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历史文化 > 文史百科 >

古代士大夫的潮流历史

时间: 鸿宇2 文史百科

  张居正爱化妆早晚用护肤品?这是怎么回事?古人也追潮流?赶紧和学习啦小编一起来看看古代士大夫的潮流历史吧,希望能够解答您的疑问。

  古代士大夫的潮流历史:

  先说说宋朝的王安石,这位史上一流的文学家、政治家,据说生活很邋遢,经常蓬头垢脸,脸都懒得洗,吃饭也很古怪,只知道埋头吃眼前的那碗菜,如果抽开那碗菜,基本上就只吃白饭了。当然,传闻居多,不可考据。跟王安石差不多历史地位的张居正则不然,对穿着很讲究,《万历野获编》里的“士大夫华整”记录,张居正穿的衣服一定要“鲜美耀目”。其实,这未必是张居正的个人爱好,整个明朝万历年间的生活都比较讲究多姿多彩,因为毕竟是繁华时代,上下都如此。稍稍有点奇葩的是,张居正喜欢化妆,尤其喜欢用护肤品,每天都要美容、装扮,“膏泽脂香,早暮递进”,化妆品和护肤品,早晚都要递进张府。这段记载估计是张府的仆人泄露出来的。当时沈德符就在京城工作和生活,闲来和张居正身边的人闲聊饮酒,能得到海量的信息,听到这样的传闻,也不奇怪,所以这段记载应该是靠谱的。

  张居正的喜好在京城蔚然成风,大部分士大夫都很注意仪表和着装,沈德符举例说,工部侍郎徐泰时平时在家穿得随便,但如果来了客人,那就不然了。客人还在外面候着时,他就叫人打听客人穿的是什么衣服,什么样式,什么颜色,然后精心选出一套,穿好之后才出来迎客。主人和客人的着装很搭配,不只是给足了客人面子,也让自己很有神采,很有修养。主客二人坐在一块,也很有气场,“两人宛然合璧,无少参差”。看来,这明朝人的美学视野既高大上,又贴近生活。当然,这徐大人家里的时装也挺多的,不然怎么能根据实际需求一一搭配呢?

  还有一位时装控,名叫许宏纲,是当时比较有名的清官,“居官以清廉著闻”。这位老兄年过五十了还喜欢把自己打扮得很香艳,每次上朝或者出行,都穿着时髦,还涂脂抹粉,远远地,同事和下属们就能闻到他身上散发出来的浓郁香味,“芳馥遥闻”,效果也蛮不错,能在人群中熠熠生辉,“顾盼周旋,犹能照应数人”。看来,注意仪表,化妆品少不了。

  《万历野获编》 里的“士大夫癖性”还记载了一位注意仪表到了无可救药地步的哥们。沈德符的莫逆之交沈思孝,也是一位官员,到老都很注意仪表,无论何时都将自己修饰得无懈可击,哪怕一根胡子也要打理好,“整鬓修容,老而弥甚”。最让人惊叹的是,他随身带着肥皂之类的洗涤用品,随随便便就要洗手,一天要洗几十次,作为朋友的沈德符也忍不住讽刺说,哪怕是“烟粉辈”也没他老人家那么讲究干净。

  当然,沈思孝的品德和仪表是统一的,他一直是一位很珍惜节操、品行端正的士大夫。

  士大夫简介:

  士大夫是古代中国、朝鲜、越南、琉球对于社会上具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和官吏之统称。官员选拔制度(科举制度)是其形成的制度保证。他们既是国家政治的直接参与者,同时又是社会上层文化、艺术的创造者、传承者。至于"士人",一般是指没有官衔、介乎官民之间的读书人。

  "士"的阶层很早就出现了,泛指具有一定才能的民间人才。他们往往出身于贫寒之家或没落的贵族,靠自己的一技之长依附于贵族,为他们提供各种服务。

  周初,士为奴隶制度下的一种阶级身份,在卿大夫之下,庶民之上。大多为卿大夫的非嫡长子,也有周天子与诸侯加封的士大夫,是西周最低级的贵族。

  春秋战国群雄割据,战乱频繁。各国有名有钱的诸侯贵族,如春申君、孟尝君等,都以"养士"为时尚,最多时可达数千人,还互相攀比炫耀。"毛遂自荐"的典故说明,当时的"士"并没有特别的标准,甚至是自称有才,也可以说服贵族,成为"士族"之列。

  提出"士"的理论标准的是孔子。《论语·子路》子贡问:"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孔子答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这就是说,只要严于律己、忠君爱国的人就能称为"士"。"士"和"君子"的概念有时基本上是重叠的,若细分,则"士"的德行修养要比"君子"略低,也可以说"士"是有志于成为"君子"的人。

  这种"士"的精神,在实践上更多的是"侠士"。如刺杀秦王嬴政失败的荆轲,在出发前就立下豪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种为了君王托付的使命,不惜付出生命代价的豪迈气概和高洁品质被作为一种精神典范。这和孔子的主张也是一致的。也有隐居深山,关心朝政但并不插手,"坐山观虎斗"的"隐士",隐士在老百姓眼里是值得尊敬但又是神秘的。

  汉代的董仲舒说服当时的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从此,孔子及其弟子的儒家学说开始成为以后各代上的主流哲学。(注意:儒学在各代的地位和受重视程度不同)

  孔子的学说鼓励知识分子"入世",即直接做官参与政治,来报效君王和国家。汉代的官员选拔制度还不十分完善,主要是王室贵族推荐一些品德高尚的人才进入政府。比如,以"孝"出名,被选拔为官员就很常见。考试不是必须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著名的"竹林七贤"。他们既有很高的文学、艺术造诣,又有高洁的道德操守,但一方面又狂放不羁,放浪形骸。他们中的许多人情愿醉酒而死,也不在腐败的朝廷中工作。这种精神气质对孔子的"士"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即如果政治黑暗,那么因为不愿同流合污而远离政治,醉心于文学艺术,也是符合"士"的操守的,即"隐"。这种精神也可在老庄哲学中找到母体。

  虽然隋唐时期就有了科举制度,但真正称为选拔政府官员的唯一途径还是在宋代以后。宋代程朱理学的发展进一步强化、发展了儒家思想,占据了哲学的主流地位。科举制度的完善,使得文化考试成了做官的唯一合法途径。"学而优则仕"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开始成为读书人信奉的格言。反过来说,政府官员也必须是饱读儒家诗书经典的文化人。这从政治制度上保证了"士大夫"群体必然是一个精英知识分子阶层。

  这样,哲学精神的传承有了制度上的保障,"士大夫"这一阶层应该说在宋代正式形成了。

12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