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学习网 > 历史材料 > 历史文化 > 文史百科 >

古代阅兵士兵穿什么

时间: 鸿宇2 文史百科

  关于古代阅兵,据说唐朝有纸铠甲,明代出现“V”字领,这是怎么回事?古代阅兵士兵穿什么?赶紧和学习啦小编一起来看看古代阅兵士兵穿什么吧,希望能够解答您的疑问。

  古代阅兵士兵穿什么:

  以阅兵式壮军威,古今中外都如此。想知道古代兵哥哥接受检阅时穿成啥样吗?南京服饰史学者黄强为您揭开古代军戎礼服的神秘面纱。

  唐朝竟有纸做的铠甲

  黄强介绍,古代战争使用冷兵器,短兵相接,故将士们操练和上战场都身着铠甲。到了唐朝,国力鼎盛,军队的一部分戎服和铠甲开始从实用的功能中脱离出来,出现了众多以装饰为主的仪典服饰。据《唐六典》记载,唐代的铠甲有13种:明光、光要、细鳞、山文、乌锤、白布、皂绢、布背、步兵、皮甲、木甲、锁子、马甲。其中白布甲、皂绢甲、布背甲、木甲等铠甲是用丝绸等布料和一些皮料制成,这些铠甲开始用于礼仪性质的场所。

  唐代还出现了非常特别的铠甲:纸甲。它是用多层纸叠粘在一起制成的甲衣,在分量上比青铜、铁制作的铠甲轻。“要注意的是,唐代的布甲、纸甲依然具有实用性和坚固性。”而且布甲、纸甲上绘有缠枝花卉、云形宝相图案,制造精美。

  宋代华丽的“五色介胄”

  黄强表示,宋代的军戎服饰分为两种,一种是实战铠甲,另一种是仪卫礼服。实战铠甲中,用铁制作的叫铁盔、铁铠、铁甲,组件较多。据记载全副盔甲有1825片甲叶,一副铠甲近50斤。还有用皮、纸制作的轻甲。

  宋代仪卫礼服外表装饰非常华丽,被称之为“五色介胄”:用黄絁(粗帛)为面,用布作里子,用青绿色画成甲叶的纹样,并加红锦缘边,以青絁为下裙,红皮为络带。这种甲胄刚好到人的膝盖,前胸绘有人的面目,从背后至前胸缠以锦带,并且有五色彩装。《宋史·仪卫志》记载,宋代铠甲的颜色,有黄、青、朱、白、黑、金、银等色,仪仗用的绢甲色彩比唐代更加丰富。元丰后公服改为四品以上紫色,六品以上绯色,九品以上绿色。

  明代出现“V”字领铠甲

  黄强介绍,明代是重型铠甲和轻型铠甲地位交替的时期。重型铠甲不便于实战,逐渐被淘汰。另一种轻型甲——绵甲便应运而生。绵甲柔软、轻巧,在表面还缀有大量的铜甲泡和铁甲泡,轻便灵巧,蘸湿后还可以抵御初级火器的射击。“明代的铠甲在设计、制作中也注意了时尚化。比如出现了潮味十足的‘V字领’、 ‘镂空式护耳’等时尚元素。”

  明代很重视军事检阅和礼仪仪式,出现了专门的礼仪铠甲。检阅军队或进行礼仪展示时,从事仪卫活动的侍卫官戴凤翅盔、锁子甲;锦衣卫戴金盔甲;着红盔青甲、金盔甲、红皮盔戗金甲和描银甲等。、锦衣卫都腰悬金牌,持弓箭矢、佩刀,执金瓜、叉、枪。礼仪铠甲色彩鲜艳;兵器明亮锋利,在阳光下闪着金光、银光。

  清八旗军队以服色命名

  清代甲胄分为明甲、暗甲、铁甲和绵甲等几种。前三种属于带甲片的铠甲;后一种则是布面甲,以缝制厚实的布质纤维层为里,表面缀有甲泡,用来阻挡敌人射出的弓箭。 清代中后期,铠甲逐渐以绵甲为主,它用缎布做表面,因此颜色较多。早期的八旗以红、白、橘黄、蓝为基本色,配上相互错开的四色镶边,组成八旗服色,并根据服色确定旗名。

