,曾有过两条路线:一条由阳关西行,经罗布泊西北岸至楼兰南下,再沿丝路南道西行;另一条经楼兰后,西行至焉耆,沿丝路北道前行。楼兰扼守南北两道之咽喉,汉使、商旅的频繁往返,都要路经楼兰。当年的楼兰,驼铃悠悠,商贾不绝,一派“七里十万家”的繁荣景象。
然而到了公元330年前后,这里城郭巍然,而人烟断绝。一种被多数人认同的说法是:由于孔雀河改道,塔里木河断流,其下游的楼兰地区水源枯竭,屯田生产无法进行。没有了水源的楼兰,居民的生计也难以为继,楼兰人纷纷离开故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