  清代帝王除了有为御驾亲征提供保护的铠甲之外,也有专用于检阅的铠甲。清代前期帝王的铠甲实用性非常强,到了清代中后期,皇帝御驾亲征也只是形式上的亲征,更注重装饰性。故宫博物院保留着清代乾隆皇帝检阅时所穿的大阅甲:明黄缎绣五彩朵云金龙纹和海水江崖纹的绵大阅甲。此甲属于礼仪铠甲,甲的周身用了很多黄金材料,制作精美,突起的纹样具有浮雕的效果,彩云金龙等纹饰,彰显出皇帝的威严。

  苏联红场大阅兵的趣闻:

  1918年11月7日庆祝十月革命1周年阅兵式是苏俄首次举行阅兵,当天,阅兵在莫斯科霍登地区举行,有步兵师、骑兵师、特种分队装甲车及3架飞机参加,列宁和托洛茨基检阅了刚刚成立的苏维埃红军部队。

  1923年5月1日庆祝国际劳动节阅兵式,苏联首次在莫斯科红场举行阅兵。

  1941年卫国战争爆发,那年的纪念十月革命阅兵,让全世界瞠目结舌。

  1、德军兵临城下,斯大林要搞阅兵

  1941年6月22日凌晨3时,德国分三路突然向苏联发起进攻,没有做好战争准备的苏军溃不成军,一败涂地,在后来的几个月时间里,苏军节节败退,伤亡极为惨重,明斯克、斯摩棱斯克、基辅等城市先后被德军占领,9月30日德军向莫斯科发动代号为“台风”的大规模进攻,形势对苏联十分不利。

  10月底,德军兵锋距离莫斯科只有70到100公里,28日,莫斯科军区司令阿尔捷米耶夫奉命到统帅部向斯大林报告情况,在认真听完报告后,斯大林问道:“您打算用莫斯科阅兵纪念十月革命24周年吗?”问题如此出乎意外,以至于阿尔捷米耶夫片刻之后才作回答:“斯大林同志,现在白天黑夜都在战斗,我们将一切都献给了前线,我们未必能召集到阅兵所需的部队,步兵还能凑出来,但坦克我一辆都没有,所有的炮兵都在火力阵地。”

  斯大林盯着阿尔捷米耶夫:“您对阅兵的政治意义估计不足,准备阅兵吧!一定要找到所需的部队,炮兵总局会以炮兵相助,坦克也会有的。”斯大林指定布琼尼检阅,阿尔捷米耶夫为总指挥,次日,从西方面军被紧急召回的布琼尼来到统帅部,接受了检阅的任务。

  此前,红场已经根据战役伪装计划的要求整个穿上了“迷彩服”,现在要搞成过节的样子,难度可想而知,斯大林指示,一切多余的东西都要弄走,列宁墓要解除伪装,为应对空袭,斯大林提出要准备好急救车和卫生队,他特别强调:“总而言之,不论发生什么情况,我们都不会中止阅兵。”

  在阅兵前一天的中午,德军实施大规模空袭,战斗持续了5个小时,但是,最终没有一架德国飞机冲至莫斯科市中心的上空,有34架德机被击落,晚上6点前,莫斯科市郊的空中已经不见敌机的踪影。

  11月6日,隆重纪念十月革命24周年大会刚一结束,斯大林便向政治局委员、莫斯科州委和书记宣布了红场阅兵的开始时间,为了保密,受阅部队指挥员们在6日晚上11点才得到命令,而7日早晨5点才向应邀前来红场的群众代表通知活动时间,6日夜间下起了鹅毛大雪,一直下到7日晨。

  8点,传奇阅兵开始,它比过去传统的时间提前2小时,作为阅兵首长,布琼尼骑着马奔驰在白雪覆盖的红场,接受了阿尔捷米耶夫的报告,当巡视完毕,布琼尼登上列宁墓后,斯大林走近麦克风,发表了那著名的演讲,亲耳聆听过这一演讲的人认为,斯大林与平时一样,声音不大,但那种坚定的口吻即使对他而言也是异乎寻常的。

  不过,如此重要的讲话当时却没有录制下来,因新闻电影制片厂已经撤离首都,而留在莫斯科的摄影师别利亚科夫又另有任务,后来内务部过问才恢复了他的工作,决定由他担任6日和7日重大活动的摄影,但当他和录音师于7日抵达红场时,列宁墓上的领导人已经散去,整个阅兵现场人、马、车辆、坦克的印迹早被雪覆盖,而先期到达的助手们没来得及调好同期录音设备便开始摄影,结果,斯大林具有历史意义的讲话没能录下。

  正当这些技术人员承受着巨大压力的时候,内务部承担了过失,是他们没有把调整后的时间通知给摄影师,而斯大林对转播自己在红场的讲话赋予非常重大的意义,提议重新录制同期声,导演建议,在克里姆林宫制作一个列宁墓观礼台的模型,重新录制时,尽管为了“制冷”而打开了所有的窗户,但都未能出现红场上的真实效果,在播放时,观众却没有发现这一“破绽”。

  在阅兵式进行的时候,在莫斯科近郊机场上有550架飞机处于一级战斗准备,高射炮手们也随时保持着高度戒备,同时,参加阅兵的高炮部队都带满弹药,分列式的其他参加者也无不处于完全战斗状态,其中,著名的西伯利亚师及大量坦克则从红场直接开往前线,为保障红场阅兵式的顺利进行,6日、7日,苏军统帅部对敌人实施了一系列猛烈的打击行动。

  毕竟是非常时期,在阅兵方阵前往红场的路上,不少士兵满脸灰尘、衣着邋遢,他们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要去哪儿,阅兵现场也比较混乱,由于各种原因,分列式的徒步方阵也极不整齐。乐队指挥聚精会神,鞋竟被冻结在木板台上,当乐队要离场时,他才发现脚不能动弹,他想用力迈步,台子却摇晃起来,更糟糕的是,他的嘴唇也被冻住,乐手们赶紧上去为他“解冻”,并搀扶他到附近进行救护。

  有些苏联史学家戏称,这是苏联红场阅兵史上,一场最“不堪入目”的阅兵,不过,在更多人眼里,这却是苏联军民创造的“一个冬天里的奇迹”。

  2、斯大林迫不得已让朱可夫阅兵

  1945年4月30日,苏联红旗插上了德国国会大厦,标志着以希特勒为首的德国法西斯彻底灭亡,苏联要准备在卫国战争爆发4周年之际举行一次“胜利大阅兵”,日期定在6月24日,然而,斯大林却迟迟没有公布检阅首长人选,很显然他要亲自充当这一伟大的历史角色。

  谁知,阅兵前5天,朱可夫被紧急从前线召回莫斯科,斯大林接见了他,斯大林首先问朱可夫:“现在还能骑马吗?”骑兵出身的朱可夫得意地说:“当然能了。”斯大林立刻“高兴”地告诉朱可夫,在即将举行的阅兵式上,将由他来检阅部队。

  朱可夫婉言相拒,他表示,如此崇高的荣誉不该属于他,而该属于最高统帅,他还提示道,这也是领袖的直接责任,但斯大林毫不动摇,送朱可夫出别墅时,斯大林仿佛要证明白己有理似地说:“我阅兵是太老了,还是您来,您年轻些,我建议骑白马阅兵,布琼尼会把马给您。”

  后来,亲信中还有人劝斯大林,可以采取丘吉尔和罗斯福的做法,乘车在广场检阅部队,斯大林以骑马阅兵是传统为由,对上述建议断然加以拒绝。

  朱可夫想不通,斯大林为什么不自己参加阅兵式?后来,在阅兵训练场,朱可夫见到了斯大林的儿子瓦西里,他才知道,几天前,斯大林在骑马时,从马上掉了下来,摔伤了肩部和头部,最终只好放弃亲自检阅部队的打算,而朱可夫率领苏联红军击退了德国法西斯,当时的声望极高,因此成为最佳人选。

  3、倒持德国军旗

  参加这次阅兵的都是苏联英雄,按照规定,只有那些在战斗中表现出英雄主义和勇猛作风的人才有权参与阅兵,各方面军司令和空军、装甲兵的全体集团军指挥员都必须参加阅兵式,阵容空前强大。

  队列训练由苏联英雄格巴克拉诺夫负责,每天平均训练6到7个小时,总彩排在中央机场上举行,那里配置了专用模型,可以模拟带观礼台的列宁墓,阅兵中有个项目为倒拿着所缴获的德国及仆从国军旗,这是极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创意。

  起初,规定军人们只是简单地将战败者的军旗堆到列宁墓台座边,只是到阅兵几天前才做出了倒持所缴军旗的决定,据说,此方式曾经一度在古罗马军团流行,为完成这一动作,200名旗手进行了复杂的队列变化训练。

  毋庸置疑,“倒持德军旗”成为那次阅兵的高潮,6月24日11点,在咚咚的鼓声中,200名前线英雄将缴获的战败国军旗扔到列宁墓台座下的专用板架,为的是不让象征着崩溃、失败和耻辱的德国军旗玷污红场。

  后来,这些倒持的旗子被集中起来,送往博物馆,而那个专用板架连带旗手们的手套均被付之一炬,这意味着对失败的法西斯病原体一劳永逸的大消毒。

  4、阅兵中的欺诈战术

  最能表现红场阅兵特点的当属装甲车辆部队,以大兵团作战起家、凭装甲兵团赢得了二战的苏联陆军,最明显的特色就是数量惊人的坦克部队,在车辆和参演单位的数量上,红场阅兵大大超越了其他国家;在质量上,苏联陆军也注重挑选技术先进的装甲车辆,令西方心惊胆颤的各代T系列坦克的主力型号,在大规模换装部队之前,都曾作为国家中坚武力在红场大阅兵上加以展示。

  1977年11月7日,T72坦克在阅兵式上亮相,在装甲防护和火力方面都有提高,性能远超西方同时代坦克,这让北约国家忧虑重重,在研制新型坦克时都以T72为假想敌,“T72恐慌”也成了一个历史名词。

  从丘吉尔高调宣布铁幕落下之后,西方情报部门能够窥视苏联红军的窗口变得寥寥无几,要想搜集苏联最新武器的情报,只能到莫斯科去看红场大阅兵。

  1947年,莫斯科航空节举行了大规模的航空阅兵式,参阅机群中有一队外形酷似B-29的超远程轰炸机分队引起了西方情报部门的注意,他们通过记录这种轰炸机出现的架次,得到了令人大吃一惊的结论——苏联至少拥有80架B-29,足以建立起对美国阿拉斯加和欧洲主要军事基地的核威慑!这一结论导致美国人在朝鲜战争中对使用原子弹犹豫不决。

  真相很久之后才被西方情报部门发现:1947年能够飞得起来的B-29仿制品——苏联图-4远程战略轰炸机其实只有3架,苏联略施小计,让3架没有编号的图-4组成阅兵小队,一遍又一遍地飞过西方外交武官的头顶,从而制造了“80架图-4”的谎言。

  5、勃列日涅夫在阅兵式上被“冻死”

  1982年是十月革命65周年,按惯例,莫斯科的庆祝活动主要有三项:庆祝大会、红场阅兵和庆祝宴会,这种重要场合,除非有特殊原因,苏联党政领导人是都要露面的,而作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勃列日涅夫还要发表讲话,此外,他还要在这几天中会见一批又一批前来参加庆祝活动的外国党和国家代表团。

  11月7日上午10时,勃列日涅夫出席了阅兵式,76岁的他由两名年轻的军官搀扶着,一阶一阶地登上列宁墓,在寒风中挺立了几个小时,中午1 时,庆祝宴会在克里姆林宫大会堂宴会厅开始,勃列日涅夫致祝酒辞,他依然如人们熟悉的那样,眼睛紧盯着手中的讲稿念,只不过不该停顿的地方停顿的次数更多,发音更加含混不清,当时恐怕没人想到,这篇祝酒辞就是他留下的最后一篇公开讲话。

  三天后,苏联官方宣布,勃列日涅夫于11月10日上午8时30分在莫斯科逝世,死因是心脏病,此后,苏联红场阅兵和之后的游行庆祝活动时间被缩短。

  1990年11月7日十月革命73周年阅兵式是苏联解体前最后一次纪念十月革命阅兵,苏联政府在克服反对派的重重干扰与阻挠后才勉强举行了当天的红场阅兵。

  1991年5月9日纪念苏联卫国战争胜利46周年阅兵式,苏联政府允许反对派当天到红场示威游行,结果,戈尔巴乔夫面对反对派震耳欲聋的抗议口号和巨幅的标语,被迫走下列宁墓,返回了克里姆林宫,而原计划随后举行的红场阅兵也被迫取消。

  1991年11月7日十月革命74周年阅兵式被取消,莫斯科百万群众自发在红场游行纪念苏联的最后一个十月革命节。

12708